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鹏):为期两周的德班气候大会迄今议程已经过半,各方争论的焦点在哪里,迄今又取得了哪些成果,本网连线环球资讯广播特派南非记者李鹏,了解会议的具体情况。
主持人:在先前的报道中我们了解到,本次德班气候大会的焦点有两个,一个是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问题,另一个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长期资金援助问题,如今会议议程已经过半,各方代表在这两个问题上达成了哪些共识?
记者:确实,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绿色气候基金问题是德班气候大会的两个核心问题,迄今为止会议过半,很遗憾,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有实质性的成果。在京都议定书问题上,新兴经济体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态度坚决也比较统一:中国、南非、印度等国都明确表示,明确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是德班会议最主要的任务。
然而发达国家态度消极,它们总的立场就是如果像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排放大国不加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那它们也不打算这么做。欧盟在本次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德班路线图计划,核心是在目前大多数排放大国不签字的情况下,《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意义不大,全球需要一份比议定书更具挑战性的减排方案,欧盟希望2015年达成协议,2020年前付诸实施。美国谈判代表潘兴在2号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美国不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既不会就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进行谈判,也不打算提出有约束力的减排承诺。另外,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也明确表示不会继续作出承诺。
另外在长期资金来源上,发达国家主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要出资,政府和私人资本都要出资,而发展中国家认为这与《哥本哈根协议》、《坎昆协议》的要求严重不符。双方分歧巨大。
主持人:我们看到有消息说,小岛国联盟和最不发达国家群体这两天分别提交了决议草案,他们提交的决议草案都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会引起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记者:这两份提案的核心主张是,在明年卡塔尔气候峰会上要在《京都议定书》之外达成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减排协议。这意味着不仅美国等未受《京都议定书》约束的发达国家要做出减排承诺,一些新兴排放大国也要承担绝对量化减排指标。
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认为,气候变化已经危及生存,呼吁尽快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协议并加以落实。在德班峰会上,小岛屿国家反复宣称,如果不加快行动,任由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他们将遭受“灭顶之灾”。 最不发达国家的提案则要求所有国家都应该“基于科学和气候紧迫性”采取减排行动、设置长期目标,强调要将升温目标控制在1.5℃,全球排放量在2015年“封顶”。
不过,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这一立场与中国、印度、巴西等同处发展中国家集团的主要新兴经济体发生冲突。新兴经济体坚持应对气候变化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让他们做出《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减排承诺才是德班会议的当务之急。
美国表现令人失望
主持人:我们记得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任之初,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提出了比较积极的观点,他说如果他上台,美国将再次积极介入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并帮助将世界带入一个进行气候变化合作的新时代。那么根据你的观察,美国在这次会议上是一个什么样的表现呢?
记者:美国在这次德班会议上的表现可以说令人失望。首先,美国首席谈判代表斯特恩在会议举行前就表明,京都议定书不在美国的谈判桌上,美国也不会作出任何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承诺。另外在对发展中国家的长期资金援助——也就是绿色气候基金问题上,美国代表在大会的正式讨论中以方案文本需要深度讨论为由,阻碍大会在这一方面取得进展。11月30号,16个知名公益组织就致信美国国务卿克林顿,警告说,如果不积极行动,美国将成为气候变化谈判的“主要障碍”。
消息人士指出,德班会议美国的许多跨国公司巨头派出了大量的游说人员,要求美国不要在气候问题上让步。另外明年美国将举行总统选举,奥巴马面临着严峻的大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在德班会议上注定不会有所作为。
主持人:从你介绍的情况来看,各种消息令人悲观,德班气候大会会不会成为一次注定失败的会议?
记者:德班气候大会确实并没有被人看好,各方矛盾过于尖锐,很难达成突破性的进展和共识,不过现在预言大会失败还言之过早。毕竟第一周的会议与会谈判代表相对级别较低,各方还没有露出底牌,处于不断试探对方底牌的时期,从下周开始,大会进入高级别谈判,这才是大会最关键的时期,不管有没有成果,都只能在最后几天,甚至是最后一刻才会揭晓。许多国内外的气候专家都认为,德班会议不会一无所获,会议可能就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但会作出某种安排使议定书以某种形式延续。另外关于长期资金问题可能会在部分问题上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