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欧洲各国如何打好能源安全保卫战
2022/6/28 21:43:37 新闻来源:能源新闻
当前世界局势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上升,地缘冲突扰动能源市场,加剧供给波动并推高各类能源价格,各国重视经济安全和能源自主的程度也随之上升。
为了彻底化解地缘局势突变带来的能源安全风险,欧洲下定决心要与俄罗斯“能源脱钩”,为此欧洲国家或重启最近退役的燃煤电厂,或推进核电建设,或加强储运能力、扩大进口来源,或从地缘政治的高度审视其能源转型进程,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步伐。
这些政策组合在保障欧洲能源安全的同时,或将对整个世界的能源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发挥煤电保障作用
一直以来,欧洲都站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前端,为了落实减排目标,欧洲各国政府陆续公布了淘汰煤炭的时间表。然而,在煤电厂逐步关停直至全部退出的整个过程中,如何保证电力可靠供应,是电力系统必须面对的挑战。2021年,一系列气候异常及自然灾害使全球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间歇性能源的不稳定性充分显现,供需两端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随着国际油气价格攀升,尤其在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后,欧洲各国能源需求向更为经济和安全的煤炭靠拢。
进入2022年,随着俄乌局势演变,欧美国家对俄制裁以及俄罗斯反制裁不断升级,特别是波兰、保加利亚、芬兰等国因拒绝卢布支付而遭俄方“断气”后,欧洲国家认为自身能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其能源政策逐步由“气候安全”向“能源安全”转变。据彭博社报道,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部长哈贝克将发布一项紧急法令,允许政府在天然气短缺的情况下恢复燃煤和燃油发电。在此之前,希腊表示,计划将淘汰煤电的时间推迟至2028年,并在目前基础上增加50%的褐煤产量。意大利表示将提高煤炭发电产能利用率,如果发生“能源绝对短缺”,国内2家现役火电厂将满负荷运转。英国也采取了类似措施,计划延长原定在今年9月关停的一座燃煤电厂的服役年限。
从能源安全与经济替代性角度来看,煤炭是欧洲解决当下能源供应危机的重要依靠与抓手。欧盟委员会也表示,现有煤炭设施的使用时间可能要比最初预期的更长。国际能源署表示,尽管多国都做出了减煤或退煤的承诺,但煤炭的命运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各国履行相关承诺的速度和效率。
推动油气供应多元化
多年以来,俄欧能源相互依赖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虽然欧盟积极推行能源来源地与进口品种多样化,但其所尝试的努力在经济性和可行性方面存在较大疑问,这一点,在油气领域,特别是天然气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4月,欧盟27个成员国一致同意对俄罗斯煤炭实施禁运,但5月推出石油禁运提案时,却遭到联盟内部的反对,直至5月底才有条件地达成一致,而天然气禁运则更是难上加难。
相比石油,天然气在欧洲能源市场受到的地缘影响更大,更具有博弈性。目前,欧盟国家争先恐后寻找新的气源,其政策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加大本土油气开发。4月至今,多个欧洲国家调整政策,提高国内油气产量,这可能会促使更多的海上油气项目得到批复。但整体而言,欧洲本地产量潜在增量与地区庞大的需求量相比,非常有限。
加大采购力度。在国家层面,各国积极对接天然气资源国;在欧盟层面,欧盟能源平台工作组成立后,被授权以集采方式购买管道天然气、LNG等资源。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可替代俄罗斯天然气的LNG资源并不容易,美国、卡塔尔和澳大利亚等资源国目前产能趋近饱和,短时间内无法弥补如此大的缺口。
加大储运能力建设。目前欧洲跨境天然气管道输送能力基本接近峰值,LNG接收站几乎满负荷运行,也就是说,即使有足够的资源可替代俄罗斯的供应,欧洲有限的接收和输送设施,可能成为其谋求能源安全的关键短板。以LNG接收站为例,如果欧洲想用LNG替代俄罗斯管道天然气供应,至少还需要建造几十个LNG接收站,而一个LNG接收站的建设周期至少是3年。
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欧洲国家近期大规模集中采购天然气的同时,还不断加快配套基础设施的审批、建设,包括LNG接收站、相关天然气管道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欧洲能源基础设施及其相互之间的联通水平。但同时也有观点指出,大量进口LNG和建设相关基础设施,签订长期购气合同,只会增加欧洲的用能成本和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无益于能源独立和能源转型,更无益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重新审视核电发展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欧盟核电发展被踩下刹车,直至2019年欧盟推出《欧洲绿色协议》,核电行业始终未改被边缘化的命运。此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能源价格飞涨,能源供应短缺,此时的欧盟不得不采取更加务实的能源政策。2022年2月,欧盟重新评估绿色投资战略,为核电和天然气重新贴上“绿色标签”,并愿意通过法律手段为这两种能源的未来投资铺平道路。
随后俄乌冲突升级,欧洲多国谋求能源独立,掀起了一股寻找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替代资源的热潮。同时,在不大幅拖累经济增速的前提下,要如期实现碳中和,各国也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路径。核电不仅能够降低用能成本和能源领域碳排放,还能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发展核电有助于补齐能源系统缺口,核电又一次成为欧洲多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重要选项。
通过梳理近期欧洲各国的核电政策可以看出,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已经开始积极调整核电政策,这些国家或延长现有核反应堆的使用时间,或更早地建设新反应堆,他们认为,发展核能应该成为确保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结构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之一。
但是,客观来讲,由于核电站的安全隐患饱受诟病,且核废料的处理仍属世界性难题,再加上核电项目自身建设周期长、审批复杂、建造技术难度大的特点,发展核电意味着巨大的研发、投建和维护成本,因此各国目前已公布的核电规划最终能否落地,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目前看来,欧盟内部关于核电发展问题依然存在分歧。与法国等重新重视核电发展的国家相比,德国仍然是最坚挺的“弃核”派。按计划,德国目前运行中的最后3座核电站将于2022年关停。虽然俄乌冲突以来,德国国内一度出现反思核能角色的声音,但最终,德国政府认为,延长核电站运行期限对能源供应安全的贡献有限,而且相应的成本很高。这就意味着目前还在运行的最后几座核电站将按计划最迟到2022年年底退出电网。
押注可再生能源
2021年以来蔓延欧洲的能源危机和此次的俄乌冲突,让欧洲各国充分感受到了传统油气资源被“卡脖子”的威胁。尤其是此次俄乌冲突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影响,更加坚定各国发展清洁能源、加快绿色转型的决心,只有通过转变能源结构,欧洲才能长远地提高自身的能源独立性,维护能源安全。从资源禀赋与能源对外依存度角度看,坚定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布局氢能等新兴产业,或许是未来欧洲在能源问题上不再受制于人的关键措施。
3月8日,欧盟委员会提出《欧洲廉价、安全、可持续能源联合行动》(REPower EU),力求从天然气开始,在2030年前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5月18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REPowerEU的详细方案。根据方案,欧盟将通过节约能源、多元化能源供应、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及投资和改革等方式尽快摆脱对俄化石燃料的依赖,方案还提出将欧盟2030年能效目标从之前设定的9%提高到13%,将其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目标从之前设定的40%提高到45%,相关资金将动用欧盟恢复基金和通过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来筹措,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能效以及进口LNG等。
总的来说,此次推出REPowerEU详细方案,是欧盟将地区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结合在一起,从地缘政治的高度审视其能源转型进程。长远看,REPowerEU或将对整个欧洲的能源转型带来影响,未来会有更多欧洲国家加快能源转型的脚步。
除了欧盟层面推出的REPowerEU计划外,欧洲多国陆续加大可再生能源部署。如德国政府提出,将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应、放弃化石能源的目标提前至2035年;英国政府推出的新版能源安全战略中提出,力争到2030年使其国内95%的电力来自低碳能源;法国推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新项目;荷兰将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目标翻番等。
需要指出的是,能源转型是长久之计,考虑到对俄实施一系列制裁后可能会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以及能源转型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资金、技术等问题,预计欧洲将会经历一段非常艰难的转型期。
为了彻底化解地缘局势突变带来的能源安全风险,欧洲下定决心要与俄罗斯“能源脱钩”,为此欧洲国家或重启最近退役的燃煤电厂,或推进核电建设,或加强储运能力、扩大进口来源,或从地缘政治的高度审视其能源转型进程,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步伐。
这些政策组合在保障欧洲能源安全的同时,或将对整个世界的能源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发挥煤电保障作用
一直以来,欧洲都站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前端,为了落实减排目标,欧洲各国政府陆续公布了淘汰煤炭的时间表。然而,在煤电厂逐步关停直至全部退出的整个过程中,如何保证电力可靠供应,是电力系统必须面对的挑战。2021年,一系列气候异常及自然灾害使全球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间歇性能源的不稳定性充分显现,供需两端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随着国际油气价格攀升,尤其在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后,欧洲各国能源需求向更为经济和安全的煤炭靠拢。
进入2022年,随着俄乌局势演变,欧美国家对俄制裁以及俄罗斯反制裁不断升级,特别是波兰、保加利亚、芬兰等国因拒绝卢布支付而遭俄方“断气”后,欧洲国家认为自身能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其能源政策逐步由“气候安全”向“能源安全”转变。据彭博社报道,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部长哈贝克将发布一项紧急法令,允许政府在天然气短缺的情况下恢复燃煤和燃油发电。在此之前,希腊表示,计划将淘汰煤电的时间推迟至2028年,并在目前基础上增加50%的褐煤产量。意大利表示将提高煤炭发电产能利用率,如果发生“能源绝对短缺”,国内2家现役火电厂将满负荷运转。英国也采取了类似措施,计划延长原定在今年9月关停的一座燃煤电厂的服役年限。
从能源安全与经济替代性角度来看,煤炭是欧洲解决当下能源供应危机的重要依靠与抓手。欧盟委员会也表示,现有煤炭设施的使用时间可能要比最初预期的更长。国际能源署表示,尽管多国都做出了减煤或退煤的承诺,但煤炭的命运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各国履行相关承诺的速度和效率。
推动油气供应多元化
多年以来,俄欧能源相互依赖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虽然欧盟积极推行能源来源地与进口品种多样化,但其所尝试的努力在经济性和可行性方面存在较大疑问,这一点,在油气领域,特别是天然气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4月,欧盟27个成员国一致同意对俄罗斯煤炭实施禁运,但5月推出石油禁运提案时,却遭到联盟内部的反对,直至5月底才有条件地达成一致,而天然气禁运则更是难上加难。
相比石油,天然气在欧洲能源市场受到的地缘影响更大,更具有博弈性。目前,欧盟国家争先恐后寻找新的气源,其政策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加大本土油气开发。4月至今,多个欧洲国家调整政策,提高国内油气产量,这可能会促使更多的海上油气项目得到批复。但整体而言,欧洲本地产量潜在增量与地区庞大的需求量相比,非常有限。
加大采购力度。在国家层面,各国积极对接天然气资源国;在欧盟层面,欧盟能源平台工作组成立后,被授权以集采方式购买管道天然气、LNG等资源。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可替代俄罗斯天然气的LNG资源并不容易,美国、卡塔尔和澳大利亚等资源国目前产能趋近饱和,短时间内无法弥补如此大的缺口。
加大储运能力建设。目前欧洲跨境天然气管道输送能力基本接近峰值,LNG接收站几乎满负荷运行,也就是说,即使有足够的资源可替代俄罗斯的供应,欧洲有限的接收和输送设施,可能成为其谋求能源安全的关键短板。以LNG接收站为例,如果欧洲想用LNG替代俄罗斯管道天然气供应,至少还需要建造几十个LNG接收站,而一个LNG接收站的建设周期至少是3年。
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欧洲国家近期大规模集中采购天然气的同时,还不断加快配套基础设施的审批、建设,包括LNG接收站、相关天然气管道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欧洲能源基础设施及其相互之间的联通水平。但同时也有观点指出,大量进口LNG和建设相关基础设施,签订长期购气合同,只会增加欧洲的用能成本和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无益于能源独立和能源转型,更无益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重新审视核电发展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欧盟核电发展被踩下刹车,直至2019年欧盟推出《欧洲绿色协议》,核电行业始终未改被边缘化的命运。此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能源价格飞涨,能源供应短缺,此时的欧盟不得不采取更加务实的能源政策。2022年2月,欧盟重新评估绿色投资战略,为核电和天然气重新贴上“绿色标签”,并愿意通过法律手段为这两种能源的未来投资铺平道路。
随后俄乌冲突升级,欧洲多国谋求能源独立,掀起了一股寻找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替代资源的热潮。同时,在不大幅拖累经济增速的前提下,要如期实现碳中和,各国也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路径。核电不仅能够降低用能成本和能源领域碳排放,还能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发展核电有助于补齐能源系统缺口,核电又一次成为欧洲多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重要选项。
通过梳理近期欧洲各国的核电政策可以看出,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已经开始积极调整核电政策,这些国家或延长现有核反应堆的使用时间,或更早地建设新反应堆,他们认为,发展核能应该成为确保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结构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之一。
但是,客观来讲,由于核电站的安全隐患饱受诟病,且核废料的处理仍属世界性难题,再加上核电项目自身建设周期长、审批复杂、建造技术难度大的特点,发展核电意味着巨大的研发、投建和维护成本,因此各国目前已公布的核电规划最终能否落地,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目前看来,欧盟内部关于核电发展问题依然存在分歧。与法国等重新重视核电发展的国家相比,德国仍然是最坚挺的“弃核”派。按计划,德国目前运行中的最后3座核电站将于2022年关停。虽然俄乌冲突以来,德国国内一度出现反思核能角色的声音,但最终,德国政府认为,延长核电站运行期限对能源供应安全的贡献有限,而且相应的成本很高。这就意味着目前还在运行的最后几座核电站将按计划最迟到2022年年底退出电网。
押注可再生能源
2021年以来蔓延欧洲的能源危机和此次的俄乌冲突,让欧洲各国充分感受到了传统油气资源被“卡脖子”的威胁。尤其是此次俄乌冲突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影响,更加坚定各国发展清洁能源、加快绿色转型的决心,只有通过转变能源结构,欧洲才能长远地提高自身的能源独立性,维护能源安全。从资源禀赋与能源对外依存度角度看,坚定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布局氢能等新兴产业,或许是未来欧洲在能源问题上不再受制于人的关键措施。
3月8日,欧盟委员会提出《欧洲廉价、安全、可持续能源联合行动》(REPower EU),力求从天然气开始,在2030年前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5月18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REPowerEU的详细方案。根据方案,欧盟将通过节约能源、多元化能源供应、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及投资和改革等方式尽快摆脱对俄化石燃料的依赖,方案还提出将欧盟2030年能效目标从之前设定的9%提高到13%,将其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目标从之前设定的40%提高到45%,相关资金将动用欧盟恢复基金和通过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来筹措,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能效以及进口LNG等。
总的来说,此次推出REPowerEU详细方案,是欧盟将地区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结合在一起,从地缘政治的高度审视其能源转型进程。长远看,REPowerEU或将对整个欧洲的能源转型带来影响,未来会有更多欧洲国家加快能源转型的脚步。
除了欧盟层面推出的REPowerEU计划外,欧洲多国陆续加大可再生能源部署。如德国政府提出,将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应、放弃化石能源的目标提前至2035年;英国政府推出的新版能源安全战略中提出,力争到2030年使其国内95%的电力来自低碳能源;法国推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新项目;荷兰将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目标翻番等。
需要指出的是,能源转型是长久之计,考虑到对俄实施一系列制裁后可能会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以及能源转型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资金、技术等问题,预计欧洲将会经历一段非常艰难的转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