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发洪水 外媒如何看三峡?
2010/7/26 9:28:10 新闻来源:新京报
尽管三峡大坝迎来建成后最严峻的洪峰考验,但这也可能让备受争议的三峡大坝获得一次“正名”的机会。
最近,中国长江流域再遭水害袭击,这场可能不亚于1998年洪灾的洪水,引发众多国外媒体的关注。在报道灾害的同时,作为世界最大水电站——三峡大坝在此次洪灾中的作用,也是外媒关注的焦点。
三峡大坝面临“大考”
法国媒体报道称,这场洪水已接连数周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国家电视台每天都在播放着受灾民众被救援人员从肆虐的河中,或行将淹没的屋顶救出的画面。
报道说,这样的灾情,也使人们担心,1998年的那场大洪灾是不是又将重演。不过报道也援引中国政府官员的话说,有了应对1998年洪水的经验,以及三峡大坝的防洪作用,像当年那样的灾害不会再出现。
《澳大利亚人报》也刊登报道,关注在1998年洪灾后建成的三峡大坝在防洪方面的作用。报道说。“当这场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洪灾继续在中国很多地方制造灾害的同时,三峡大坝也面临新的考验,不仅仅考验其应对创纪录豪雨的能力,更考验它在灾害中扮演的(防洪)角色。”
争议大坝“正名”良机
加拿大媒体也高度关注三峡大坝在应对洪峰时发挥的作用。“加拿大在线”的报道称,周二,“在中国颇具争议的三峡大坝已经通过了它建成以来的最大一次考验,它‘驯服’了长江最近十多年来罕见的一次洪峰。”报道说,尽管存在很多争议,中国一直将三峡大坝堪称该国“现代化发展的奇迹”。自从大坝建成以来,它有效地产出了大量急需的电能,发展了航运,也减少了水害。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评论认为,尽管三峡大坝迎来建成后最严峻的洪峰考验,但这也可能让备受争议的三峡大坝获得一次“正名”的机会。评论说,“三峡工程在今年防洪中的巨大作用,可能会减轻人们对它的指责。”
防洪不能指望建大坝
《澳大利亚人报》注意到对于三峡大坝到底能应对“多少年一遇”洪水的争议。但报道也援引一名致力于水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负责人的话说,不要把防洪的希望全寄托在大坝上。
这名负责人称,“三峡大坝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下游的水害,但对上游的洪水也无能为力,我们不能依靠水库和大坝来控制洪灾,更有效的手段是恢复河流、湖泊,以及植树造林。”(百千)
最近,中国长江流域再遭水害袭击,这场可能不亚于1998年洪灾的洪水,引发众多国外媒体的关注。在报道灾害的同时,作为世界最大水电站——三峡大坝在此次洪灾中的作用,也是外媒关注的焦点。
三峡大坝面临“大考”
法国媒体报道称,这场洪水已接连数周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国家电视台每天都在播放着受灾民众被救援人员从肆虐的河中,或行将淹没的屋顶救出的画面。
报道说,这样的灾情,也使人们担心,1998年的那场大洪灾是不是又将重演。不过报道也援引中国政府官员的话说,有了应对1998年洪水的经验,以及三峡大坝的防洪作用,像当年那样的灾害不会再出现。
《澳大利亚人报》也刊登报道,关注在1998年洪灾后建成的三峡大坝在防洪方面的作用。报道说。“当这场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洪灾继续在中国很多地方制造灾害的同时,三峡大坝也面临新的考验,不仅仅考验其应对创纪录豪雨的能力,更考验它在灾害中扮演的(防洪)角色。”
争议大坝“正名”良机
加拿大媒体也高度关注三峡大坝在应对洪峰时发挥的作用。“加拿大在线”的报道称,周二,“在中国颇具争议的三峡大坝已经通过了它建成以来的最大一次考验,它‘驯服’了长江最近十多年来罕见的一次洪峰。”报道说,尽管存在很多争议,中国一直将三峡大坝堪称该国“现代化发展的奇迹”。自从大坝建成以来,它有效地产出了大量急需的电能,发展了航运,也减少了水害。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评论认为,尽管三峡大坝迎来建成后最严峻的洪峰考验,但这也可能让备受争议的三峡大坝获得一次“正名”的机会。评论说,“三峡工程在今年防洪中的巨大作用,可能会减轻人们对它的指责。”
防洪不能指望建大坝
《澳大利亚人报》注意到对于三峡大坝到底能应对“多少年一遇”洪水的争议。但报道也援引一名致力于水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负责人的话说,不要把防洪的希望全寄托在大坝上。
这名负责人称,“三峡大坝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下游的水害,但对上游的洪水也无能为力,我们不能依靠水库和大坝来控制洪灾,更有效的手段是恢复河流、湖泊,以及植树造林。”(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