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不能奉行孤立主义
2009/12/11 9:03:53 新闻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哥本哈根,这几天只有一个明星。
他是炮轰“丹麦文本”最积极的人,他还连续向美国总统奥巴马“传书”。自12月8日以来,连续三天,这个名叫卢蒙巴·迪亚平的苏丹大使,已经成为哥本哈根修正发达国家“偏心”的英雄。
出于各自利益的不同,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分成三股力量——欧盟、伞形集团(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中国)。欧盟与伞形集团又形成北方阵营与发展中国家的南方阵营,成为哥本哈根的“碳政治”。
身为“77国集团+中国”阵营代表、苏丹驻联合国大使卢蒙巴·迪亚平,站在谈判最前线,为132个发展中国家代言。
从12月8日到9日再到10日,哥本哈根峰会会场贝拉中心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如上演连续剧,被炮轰的角色也从“泄漏门”主角丹麦逐渐转向美国,对于“丹麦文本”的批评也从道义上的谈判公平转移到文本的内容。
自此,哥本哈根谈判的实质方才慢慢浮出水面,即定义后京都时代各国的减排义务及其法律效应。
在贝拉中心新闻发布会上,迪亚平连续三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他也连续三次回答本报记者的提问。
“丹麦文本”的问题,迪亚平说,是其没有反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平衡,发达国家作出承诺应该减少它们的排放,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将在2012年结束,这个会议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定义工业化国家之后的减排承诺。
最近一次记者与迪亚平的对话,是在当地时间10日13点40分左右,就在一个多小时前,奥巴马在挪威奥斯陆领取了他的诺贝尔和平奖。
迪亚平说,美国应该加入京都议定书、要加大减排承诺,以及加大气候融资的规模。
“没有美国的参与,就不能达成一个拯救世界的协议。奥巴马既是一个发达国家的总统,也应该是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总统,在道义上,他更有责任帮助我们。”迪亚平表示。
他大声疾呼,“美国应该加入京都议定书,这是我要对美国总统奥巴马传达的信息”,这也是我们对一个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期望,一个新多边主义倡导者的期望,一个在发展中国家还拥有朋友、家人的人的期望!”
美国减排4%是远远不够的
《21世纪》:你希望向美国总统奥巴马传达怎样的信号?
迪亚平:我们要传达的很简单,做正确的事情,一起达成一个公正和平等的协议。这就需要美国总统做出一系列的行动。
首先,美国目前减排4%的承诺是远远不够的,看看他们的排放量,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历史二氧化碳排放国,也是最大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国。4%目标并不能拯救世界。
第二,加入京都议定书,因为过去美国的孤立主义不能帮我们建立一个更好的未来;美国应该保留京都议定书,这也是很多国会议员对奥巴马的要求。
最后,奥巴马应该,也可以在融资和技术转移方面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在融资方面,我们相信需要大量资金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美国政府,不论是布什政府还是奥巴马政府,批准了万亿美元拯救美国金融市场,与他对银行,对华尔街的承诺相比,与伦敦峰会上各国政府同意的1.1万亿美元解决金融危机相比,100亿美元快速资金算什么呢,难道气候变化危机不比金融危机重要么?
技术转移必须也是有相当大的规模的。我们需要新能源技术,既然这些国家的领导都说新能源技术和经济可以帮助他们本国的经济,为什么不能帮助全球呢?
我相信美国总统个人应该是既属于发展中国家也是发达国家,因为他的家族就来自非洲。所以他在道义上有责任帮助我们。
另外,我们希望奥巴马重新审视在意大利八国峰会决议的一项基本内容,即全球平均气温与工业化前相比升幅不超过2摄氏度科学标准,然而这对非洲是不可接受的。根据IPCC的评估,平均温度2摄氏度对于非洲意味着3.5%,意味着死亡。我们不能用非洲人的生命作为交换,去换取一个协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这也是我一直想强调的,这个协议需要公平和平等。
77国集团的主张
《21世纪》:你呼吁美国加入《京都议定书》。在减排问题上,77国集团对美国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迪亚平:让我来坦率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相信美国应该加入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努力中,因此美国必须大幅度地削减自己的排放量。
对此我们有几点具体的要求,第一,必须是量化的绝对减排,第二必须和《京都议定书》里其他附件I国家的减排目标具有可比性,相符性。
而这是我们在等待美国国会通过《议定书》过程中对美国的初步要求。在现在已经存在一个很好的协定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要再去设计一个呢?这是77国集团卑微的观点。这也是我们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期望,也是我们对一个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期望,一个新多边主义倡导者的期望,一个在发展中国家还拥有朋友、家人的人的期望。
奥巴马的挑战是能不能应对挑战。这是我对你提出问题的回答,也是我的问题。
融资是关键
《21世纪》:那么在资金问题上,G77国家和中国到底对发达国家有何诉求?
迪亚平:世界是有很多资源去应对气候变化的,比如IMF有超过千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还没有用,这是一笔可以用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资源。
在融资方面达成协议将是哥本哈根能否达成协议的一个关键。目前说不能提供这么多钱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种辩解是这将造成世界的通货膨胀,但目前世界仍在经济危机中,我相信这也将会创造有效需求,反而是帮助世界走出衰退的方法。
另外一个辩解就是美国国会不会同意这个法案。但是美国国会已经通过了数百亿美元的预算用于国防,为什么不能通过2000亿美元拯救世界呢?
中国、印度还是发展中国家
《21世纪》:美国和中国,或者说发达国家和中国存在一个争议,就是不应该给中国更多的资金援助了,对此77国集团持什么态度?
迪亚平:中国正在迅速地发展,在未来它会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但是现在,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主要原因是,和印度一样,中国都是拥有最多生活在贫穷线以下人口的国家。
不光是资金援助,中国也需要资源、知识和技术方面的帮助。这是中国对西方的要求。帮助中国、帮助印度、帮助印尼,帮助这些国家更加清洁地发展,也是帮助我们,帮助这个世界。
他是炮轰“丹麦文本”最积极的人,他还连续向美国总统奥巴马“传书”。自12月8日以来,连续三天,这个名叫卢蒙巴·迪亚平的苏丹大使,已经成为哥本哈根修正发达国家“偏心”的英雄。
出于各自利益的不同,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分成三股力量——欧盟、伞形集团(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中国)。欧盟与伞形集团又形成北方阵营与发展中国家的南方阵营,成为哥本哈根的“碳政治”。
身为“77国集团+中国”阵营代表、苏丹驻联合国大使卢蒙巴·迪亚平,站在谈判最前线,为132个发展中国家代言。
从12月8日到9日再到10日,哥本哈根峰会会场贝拉中心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如上演连续剧,被炮轰的角色也从“泄漏门”主角丹麦逐渐转向美国,对于“丹麦文本”的批评也从道义上的谈判公平转移到文本的内容。
自此,哥本哈根谈判的实质方才慢慢浮出水面,即定义后京都时代各国的减排义务及其法律效应。
在贝拉中心新闻发布会上,迪亚平连续三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他也连续三次回答本报记者的提问。
“丹麦文本”的问题,迪亚平说,是其没有反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平衡,发达国家作出承诺应该减少它们的排放,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将在2012年结束,这个会议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定义工业化国家之后的减排承诺。
最近一次记者与迪亚平的对话,是在当地时间10日13点40分左右,就在一个多小时前,奥巴马在挪威奥斯陆领取了他的诺贝尔和平奖。
迪亚平说,美国应该加入京都议定书、要加大减排承诺,以及加大气候融资的规模。
“没有美国的参与,就不能达成一个拯救世界的协议。奥巴马既是一个发达国家的总统,也应该是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总统,在道义上,他更有责任帮助我们。”迪亚平表示。
他大声疾呼,“美国应该加入京都议定书,这是我要对美国总统奥巴马传达的信息”,这也是我们对一个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期望,一个新多边主义倡导者的期望,一个在发展中国家还拥有朋友、家人的人的期望!”
美国减排4%是远远不够的
《21世纪》:你希望向美国总统奥巴马传达怎样的信号?
迪亚平:我们要传达的很简单,做正确的事情,一起达成一个公正和平等的协议。这就需要美国总统做出一系列的行动。
首先,美国目前减排4%的承诺是远远不够的,看看他们的排放量,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历史二氧化碳排放国,也是最大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国。4%目标并不能拯救世界。
第二,加入京都议定书,因为过去美国的孤立主义不能帮我们建立一个更好的未来;美国应该保留京都议定书,这也是很多国会议员对奥巴马的要求。
最后,奥巴马应该,也可以在融资和技术转移方面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在融资方面,我们相信需要大量资金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美国政府,不论是布什政府还是奥巴马政府,批准了万亿美元拯救美国金融市场,与他对银行,对华尔街的承诺相比,与伦敦峰会上各国政府同意的1.1万亿美元解决金融危机相比,100亿美元快速资金算什么呢,难道气候变化危机不比金融危机重要么?
技术转移必须也是有相当大的规模的。我们需要新能源技术,既然这些国家的领导都说新能源技术和经济可以帮助他们本国的经济,为什么不能帮助全球呢?
我相信美国总统个人应该是既属于发展中国家也是发达国家,因为他的家族就来自非洲。所以他在道义上有责任帮助我们。
另外,我们希望奥巴马重新审视在意大利八国峰会决议的一项基本内容,即全球平均气温与工业化前相比升幅不超过2摄氏度科学标准,然而这对非洲是不可接受的。根据IPCC的评估,平均温度2摄氏度对于非洲意味着3.5%,意味着死亡。我们不能用非洲人的生命作为交换,去换取一个协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这也是我一直想强调的,这个协议需要公平和平等。
77国集团的主张
《21世纪》:你呼吁美国加入《京都议定书》。在减排问题上,77国集团对美国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迪亚平:让我来坦率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相信美国应该加入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努力中,因此美国必须大幅度地削减自己的排放量。
对此我们有几点具体的要求,第一,必须是量化的绝对减排,第二必须和《京都议定书》里其他附件I国家的减排目标具有可比性,相符性。
而这是我们在等待美国国会通过《议定书》过程中对美国的初步要求。在现在已经存在一个很好的协定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要再去设计一个呢?这是77国集团卑微的观点。这也是我们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期望,也是我们对一个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期望,一个新多边主义倡导者的期望,一个在发展中国家还拥有朋友、家人的人的期望。
奥巴马的挑战是能不能应对挑战。这是我对你提出问题的回答,也是我的问题。
融资是关键
《21世纪》:那么在资金问题上,G77国家和中国到底对发达国家有何诉求?
迪亚平:世界是有很多资源去应对气候变化的,比如IMF有超过千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还没有用,这是一笔可以用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资源。
在融资方面达成协议将是哥本哈根能否达成协议的一个关键。目前说不能提供这么多钱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种辩解是这将造成世界的通货膨胀,但目前世界仍在经济危机中,我相信这也将会创造有效需求,反而是帮助世界走出衰退的方法。
另外一个辩解就是美国国会不会同意这个法案。但是美国国会已经通过了数百亿美元的预算用于国防,为什么不能通过2000亿美元拯救世界呢?
中国、印度还是发展中国家
《21世纪》:美国和中国,或者说发达国家和中国存在一个争议,就是不应该给中国更多的资金援助了,对此77国集团持什么态度?
迪亚平:中国正在迅速地发展,在未来它会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但是现在,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主要原因是,和印度一样,中国都是拥有最多生活在贫穷线以下人口的国家。
不光是资金援助,中国也需要资源、知识和技术方面的帮助。这是中国对西方的要求。帮助中国、帮助印度、帮助印尼,帮助这些国家更加清洁地发展,也是帮助我们,帮助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