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哥本哈根曝“暗箱操作”黑幕 中方入场受阻
2009/12/10 16:00:57    新闻来源:新华社
  
  哥本哈根曝“暗箱操作”黑幕 中方入场屡次受阻

  12月8日,代表欧盟出席峰会的瑞典环境部长卡尔格伦表示,欧盟决定撤回2020年最多减排30%的目标,藉以向中美施压,逼中美提高减排承诺。中国代表团强调,中国已履行限排责任,西方国家不可能再要求中国提高减排量,指要求不合理。欧盟早前表示,将在2020年前最少减排20%温室气体(以1990年为基准),并称可把目标提高至30%,但前提是要其它国家做出“可比拟”的承诺。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在会议中心C7区召开中外媒体见面会,这是中国代表团历史上首次举行中外媒体新闻发布会,会上,苏伟猛烈反击欧盟,并对日本和美国也提出批评。

  苏伟指出,发达国家减排是应当履行的国际义务,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是自主减排措施。欧盟将他们应该承担的国际义务同中国国内自主减排行动相比是不厚道的,欧盟将其减排20%和中国单位GDP减排40%目标相比较是不合适的。

  对欧盟近期表示拿出100亿美元资金的方案,苏伟称100亿美元听起来很多,但全球人均不到两美元,在丹麦连杯咖啡都买不起。咖啡(cofee)和棺材(coffin)发音在英文中非常相近,苏伟称:“也许是我听力不好,我同事说,两美元可能还不够买块棺材板呢。”

  而就在此时,气候峰会又曝出“暗箱操作”黑幕。由东道主丹麦拟订的协议草案内容,被指太优待发达国家,惹起发展中国家不满。草案设定将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两度以内为目标,并“支持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的目标”。草案未写入所有发达国家到2020年的减排数值,被环保组织等批评为“内容软弱”和“缺乏具体性”。

  有外交人员透露,这项协议用意显然是让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其它富国领袖与会后,可以强行通过协议。英国《卫报》率先披露外泄草案后,英国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指这份黑箱作业文本,完全没照顾发展中国家权益,甚至剥夺发展中国家参与协议制订的权利。

  同时,由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另起炉灶提出的另一份议案内容,主张延长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

  这场火药味明显的发布引来近200名中外媒体记者,由于场地限制,仅有70人进入发布会现场,许多境外媒体不得不在场外展开新闻大战。

  国际能源机构执行干事田中伸男表示,哥本哈根峰会一旦失败,将为全球经济带来每年5000亿美元(约3.9万亿元)损失。

  另据媒体报道,9日早晨,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进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贝拉中心会场时,由于技术上的失误被拒绝入场,这已是连续第三天受阻。对此,中国代表团对大会的组织工作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财经网)

  直击哥本哈根 中国代表:发达国家已占用太多排放空间

  “欧盟代表今天下午在发布会上拿中国与欧盟做比较不厚道。”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气候谈判中方首席谈判代表苏伟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阐明中方态度。



  “欧盟代表今天下午在发布会上拿中国与欧盟做比较不厚道。”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气候谈判中方首席谈判代表苏伟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当地时间12月8日下午,中国政府的第一场面对外媒的新闻发布会上,苏伟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并再次阐明中方态度。他说,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历史排放引起的,他们已经占用了太多空间,应该把剩下的空间留给发展中国家。

  “欧盟不是内部目标,是国际义务”

  欧盟谈判代表当天下午在气候大会的一个发布会上说,中国不久前提出的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是内部目标,欧盟的减排目标也是内部目标。既然来到哥本哈根,应把各自的目标放到谈判桌上来比较。

  回答记者有关中方对此有何反应的提问时,苏伟说,首先,欧盟关于中国最近公布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减排目标是内部目标的表述是对的。他说:“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本着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来自主决定所要采取的减排目标,这完全符合《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也体现了‘巴利路线图’的要求。”

  “但欧盟把中国的内部目标和自己的内部目标相比不厚道。”苏伟说,根据《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是不同的。IPC C希望,发达国家到2020年应在1990年基础上总体减排25%-40%,这应当是国际义务,而不是内部目标。而中国的自主减排目标,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这种比较不合适,两者不具可比性。

  “发达国家已占用太多排放空间”

  苏伟指出,无论是欧盟,还是日本提出的减排目标,距离发展中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根据《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规定,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发展。而美国和日本已经过了他们的发展阶段,排放量还在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是有限的。发达国家已经占用了太多排放空间,他们的排放量不应该再增加,应该把剩下的排放空间留给发展中国家。

  对于发达国家提出的100亿美元“快轨”资金援助,苏伟评价说,这远不能达到发展中国家期望的水平。

  ■记者观察

  20块钱,有什么意义?

  昨天下午中国代表团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走出大厅,我正好遇到非洲国家代表团的联合抗议。来自非洲国家代表团和NGO的成员,高喊着“升高2°C,就是自杀”的口号,在大厅中央举行了一次小型集会,自然成为欧美记者的镁光灯焦点。

  来自尼日利亚的Emmanuee告诉我,过去几年,他的家乡农村连续遭受洪水和干旱交替困扰,而在十年前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形。Emmanuee说,他们的抗议,不但是为非洲争取,也是为所有发展中国家争取。

  没有好的收成,这件事在非洲,和在中国的含义不太一样。

  在非洲,没有好的收成,甚至绝收,就意味着饥饿和寒冷,而在中国,以粮食种植为代表的第一产业收入,在广阔的农村地区,已经退居二线,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加工制造业带来的丰富的工作机会。虽然收入和城市居民相比不算高,但仍然足够一个村庄在荒年购买填饱肚子的粮食。

  正因为如此,非洲的NGO组织,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业以及贫穷人口的经历已经有多年。一些农民曾经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在短暂地解决了生计问题之后,他们之中的一部分,选择为主动减缓气候变化作斗争。

  这是一项更复杂的社会工作,更难以想象的是,这些工作往往都是由过去没有过社会工作经验的人来完成———他们中的部分人,之前是最普通的村妇。

  来自乌干达东部地区的Constance,2007年前,是7个孩子的母亲,现在她变成了一个地方性的应对气候和贫穷NGO机构的组织者。当地政府送给她的组织一些烤面包用的香料,以示鼓励,但却无法提供更多的帮助。她的工作是:向医院无偿索取药品,然后再发给她最需要帮助的邻居。这个组织有三个像她一样的领导者,每个人负责不同领域的工作,同时有多个协调员,联系不同的村落。

  Constance从一个家庭妇女转变为一个社会工作者,维持穷人帮助机构的运转,这是非常艰苦的事情,没有任何报酬,只靠志愿来完成,所以在她的国家,她变成了明星。但她的组织遇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果有一笔钱,或许不是很大的一笔钱,能够投向她所在的组织,她就能继续维持运转,能够帮助当地的穷人,逃离死亡。

  但这笔钱来自何方?

  这就是气候变化资金援助最微观和最直接的含义,发达国家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它意味着更好的发展,意味着这个庞大的经济体能够为减缓气候变化作出更多贡献;而在像乌干达一样的最不发达国家,它的意义是生存。

  这件事还可以具体到一个数字,发达国家集团承诺到2012年为发展中国家紧急提供100亿美元资金援助,平摊下来大概发展中国家每个人,有20多元人民币。

  接下来的10天,剩下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每个人只能得到20多块钱人民币的帮助,这些钱能做什么?另一个问题是,Constance得到的帮助是否应该比20块钱更多?毕竟,20多块钱,在哥本哈根街头,真的还不够买一杯咖啡。(南方都市报 杨传敏) 

  中国声音:拿中国与欧盟做比较“不厚道

  12月8日电 “欧盟代表今天下午在发布会上拿中国与欧盟做比较不厚道,”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气候谈判中方首席谈判代表苏伟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欧盟谈判代表当天下午在气候大会的一个发布会上说,中国不久前提出的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是内部目标,欧盟的减排目标也是内部目标。既然来到哥本哈根,应把各自的目标放到谈判桌上来比较。

  苏伟说,首先,欧盟关于中国最近公布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减排目标是内部目标的表述是对的。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本着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来自主决定所要采取的减排目标,这完全符合《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根据《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是不同的。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测算,发达国家到2020年应在1990年基础上总体减排25%到40%。苏伟说,这应当是国际义务,而不是内部目标。欧盟现在把他们应承担的国际义务和发展中国家中国所提出的国内自主行动目标相比较,是不厚道的。这种比较不合适,两者不具可比性。此外,欧盟现在提出的所谓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到30%的目标,与发展中国家要求其减排40%的目标也相差很远。

  研究报告:欧盟减排20%太低了

  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和环保组织地球之友9日在哥本哈根联合发布研究报告说,欧盟把中期减排目标由20%提高到40%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没有太大负担。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环保组织当天也举行新闻发布会指责欧盟承诺减排20%“太低”。

  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和地球之友当天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到2020年,欧盟应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至少40%才足以帮助避免气候变化至危险水平,并偿还多年大量排放所欠下的“气候债”,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强烈要求,对欧盟来说也是“可行的,并且可以负担得起的”。(新华社 杨骏 徐力宇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