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水资源紧缺恐是未来战争第一导火索
2009/7/21 8:37:18 新闻来源:证券日报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水资源用作实现国家利益的有力政治工具,水问题曾一度成为中国和中亚国家间潜在的冲突根源,西部大开发计划也使中国与邻国关系紧张。莫德·巴洛建议从订立全球水盟约开始着手解决水资源问题,俄罗斯等淡水丰富国家应与其他国家友好共享资源。
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凸显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类的生存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了水,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地球上的水只有2.5%适宜饮用,而且水资源分布得极为不均衡。2006年底,80个国家宣称国内水资源短缺。全球人均拥有7500立方米的水,欧洲人均拥有水量为4700立方米,亚洲的该指标为3400立方米。各国的人均耗水量差异很大,欧洲和美国就相差数倍。据联合国评估,目前每年的淡水缺口为2300亿立方米,这一数字到2025年将上升到1.3万亿-到2万亿。一些资料显示,再过1/4个世纪,三分之二的地球人将遭遇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全球每年有近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荒漠。水资源不足会导致卫生条件低下,世界上每天大约有6000人因此而丧生。在逾20%的陆地上,人类活动已经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负荷。
水质也在恶化,近95%的工业废液年年不受监管地被倾倒进江河湖海中。酸雨在很多国家早已不罕见了。如果污染势头得不到遏制,水也许会变成不可再生资源。
联合国早在1978成就成立了水机制秘书处。2003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淡水年。2005-2015年启动生命之水十年计划。这一计划的目标是将生活在饮用水匮乏条件下的人数减少一半。
水资源战争即将来临?
很多专家如今都认为,继反恐战争时代之后,在未来几十年内接踵而至的是资源争夺战,而水资源将成为主要争夺对象之一。西方专家和政治家均对此事表示出严重忧虑,与此同时,俄罗斯方面尚未就这一问题提出有权威性的观点。
早在1995年,时任世界银行副行长伊斯梅尔·萨拉杰丁就曾表示,下一个世界的战争不是石油战争,而是水战争。在2006召开的、讨论气候变暖问题的一次峰会上,当时的英国国防大臣约翰·里德警告说,随着水资源地沙漠化、冰川消融、水库污染等情况愈演愈烈,爆发武装和政治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他认为,全球水危机危及世界安全,英国军队应当做好参与解决因水资源耗竭而引起的武装冲突的准备。
做出这种预测的并非只有里德一人。几乎同时,法国国防部长米歇尔·阿利奥-玛丽表示:“未来的战争是争夺水资源、能源、可能还有食物的战争。”在粮食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米歇尔·阿利奥-玛丽的话值得特别关注。联合国大学校长汉斯·范·金克尔也曾指出,因水资源引发的国际和国内战争有可能成为21世纪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在美国海洋中心起草、于2007年4月提交美国总统一份报告中写到,水资源不断减少是国家安全的一项严峻威胁,一些退役的海军和陆军将领提醒总统说,美国未来将被卷入一系列严酷的水资源争夺战之中。
美国并不坐等水资源形势在全球范围内恶化,它准备借助武器独自支配那些迄今仍与邻国共同利用的水源地。2006年美国政府宣布有意利用配备机枪的水上巡逻队保护大湖地区。由于周围区域人口数量和工业活动急剧增多,五大湖污染程度不断加重,水位日益下降。为进行训练,美国在湖岸附近建立了34个射击场,举行多次演习,每次都要射出成千上万发子弹。
中亚和中国的水资源现状
在中亚,早在苏联时期就发生过因水源地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只不过当时他们被控制住了。出于一系列原因,局势如今持续恶化。据预计,再过15至20年,中亚地区的水资源至少会减少三分之一。
首先,气候变暖在中亚表现的很明显。费尔干纳盆地已经连年干旱,乌兹别克斯坦西部地区几乎完全没有降水。
第二,人类活动越来越让生态系统不堪重负。中亚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很快,粮食短缺,因此不可能缩减耕地。于此同时,当地人依然使用古老的方式灌溉农田,沟渠灌溉要比采用现代灌溉技术的耗水量多出好几倍。
最悲惨的例子莫过于咸海。由于各国争抢流入咸海的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水资源,咸海的面积在过去50年间减少了一半还多。要知道,水位高、鱼多的咸海曾经是世界上面积第四大的湖泊。
第三,与水资源利用有关的国家间的关系未能理顺。
中国在近几年加速开发西部时强调西部地区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高度重视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开发利用,突出抓好生态系统建设,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水利的地位十分重要。中央提出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突破性进展。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文件指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作出的重要论断。水利部党组根据新时期新形势对水利提出的新要求,提出新世纪水利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就是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用水效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作为西部开发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措施,既是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生态系统建设。甘肃等西部地区处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首先是要解决好水的问题。西部大开发,水利要先行。
矿业开发与水资源保护
通过西北大开发,改善西北脆弱的生态环境,建设西北山川秀美工程,这不仅是西北人民,也是中华民族整体的共同家园理想。西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决定了矿业对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独特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矿业应该是西北地区分布最为广泛、最具优势的工业项目,是西北经济腾飞的最主要资源。然而,从目前科学技术水平与宏观调控机制来看,矿业开发与矿区生态环境改善是相悖的。
首先,矿业开发会对矿区及流域水资源造成严重损耗。矿区的水资源主要以地表水(河流、池塘、水库)和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为主。采矿对水资源的损耗在于两个阶段:其一为开采之前,为保证安全采矿,需要预先进行矿井排水,包括对地表水体和地下含水层(重力作用下地下水可在其中运动的储水岩层)、岩溶水等进行人工疏干;其二为开采过程中,采动沉陷影响及采动裂隙带会对上覆含水层产生自然疏干。因此,矿业开发需要损耗大量的水资源,事实上,一方面西北地区严重短缺的水资源本身难以保证矿业大开发的大规模用水需求(如准格尔、神府、东胜、河保偏兴及榆林矿区均严重缺水);另一方面某些地区的十分珍贵的含水层(如毛乌素沙漠前沿的陕北榆、神、府地区煤系地层上覆第四系的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又会因地下开采而遭受严重损耗和污染,两者矛盾十分尖锐。
此外,矿业开发还会对矿区及流域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矿区水污染主要来自矿山外排的酸性矿井水、洗(选)矿水、炸药厂废水、焦化厂废水和矿区生活污水。由于矿井污水处理费用很高,所以大部分矿井污水未加处理就直接被就近排掉。进而导致地表水体严重污染,使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污浊并富含有毒有害元素。如陕北榆林地区的11条河流有9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神木、府谷等6县的饮用水源的水质已严重超标准。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西北地区地处我国各主要河流的上游和发源地,是中华传统与自然地理中的“上风上水”地区。因此西北地区水污染的源头效应还将贻害下游,给下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西北矿产资源大开发,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破坏水资源为代价,必须施行宏观调控、严格管制,决不能出现滥采、滥挖现象。否则,不仅将造成西北矿产资源的极大破坏,而且将给西北乃至中国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主要是土地环境和水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和深远影响。
矿企应实现废水再循环
我们看到,由于工业生产无止境地排放污染物,致使城市上空不再明净,河流湖泊不再清澈,污染事故接连发生,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目前,世界上每3天就要发生两起较大的污染事故。困惑促人反思,令人惊醒。
在工业发展上,现在工业界已逐步认识到,工业生产对环境质量的损害,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名声,而且将不利于市场竞争,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因此,工业界正在积极推行清洁生产,降低物耗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工业面貌焕然一新。一些污染重的工业被称之为"夕阳产业”,正在走向没落。相反,有利于改善环境的工业和产品正在蓬勃发展,被称之为“朝阳产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应该说,水污染治理比防洪、抗旱难度更大,因为洪水的发生在时间上偶然性、在地域上有局限性,而水污染则是每时每地都存在。洪水、干旱是天灾,面对天灾,人类更能团结一致,更能吃苦耐劳,更能相互帮助,更能激起一股热情,1998年长江大水就是一个例证。水污染是人祸,是人引起的,治污会影响到部分人的利益,会涉及到社会中的方方面面。
矿山废水一直是国内乃至世界性难题,现在国内一家公司开发研制的抗污染反渗透膜产品,配合不同的过滤设备设计了膜法选矿废水处理系统,经过环保监测,完全达到了排放标准,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自古以来,人类就是在水的滋养下生存和繁衍,今后也将同样依赖于水资源而继续存在和发展。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不可以水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因为那将造成人类无法承受的恶果,并最终导致一切人类文明化为乌有。如果说过去的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无知导致的,那么今天,我们已经逐渐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说已经造成的水污染及水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我们疏于管理的结果,那么今天,我们已经在水环境治理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如果说已经完成的治理工作在遏制水环境恶化方面起到了可喜的积极作用,那么今后的工作将更加艰巨和繁重,需要更完善的立法支持、更广泛的社会参与以及更持久的全方位投入。水环境的现状要求我们不懈地坚持治理工作,已取得的成绩激励我们更有信心地将治理工作开展下去。
编后:水资源严重短缺和匮乏已经引起世人的关注。联合国早在1993年起,就把每年的3月22日确定为世界水日。今年是第17个世界水日,主题是:“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水是没有国界的,无论我们生活在上游还是下游,我们都同在一条船上。然而,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凸显,已然给世人敲响了警钟。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已是当务之急。合作、共享,通过国际社会力量,相信我们人类会解决好水资源问题。2009年6月6日 证券日报
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凸显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类的生存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了水,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地球上的水只有2.5%适宜饮用,而且水资源分布得极为不均衡。2006年底,80个国家宣称国内水资源短缺。全球人均拥有7500立方米的水,欧洲人均拥有水量为4700立方米,亚洲的该指标为3400立方米。各国的人均耗水量差异很大,欧洲和美国就相差数倍。据联合国评估,目前每年的淡水缺口为2300亿立方米,这一数字到2025年将上升到1.3万亿-到2万亿。一些资料显示,再过1/4个世纪,三分之二的地球人将遭遇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全球每年有近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荒漠。水资源不足会导致卫生条件低下,世界上每天大约有6000人因此而丧生。在逾20%的陆地上,人类活动已经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负荷。
水质也在恶化,近95%的工业废液年年不受监管地被倾倒进江河湖海中。酸雨在很多国家早已不罕见了。如果污染势头得不到遏制,水也许会变成不可再生资源。
联合国早在1978成就成立了水机制秘书处。2003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淡水年。2005-2015年启动生命之水十年计划。这一计划的目标是将生活在饮用水匮乏条件下的人数减少一半。
水资源战争即将来临?
很多专家如今都认为,继反恐战争时代之后,在未来几十年内接踵而至的是资源争夺战,而水资源将成为主要争夺对象之一。西方专家和政治家均对此事表示出严重忧虑,与此同时,俄罗斯方面尚未就这一问题提出有权威性的观点。
早在1995年,时任世界银行副行长伊斯梅尔·萨拉杰丁就曾表示,下一个世界的战争不是石油战争,而是水战争。在2006召开的、讨论气候变暖问题的一次峰会上,当时的英国国防大臣约翰·里德警告说,随着水资源地沙漠化、冰川消融、水库污染等情况愈演愈烈,爆发武装和政治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他认为,全球水危机危及世界安全,英国军队应当做好参与解决因水资源耗竭而引起的武装冲突的准备。
做出这种预测的并非只有里德一人。几乎同时,法国国防部长米歇尔·阿利奥-玛丽表示:“未来的战争是争夺水资源、能源、可能还有食物的战争。”在粮食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米歇尔·阿利奥-玛丽的话值得特别关注。联合国大学校长汉斯·范·金克尔也曾指出,因水资源引发的国际和国内战争有可能成为21世纪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在美国海洋中心起草、于2007年4月提交美国总统一份报告中写到,水资源不断减少是国家安全的一项严峻威胁,一些退役的海军和陆军将领提醒总统说,美国未来将被卷入一系列严酷的水资源争夺战之中。
美国并不坐等水资源形势在全球范围内恶化,它准备借助武器独自支配那些迄今仍与邻国共同利用的水源地。2006年美国政府宣布有意利用配备机枪的水上巡逻队保护大湖地区。由于周围区域人口数量和工业活动急剧增多,五大湖污染程度不断加重,水位日益下降。为进行训练,美国在湖岸附近建立了34个射击场,举行多次演习,每次都要射出成千上万发子弹。
中亚和中国的水资源现状
在中亚,早在苏联时期就发生过因水源地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只不过当时他们被控制住了。出于一系列原因,局势如今持续恶化。据预计,再过15至20年,中亚地区的水资源至少会减少三分之一。
首先,气候变暖在中亚表现的很明显。费尔干纳盆地已经连年干旱,乌兹别克斯坦西部地区几乎完全没有降水。
第二,人类活动越来越让生态系统不堪重负。中亚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很快,粮食短缺,因此不可能缩减耕地。于此同时,当地人依然使用古老的方式灌溉农田,沟渠灌溉要比采用现代灌溉技术的耗水量多出好几倍。
最悲惨的例子莫过于咸海。由于各国争抢流入咸海的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水资源,咸海的面积在过去50年间减少了一半还多。要知道,水位高、鱼多的咸海曾经是世界上面积第四大的湖泊。
第三,与水资源利用有关的国家间的关系未能理顺。
中国在近几年加速开发西部时强调西部地区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高度重视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开发利用,突出抓好生态系统建设,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水利的地位十分重要。中央提出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突破性进展。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文件指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作出的重要论断。水利部党组根据新时期新形势对水利提出的新要求,提出新世纪水利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就是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用水效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作为西部开发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措施,既是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生态系统建设。甘肃等西部地区处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首先是要解决好水的问题。西部大开发,水利要先行。
矿业开发与水资源保护
通过西北大开发,改善西北脆弱的生态环境,建设西北山川秀美工程,这不仅是西北人民,也是中华民族整体的共同家园理想。西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决定了矿业对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独特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矿业应该是西北地区分布最为广泛、最具优势的工业项目,是西北经济腾飞的最主要资源。然而,从目前科学技术水平与宏观调控机制来看,矿业开发与矿区生态环境改善是相悖的。
首先,矿业开发会对矿区及流域水资源造成严重损耗。矿区的水资源主要以地表水(河流、池塘、水库)和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为主。采矿对水资源的损耗在于两个阶段:其一为开采之前,为保证安全采矿,需要预先进行矿井排水,包括对地表水体和地下含水层(重力作用下地下水可在其中运动的储水岩层)、岩溶水等进行人工疏干;其二为开采过程中,采动沉陷影响及采动裂隙带会对上覆含水层产生自然疏干。因此,矿业开发需要损耗大量的水资源,事实上,一方面西北地区严重短缺的水资源本身难以保证矿业大开发的大规模用水需求(如准格尔、神府、东胜、河保偏兴及榆林矿区均严重缺水);另一方面某些地区的十分珍贵的含水层(如毛乌素沙漠前沿的陕北榆、神、府地区煤系地层上覆第四系的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又会因地下开采而遭受严重损耗和污染,两者矛盾十分尖锐。
此外,矿业开发还会对矿区及流域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矿区水污染主要来自矿山外排的酸性矿井水、洗(选)矿水、炸药厂废水、焦化厂废水和矿区生活污水。由于矿井污水处理费用很高,所以大部分矿井污水未加处理就直接被就近排掉。进而导致地表水体严重污染,使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污浊并富含有毒有害元素。如陕北榆林地区的11条河流有9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神木、府谷等6县的饮用水源的水质已严重超标准。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西北地区地处我国各主要河流的上游和发源地,是中华传统与自然地理中的“上风上水”地区。因此西北地区水污染的源头效应还将贻害下游,给下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西北矿产资源大开发,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破坏水资源为代价,必须施行宏观调控、严格管制,决不能出现滥采、滥挖现象。否则,不仅将造成西北矿产资源的极大破坏,而且将给西北乃至中国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主要是土地环境和水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和深远影响。
矿企应实现废水再循环
我们看到,由于工业生产无止境地排放污染物,致使城市上空不再明净,河流湖泊不再清澈,污染事故接连发生,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目前,世界上每3天就要发生两起较大的污染事故。困惑促人反思,令人惊醒。
在工业发展上,现在工业界已逐步认识到,工业生产对环境质量的损害,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名声,而且将不利于市场竞争,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因此,工业界正在积极推行清洁生产,降低物耗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工业面貌焕然一新。一些污染重的工业被称之为"夕阳产业”,正在走向没落。相反,有利于改善环境的工业和产品正在蓬勃发展,被称之为“朝阳产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应该说,水污染治理比防洪、抗旱难度更大,因为洪水的发生在时间上偶然性、在地域上有局限性,而水污染则是每时每地都存在。洪水、干旱是天灾,面对天灾,人类更能团结一致,更能吃苦耐劳,更能相互帮助,更能激起一股热情,1998年长江大水就是一个例证。水污染是人祸,是人引起的,治污会影响到部分人的利益,会涉及到社会中的方方面面。
矿山废水一直是国内乃至世界性难题,现在国内一家公司开发研制的抗污染反渗透膜产品,配合不同的过滤设备设计了膜法选矿废水处理系统,经过环保监测,完全达到了排放标准,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自古以来,人类就是在水的滋养下生存和繁衍,今后也将同样依赖于水资源而继续存在和发展。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不可以水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因为那将造成人类无法承受的恶果,并最终导致一切人类文明化为乌有。如果说过去的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无知导致的,那么今天,我们已经逐渐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说已经造成的水污染及水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我们疏于管理的结果,那么今天,我们已经在水环境治理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如果说已经完成的治理工作在遏制水环境恶化方面起到了可喜的积极作用,那么今后的工作将更加艰巨和繁重,需要更完善的立法支持、更广泛的社会参与以及更持久的全方位投入。水环境的现状要求我们不懈地坚持治理工作,已取得的成绩激励我们更有信心地将治理工作开展下去。
编后:水资源严重短缺和匮乏已经引起世人的关注。联合国早在1993年起,就把每年的3月22日确定为世界水日。今年是第17个世界水日,主题是:“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水是没有国界的,无论我们生活在上游还是下游,我们都同在一条船上。然而,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凸显,已然给世人敲响了警钟。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已是当务之急。合作、共享,通过国际社会力量,相信我们人类会解决好水资源问题。2009年6月6日 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