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蹊跷的《一座水电站移民搬迁的“九年之痛” 》
2013/3/26 8:42:12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转载者按:这篇文章报道的内容与城市拆迁有很多共同点。问题的关键是一个只有世代居住的40平米的木屋的家庭一旦拆迁的话,能不能都变成拥有一栋二层小楼的别墅?如果一个人想通过拆迁改变居住条件,是否也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量力而行? 虽然这个问题涉及到的仅仅是水电移民,但是,国家移民补偿的原则应该是一致的,否则的今后城镇的拆迁,是不是能让所有具有40 平米木屋的人,都住上属于自己的别墅?
 
一座水电站移民搬迁的“九年之痛”
2013年03月25日 10:09:15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8版 

  ▲曹家铭的父亲曹溢友住在尚未完工的新房里(2013年1月6日摄)。今年36岁的曹家铭一家五口都是非农业户口,世代居住在托口老街。据曹家铭介绍,他家40多平方米的木房只能补1万元左右,连同积极配合搬迁得到的各种补偿和奖励总共不到38000元。为了节省开支,建房没请工人都是自己动手,大部分建筑材料也是赊购的。两年多时间过去,在负债5万余元的情况下,新房还只是不到两层的毛坯房。

  ▲移民围聚在一起烤火,他们大多“有户无房”,每个人拿到1970块钱的搬迁费,住在当地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内(2013年1月6日摄)。

  ▲由于缺钱,张先球老人的新房只建一层就租出去了,75岁的她和孙子住在用木板和塑料布搭建的阁楼上(2013年1月6日摄)。

  ▲旧房已拆除,新房未建成,移民孙秋林用旧房拆下的砖和石棉瓦搭起了一个临时窝棚,这里既是杂货店,又是住所,孙秋林和家人已在临时窝棚住了两年时间(2013年1月4日摄)。

▲在托口镇老街,一位居民从拆掉的房子中挑选可用的砖块(2013年1月6日摄)。

  被称为“沅江梯级开发终极之役”的托口水电站位于湘黔两省交界处,是湖南省在建的最大水电工程。包括有千年历史的湖南洪江托口古镇在内的湘黔两省四县的11个乡镇将被淹没,涉及移民近四万人。然而水电站自2004年筹建以来,移民工作举步维艰,前后历时九年,下闸蓄水一拖再拖。

  根据规划,原托口镇将整体搬迁到附近的新集镇集中安置。然而当地群众反映,由于移民搬迁安置补偿标准过低,托口镇大部分居民还未签署搬迁协议,即使正在建新房的大多数家庭也负债累累。

  移民矛盾最突出的是托口老街居民,他们既没有被征用土地的补偿,住的又大多是补偿价格最低且面积不大的木房。资金短缺还催生出了具有“托口特色”的“合作建房”,一些居民把自己家一半的住宅用地卖给别人,买地一方出资建房,建成后的房子由两家共享,但这样的房屋在产权等方面存在许多隐患。

  围绕托口水电站移民搬迁的“九年之痛”,有关方面各有说辞。托口水电站的总设计单位——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制定移民安置方案的依据是《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中第二十二条规定的“三原原则”——即“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建筑物按照其原规模、原标准或者恢复原功能的原则补偿”。也就是说补偿标准是按旧房制定的,如果新房的标准超过旧房,移民就要自己买单了。目前,“三原原则”对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较为宽松,但在房屋及附属设施补偿中则比较严格。

  作为投资方的五凌公司则认为“政府是移民工作的主体,我们作为投资方主要的责任是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具体工作只能依靠政府。”当地政府则认为,自己不仅投入了大量干部参与移民工作,还通过财政出钱奖励移民搬迁、改造学校和公路交通条件,已经累计投入了一亿多元,他们认为除了物价上涨、“三原原则”制约补偿标准提高等因素外,投资方对于移民安置规划不到位也是影响移民工作的重要因素,洪江市常务副市长兼托口电站协调指挥部指挥长杨理鸾说:“托口移民工作已经搞了好几年了,但移民安置实施规划设计报告2012年5月份才通过审批,水利工程建设应该先移民再建设,可我们这里是移民落后于建设,规划又落后于移民,这是典型的边审批边规划边施工的‘三边工程’。”

  对托口的移民来说,缺钱建房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实际困难。而投资方则也被这项“马拉松工程”拖得疲惫不堪,超过百亿的投资换回的将可能是长期亏损的项目。而各方的说辞都无法解决问题,那么托口水电站移民搬迁的“九年之痛”还要再“痛”多久?

新华社记者白禹摄影报道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