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辞壬辰,春迎癸巳。旧日逝去,不意味一切终结;新年开始,则寄予希望重生。
对于2012年中国水电的沉浮世事,本报独家发布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盘点2012年中国水电行业颇具影响力的大事件,记者皆点缀简评,以期继往。
坚守,是水电人的职责。对于中国水电,我们的守望也从未停止,我们始终坚信中国开发水电资源是造福社会之举,是治国安邦之举。新安江、二滩、三峡、向家坝……一座座水电工程不仅是中国某一个时代的丰碑,更是世界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2013,我们选择与中国水电一起上路,望以媒体的绵薄之力,与水电人共同牢记使命,在未来的征途中记录传奇。
是为开篇。
本刊编辑部
1 国家水电管理研发体系逐渐完备
2月23日,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在京成立;4月13日,国家水能风能研究中心和国家能源水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挂牌;11月20日,调整完善后的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方案发布。
记者点评:包括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对于调整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十二五”减排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动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在政策研究、数据搜集以及质量监管等重要领域,积极制定相关政策,设立有关机构,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行业政策以及管理体系,以推动水电等可再生能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 “积极发展水电”为“十二五”定调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10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书中强调,要积极发展水电,到2015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9亿千瓦(含抽水蓄能)。
记者点评:我国水能资源蕴藏丰富,技术可开发量5.42亿千瓦,居世界第一。按发电量计算,目前我国水电开发程度不到30%,仍有较大的开发潜力。近年来,以三峡、二滩、小湾等为代表的水电站在促进节能减排、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正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综合效益。但由于受环保和移民问题的困扰,“十一五”前期,我国大型水电项目核准陷入几近停滞的状态。2006年~2009年,新核准水电装机容量分别只有1950万、234万、724万和737万千瓦,以至于临近“十一五”末期,规划目标还有将近70%尚未完成。而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电力需求,又要实现国家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15%左右的能源结构目标(一半以上需要依靠水电来完成),“积极发展水电”既是形势所迫,也是顺势而为。
3 水电建设前期工作进一步规范
3月1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水电建设前期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河流规划管理、规范前期工作秩序、坚持流域统筹开发、加强行业监督管理;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水电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修订)》;8月2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澜沧江等流域水电开发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流域梯级开发方针和流域统筹开发要求,以及相关河流(河段)前期工作情况,明确了澜沧江、雅砻江、怒江等流域开发主体和有关要求。
记者点评:近年来,部分企业抢占水能资源、擅自开展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的现象有所抬头,扰乱了水电建设秩序,影响了水电建设健康有序发展。为了加强水电前期工作管理,建立健全水电前期工作管理机制,维护开发建设秩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及时出台系列措施,规范对水电建设前期工作的管理,保障了水电有序开发、健康发展。
4 “先移民后建设”开发方针发布
3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水电工程先移民后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规定,在水电建设中,始终把移民工作作为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做好移民工作放在优先位置,实现在做好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的目标。
记者点评:随着“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深入人心,水电工程的移民安置工作成为水电开发中的“焦点”,也成为了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为了更好地保证人民群众利益,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国家出台“先移民后建设”的水电开发方针,有利于减少水电开发中的矛盾,推动我国水电进一步地快速发展。今后,如何把水电开发与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开发一方资源,发展一方经济,改善一方环境,造福一方百姓”是社会各界需要思考和促进的头等大事。
5 《水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7月7日,《水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明确“十二五”时期水电发展的主要目标:全国新开工常规水电1.2亿千瓦,抽水蓄能0.4亿千瓦,新增投产0.74亿千瓦,2015年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9亿千瓦(抽水蓄能0.3亿千瓦),年发电量9100亿千瓦时,折合标煤约3亿吨。
记者点评:作为我国第一个水电发展专项规划,《水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保证国家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和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为主线,提出了“十二五”水电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对水电发展布局和重点领域进行了部署,并从完善移民政策、做好生态保护、加强统筹协调、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是“十二五”时期我国水电发展的重要依据。
6 “水电泰斗”潘家铮院士逝世
7月13日中午12时01分,我国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潘家铮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5岁。
记者点评:新中国水电发展的每一步历程几乎都可以看到潘家铮院士的身影,为了新中国的水电事业,潘家铮院士付出了毕生心血和智慧。潘院士先后参加和主持过流溪河、新安江、锦屏等大中型水电站的设计工作,指导了龙羊峡、二滩、小湾等大型水电工程的设计工作。潘院士还是一位出色的科幻小说家,他用通俗、幽默的语言来传播科学知识。作为新中国水电发展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潘家铮院士的逝世是整个中国水电的损失。对于潘院士的一生,我们只能用这样一幅挽联来总结:“毕生献江河改造山川功勋盖华夏永泽后世,博学名中外春梦秋云科幻传寰宇流芳人间”。
7 金沙江上游水电规划获批
7月2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金沙江上游水电规划报告,同意金沙江上游青海玉树巴塘河口至云南迪庆奔子栏河段规划按“一库十三级”开发,总装机容量1392万千瓦;12月28日,国家能源局在成都召开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协调机制启动暨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记者点评:金沙江上游是我国规划开发的重要水电基地,该河段涉及青海玉树、西藏昌都、四川甘孜、云南迪庆,是我国藏民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开发金沙江上游水力资源、构建国家“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不仅是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重要措施,更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和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指示精神,把水能资源开发作为促进藏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
8 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工程开工
10月29日,我国最早的大型水电站———吉林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开工仪式在吉林省吉林市举行。工程新建6台20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保留原三期2台14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148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7.09亿千瓦时;同时拟建设中国水电博物馆。
记者点评:始建于1937年的丰满水电站经历了70多年的风雨,由于年代久远和其本身的一些缺陷,大坝存在安全隐患,对松花江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潜在威胁。虽然大坝的重建经过了多方多年的论证,也经历了种种争议和波折,但随着最终方案的明确,重建工程已经启动。丰满水电站在见证一个水电时代的同时也开始了新生,新大坝的建设对保证沿岸人民安全、改善吉林电网的电源结构、增强电网安全运行的可靠性,以及增加清洁能源的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丰满大坝的全面治理为我水电站大坝的治理加固进行了有益探索,对新建大坝设计施工要兼顾后期治理改造提供了启示。
9 一批重大项目投产发电
12月30日,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480万千瓦)投产发电;12月21日,金沙江阿海水电站(200万千瓦)投产发电;11月5日,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600万千瓦)投产发电;9月6日,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585万千瓦)投产发电;3月31日,雅砻江官地水电站(240万千瓦)投产发电。随着一批大型水电站相继投产,全国水电装机规模预计将接近2.5亿千瓦。
记者点评:随着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确定,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水电建设在“十二五”取得了良好开端。已建水电站项目运行稳定,大型水电站在发电、调节水资源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建项目积极稳妥推进,早期开工建设的“西电东送”重大项目陆续投产发电。这些水电项目的成功运行和投产为“西电东送”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大大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10 水电开工规模平稳增长
2012年,国家新核准开工金沙江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大渡河安谷、枕头坝一级、沙坪二级,北盘江马马崖一级、丰满全面治理(重建)等一批大中型常规水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114万千瓦;新核准荒沟、丰宁、敦化、绩溪等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620万千瓦。水电(含抽水蓄能)开工规模虽未完成年度目标,但较上年有所增长,稳中有增。
记者点评:由于受体制、机制、环保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新核准开工建设的大型水电站规模明显不足,与规划目标差距较大,在“十二五”时间已近半的情况下,完成2020年减排目标不容乐观。水电建设周期长,作为“长线”项目,如何按照国家“积极发展水电”的方针政策,打破相关制度的束缚,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国水电开发建设,充分发挥水电清洁能源的作用,推动国家减排目标的完成,是下一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报记者 张 宇 孟祥路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