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被记者与骗子PK,科技工作者的无奈
2012/9/9 7:04:53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张博庭

 

97云南昭通发生连续地震,此后不久《新京报》发表的“金沙江水电开发五大争议”一文被某网站改写成“金沙江拟建25级水电大坝 专家称可引发地震”在网络上进行了一番炒作。然而,在文章中与我对阵的杨勇,是我一直都在揭发其造假和造谣的骗子。从冒充中科院山地所的研究员,到伪造博士头衔。在所有这些骗人的身份都被揭露了之后,这次记者报道中采用的“横断山研究会的首席科学家”,也是骗子杨勇自己编造出来的身份。为了搞清,什么样的科研研究机构会把杨勇这样毫无专业背景的骗子当成首席科学家?我们曾认真的向民政部门调查过这个所谓的“横断山研究会”,得到的答复是,没有这种组织。

 

根据以往的报道,杨勇不仅是横断山研究会的首席科学家,还是该研究会的主任。显然,该研究会不过就是杨勇自己一个人开办的。他想安个什么头衔骗人,都是自杨勇自己说了算。不过杨勇先生在参加金沙江阿海水电站环评的时候,由于拿不出来合法的身份证明,所以不得不临时借用另一位反水坝的名人汪永晨所开办的“绿家园”组织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然而,包括《新京报》在内的很多媒体的记者,都没有环保部门召开环评会议那样的审查。尽管,我们一再说明,所谓的断山研究会是不存在的非法组织,但是,记者们还都愿意以杨勇自封的这个首席科学家的骗人身份来增加吸引力。

 

不过,比起揭露骗子的造假,让科技工作者更无奈的是被记者与骗子PK。即使不考虑骗子的身份问题,这篇文章的内容,其实也不能算是我与杨勇的对阵,而是记者根据我以往表达过的一些意见,记者自己与杨勇进行的对阵。看过之文章后,让人感到记者的表达非常不准确,根本就没有能起到的对阵作用。为了挽回我这种“被对阵”给公众造成的误解,尽管我非常不愿意与骗子为伍,但也不得不与这个伪专家杨勇一起表演一场。

 

关于“是否会引发地质灾害?”

 

在这一节,杨勇所表达的逻辑非常混乱,你根本就看不出来、他想要讲什么问题?是要讲水库诱发了地震,还是要讲地震对水库安全的影响问题。他所说的“泄洪过程中将增加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似乎也是他自己的一个新发明。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泄洪诱发地震”的问题存在,也不知道杨勇发明的这种诱发地震的机理何在?除此之外,杨勇发言中表达更多的意思似乎是,梯级水电开发将使得地震后的次生灾害增加。但记者代表我的PK杨勇的答复,根本就不是直接回答杨勇所谈到的问题,而是阐述了我关于水库诱发地震的一些观点。这种回答,对应杨勇的胡言乱语,基本上可以说是文不对题,对牛弹琴。

 

针对杨勇所说的“经验表明”“密集的梯级水库意味着上游水库的地震损毁(不仅是大坝的影响,还有库区山体崩塌滑坡、持续的次生地质灾害、输变电系统等,震中80公里内设施都将受到严重破坏并引发次生地质灾害)将形成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我感觉这也是他逻辑混乱的意思表达。地震之后“上游水库的地震损毁,将形成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的说法,一般是指,地震可能导致上游水库垮坝。但是括号中增加的内容,又完全是指地震对水库周围库岸的地质影响问题。这又让人觉得,不知道杨勇到底想说什么了。没办法,我只能分别回答杨勇的问题。

 

如果梯级水库遭遇地震后垮坝的话,确实能给下游形成一连串连锁反应。不过,我最疑惑的是杨勇的这种说法,怎么可能是“经验表明”?。据我了解,目前世界上几乎很少有水库在地震中垮坝,从而造成了次生灾害的事件。所谓梯级水库在地震中垮坝的事故,更是还从来也没有发生过一次。我奇怪的是,对于世界上还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件,杨勇先生是从哪里获得的经验呢?

 

喜欢不懂装懂的骗人,是伪专家杨勇的一大特点。记得前不久针对杨勇关于金沙江不足百公里就建一座电站,和将把河流截成一段段不流动的静水的炒作。我曾提出了美国、欧洲各国的水电开发,都是平均不到百公里的客观现实。例如,奥地利境内的多瑙河只有200多公里,却已经建有13个梯级水电站。平均还不到20公里一座(多瑙河也并没有因此变成静水)。在事实面前,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杨勇的狡辩理由是,中国的情况特殊,不能套用国外的经验。这种说法,确实能掩盖此前杨勇根本就不了解世界各国水电开的基本情况的胡说。但是,这次伪专家又犯了同样的不懂装懂的毛病。原来杨勇的经验,竟然能来自世界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当然,杨勇还可以狡辩说,他不是在讲地震垮坝的经验,而是指括号中表达的地震加剧了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的经验。不过,实事求是地说,杨勇的这种经验也不可能存在。因为,根据汶川大地震后我们对水电站的震损调查结论,在震区内所有的水电站,凡是经过工程处理过的边坡,没有一处发生了问题。不仅如此,即使水库边上那些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过的自然边坡,水库的库岸也要比周围的山体更加稳定。因为经过水库的反复蓄水,已经把不稳定的滑坡体早就释放掉了。地震之后,我曾在各种场合多次展示过距震中只有十几公里的沙牌水电站的水库库岸情况。如联接文章(http://www.hydropower.org.cn/info/shownews.asp?newsid=7966)中的对比图所示。大坝的前后,一边是青山依旧,一边是满目疮痍。由此,足可见,杨勇的“经验表明”,又是一次习惯性的撒谎骗人。

 

关于“是否会对鱼类生存环境带来变化?”

 

杨勇的梯级电站“会将奔涌的金沙江水隔断,成为一道道“静水”,从而“腰斩”这些珍稀鱼类的生命通道。”的说法,只是他自己一厢情愿的猜测。首先,河流梯级开发之后,根本不可能变成一道道的静水。不信,你可以去看看欧洲的多瑙河,变成静水了吗?你也可以去看看我国的乌江和红水河,那些完成了梯级开发的河流,到底变没变成静水?

 

当然,这里我们也不能完全怪杨勇,用这种危言耸听诬蔑水电开发的极端环保宣传很多,作为主要靠从媒体上获得各种“知识”的伪专家来说,要想不上当,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杨勇的水电站“‘腰斩’这些珍稀鱼类的生命通道”的说法,也是无稽之谈。建议杨勇自己先去了解一下我国的乌江、大渡河、金沙江在水电站建成之后,珍稀鱼类的数量到底是不是增加了?

 

至于“水文状况、径流条件,这样的改变肯定会对鱼类的生存环境带来变化。”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一方面自然界变化总是存在的,逐渐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是各种生物的生存的本能。另一方面,水电建成之后并不可能消除所有的急流生境,只不过急流和缓流的分布和区域产生了变化。了解了这种道理之后,你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不论是在国内、国外,梯级水电站都没有“腰斩”珍稀鱼类的原因了。

 

关于“水电开发是否超规划?”

 

不知是杨勇先生的思维逻辑有问题,还是记者的水平不高。本段杨勇谈论的所有的内容,似乎都不是在讨论“水电开发是否超规划?”的问题。本节中杨勇倒是提出了两个疑问,一个是南水北调的规划与水电开发的规划的衔接问题。一个是2020年水电装机将达到3.28亿千瓦,届时“电力产能的这种陡增态势,势必会出现阶段性过剩。”。

 

杨勇对第一问题产生疑问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并不了解我国水资源和水电开发的全局。规划的西线调水,目标只有170亿,而长江的年径流量大约为一万亿。也就是说西线调水相对于长江的水资源的影响还不到2%。这种误差远远小于长江年径流连的自然变化。杨勇对第二个问题的担心,更是可笑。杨勇的所谓到20203.28亿水电装机“势必会出现阶段性过剩”的想当然,完全是一种无稽之谈。最近,国家刚刚公布了十二五的水电规划,由于担忧无法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同时,提供足够的电力能源,该规划已经把我国2020年的水电装机的目标,提高到了4.2亿千瓦,其中包括抽水蓄能的装机7000万千瓦。

 

关于本节的争论,我们本可以谅解杨勇先生不了解情况的无知。但是,我却不能理解一个自称首席科学家的人,居然都搞不清楚“超规划”和“欠规划”之间的简单差别?

 

关于“是否导致下游水资源利用问题?”

 

本节中杨勇所说的“西南城市大规模建设,产业扩张,用水量大增,导致水资源紧张矛盾加剧。”的缺水问题,其实是在全世界都存在的。但是,所谓“水库建得太多,地表径流就没了,小气候会影响大气候,就如感冒本身又会引起肺炎一样。”的说法,确是可笑之极。水库的作用是把洪水存起来留到旱季使用,怎么可能会让地表径流就没有了呢?当然,在我国北方等一些极度缺水的地区,由于社会用水需求的急剧增加,水资源的短缺确实能造能成地表径流的消失。不过,这种情况,建不建水库都是一样。

 

联合国的《世界水资源报告》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是“世界的水资源本来是够用,只不过由于‘设施不足、管理不善’,造成了问题”。这里所谓的设施不足,其实就是指水库的蓄水能力不足。蓄水能力不足,解决不了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矛盾,所以才会造成某些地区和时段的“地表径流没了”。

 

另外,请不要用挑拨离间的方式诬蔑水库的建设,我国所有的水库建设都要符合国家规划的,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矛盾,正如联合国的报告所指出的一样,是水库的设施不足和管理不善造成的。解决的方式,也只能是加速水库建设的速度。同时,要知道水利设施是水资源管理的前提,没有设施,管理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我国水资源的本质问题是水库的建设不够。

 

我也坐过飞机,但从没见到过哪条河流上的水库“像蜂窝一样,密密麻麻”。除了农民的水田和鱼塘之外,请杨首席告诉我们在哪里能看到你说的水库像蜂窝的景象?目前中国的水库不是建得太多了,而是建设得太少了(特别是大水库少)。我国的水库蓄水总量,目前还达不到美国的一半。我国要想解决水资源的矛盾,必须加速水库,尤其是大水库的修建。

 

关于“开发者与环保者是否有共识?”

 

对这个问题,本来不应该存在疑问。因为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宗旨里历来都是“开发与保护并重”和“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目前,所谓开发者与环保者的争论,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共识,而是某一方不能客观的承认现实。包括上面我和杨勇的所有争论,几乎都是由于杨勇的论据,不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一些反水坝组织编造的欺骗宣传上。即使在本节的争论,也不例外。

 

杨勇的“我们并非如某些人所说反对水电开发。只是认为制约水电开发特别是西南横断山地区一系列重大科学、环境、社会、法律等问题尚未解决;改善中国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政策技术路线还不十分清晰,规划和现实完全不同,各自为政,利益分争愈演愈烈,江河流域截断分流越来越严重。”的理由,也是建立在歪曲事实的基础上的胡言乱语。

 

即使解放前的工作都不算,我们建国都60多年了,中国人怎么就那么笨。居然至今连“西南横断山地区一系列重大科学、环境、社会、法律等问题尚未解决”?。其实,根本不是中国人笨,而是这个杨首席太蠢。他以前就编造说过,直到80年代我国“长江的水文资料是一个空白”,是首席的长江漂流,才填补了这一空白。在金沙江的几座大型水电站都已经建成了之后,杨首席居然还敢大言不惭的声称建设者根本就不掌握金沙江基本的地质资料。这就是首席的伟大气魄。凡是自己没看到过的,没听说过的或者不理解的,都是没有解决的“世界难题”。

 

同样对于“改善中国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政策技术路线还不十分清晰”的,恐怕只是杨首席自己。所谓“规划和现实完全不同,各自为政,利益分争愈演愈烈,江河流域截断分流越来越严重”的诬蔑,也太离谱了点吧?你杨首席自己也曾经在前面“水电建设是否超规划?”一节中,说过“南水北调西线计划和金沙江梯级开发规划,就没有衔接。水电做水电的,调水做调水的。”。如果我国目前状况真的是“各自为政,利益分争愈演愈烈,江河流域截断分流越来越严重”的话,那么不管是水电规划,还是调水规划,都还有可能做得出来吗?更何况还有最近国家刚刚颁布的十二五水电规划?

 

关于共识的问题,我的看法是:我国的现行法律明确规定,没有通过环评的工程,不得开工建设。所以,任何一个水电站的建设,都是开发与环保者共识的产物。不过要想与敢于自封首席的伪环保形成共识却难上加难。

 

大家看:面对全世界都无一例外的梯级水电开,杨首席敢强调“中国特殊”,而对于全世界都没有发生过的事件,杨首席却能总结出“经验表明”。对于这种谎话连篇,自己与自己都经常前后矛盾的“语言天才”,外人(除了傻瓜和别有用心者)焉能与其有共识?

 

 

 

参考文章《金沙江拟建25级水电大坝 专家称可引发地震》

新京报记者 钟晶晶

 

沙江为长江的上游,全长2308公里,流域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其干流落差3300,水力资源1亿多千瓦,占长江水力资源的40%以上。

  目前金沙江被规划了25级水电大坝。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平均不到100公里就有一座梯级水库的世界超大水库群。

  但环保者和开发者之间对金沙江水电开发涉及到的地质、生态等问题均有明显分歧。

  ■ 争锋人物

  张博庭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教授高工。

  杨勇

  横断山研究会首席科学家,独立探险科考者。

  是否会引发地质灾害?

  杨勇:西南横断山脉河流峡谷上分布有很多大坝地震震损高危险区,这种风险在大型水库季节性蓄水泄洪运行以及史无前例的规模和密集的梯级水库布局状态下将进一步增强。

  经验表明,地质构造活动区水库泄洪过程中将增加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密集的梯级水库意味着上游水库的地震损毁(不仅是大坝的影响,还有库区山体崩塌滑坡、持续的次生地质灾害、输变电系统等,震中80公里内设施都将受到严重破坏并引发次生地质灾害)将形成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种风险,不仅是对社会公众的威胁,对水电公司自身也是毁灭性的。

  为了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地质风险,应该尽快进行地质危险性研究和风险评估,以突破性的成果支撑水电规划和开发运行。

  张博庭:水库确实可以引发地震。水库引发地震是因为水渗到断层里面,把断层里面的板块摩擦力降低了,提早引发板块运动导致地震。

  所以一般水库地震都在建成后2-3年之内,最多不超过5年,并且震级不会超过原有震级。

  水库地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可能特别深层,因为水不可能渗到10公里以下。所以水库引发的地震只能在10公里以上,汶川地震在17公里,根本不可能是水库诱发的。水库诱发地震全世界认可的最多只有6点几级,只有4次。

  上世纪70年代,没有水库诱发地震,但经常要搞高压注水来释放地震,让地震提前发出来,别变成大震。三峡建成以后发生了上万次小震,就是把能量提前诱发出来。

 

  是否会对鱼类生存环境带来变化?

  杨勇:25道水坝,会将奔涌的金沙江水隔断,成为一道道“静水”,从而“腰斩”这些珍稀鱼类的生命通道。它会改变整个水流的水文状况、径流条件,这样的改变肯定会对鱼类的生存环境带来变化。另外它还会阻挡鱼类的活动范围,特别是鱼类的生活习性。

  建议金沙江以及横断山脉几条大河正在开发建设的水电规划调整装机规模和梯级数量,除少数控制性水库,其余均按低坝设计,确保珍稀鱼类的生存繁衍。

  张博庭:实际上,这种说法完全不可能成为事实。如果江河真的被分割成一段段静水,既然连水都不能流动了,它还能发电吗?

  人类对河流的利用,不能只考虑用它来发电,还必须综合地开发,尤其要解决天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所以,我们不仅必须要建水库,而且必须建设大水库,能把尽可能多的洪水存蓄起来,留到枯水的旱季里使用。现在金沙江当地的民众非常贫困,保护鱼类市场价非常高,越是国家保护的鱼类,灭绝得越快。水电站建设以后,一般都要增殖放流。所以只有通过科学的开发才能保护,开发才是在进行保护,不开发会灭绝得越来越厉害。

 

  水电开发是否超规划?

  杨勇:许多流域规划出台之前,各种工程就纷纷上马,开始圈水运动。

  比如南水北调西线计划和金沙江梯级开发规划,就没有衔接。水电做水电的,调水做调水的。

  下游是按照现有的径流模式进行水电规划的,一旦上游实施调水,整个水文情势都会发生变化,导致的结果将是浪费大量的装机,所以今后的投资浪费和水资源的争夺将是非常严重的。

  按目前水电建设规模,到2020年将达到3.28亿千瓦,电力产能的这种陡增态势,势必会出现阶段性过剩。

  张博庭:水电规划不是企业做,是国家做,企业左右不了政府。水电开发以后才能解决水力资源的调剂能力问题。水电不建成的话,大水库没有,水利部门非常着急。水电和水利其实是一条船上的,根本就分不开。

  实际上,现在的问题是水电站建得还不够,要完成中国政府对世界的承诺,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重要达到15%,这其中水电装机要达到3亿千瓦以上,现在节能减排任务,完全不是产能过剩,而是还很不够。

 

是否导致下游水资源利用问题?

  杨勇:西南城市大规模建设,产业扩张,用水量大增,导致水资源紧张矛盾加剧。过去修水库是为了灌溉,为了防洪。

  改革开放以后,水利投入逐渐向水电倾斜,西南地区建设了很多水库。可以赚钱,可以为地方纳税,农业的需求就顾不上了。

  如今,干流正在建,支流全建完。从飞机上看,像蜂窝一样,密密麻麻到处都是积水塘,水库建得太多,地表径流就没了,小气候会影响大气候,就如感冒本身又会引起肺炎一样。水库的无序建设也造成了上下游之间、干支流之间相互争水。如果没有权威的调度机制,弱势群体就会遭殃,个别地区和群体获得收益,受损的却是整体利益。

  水利应该是改善生态而不是破坏生态的手段。如果水利设施无法具备维护农业所需要的生态环境的综合功能,那么,修水库可能意味着对生态更大的破坏,将会引发更多的极端气候。

  张博庭:现在干旱的时候水库放不了水,防洪的时候水库又要泄水,导致民众对水库意见大。

  美国不会发生这种事,因为他们的水库蓄水能力都是河流径流量的几倍,但是我们长江的水库蓄水能力只有20%

  因为担心大洪水来,所以我们现在只能在汛期把水留下来,等着那洪水。解决干旱的问题只能是多留住洪水,靠上游水库,下游干旱就往下放水。这是全世界解决干旱的共识。

  实际上这个问题不是不应该建水电站,而是应该多建水电站。现在出现干旱这种情况,实际上是水电建设没跟上,也是水利建设没跟上。

  金沙江上一些水电站是具有重要供水和灌溉功能的。比如,位于金沙江大拐弯上的虎跳峡电站和位于金沙江下游接近平原地区的向家坝水电站。

  一条流域的水资源开发是综合性考虑的,金沙江流域主要蜿蜒穿过横断山脉,河段两岸大多数都是陡峭的山峦,有少量的耕地也是坡度极大的山坡地,根本谈不上什么灌溉。不是每个电站都必须要单独发挥供水和灌溉功能。

 

  开发者与环保者是否有共识?

  杨勇:我们并非如某些人所说反对水电开发。只是认为制约水电开发特别是西南横断山地区一系列重大科学、环境、社会、法律等问题尚未解决;改善中国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政策技术路线还不十分清晰,规划和现实完全不同,各自为政,利益分争愈演愈烈,江河流域截断分流越来越严重。

  张博庭:环保组织提的建议,环保部也提出了相关要求。满足这个要求已经不简单了,即使没有环保组织,环保部也是很坚决的。

  现在我们国家的环保标准绝对比国外水电站要高,所以说环保组织提出的很多,包括珍惜鱼类的保护,现在我们已经做得非常好。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