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西南水电行(9):水电开发会让河流变成静水吗?
2012/5/14 7:46:47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编者按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及《能源》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2西南水电行第一站是参访大渡河流域上的猴子岩水电站。第二站是考察访问金沙江上的溪洛渡水电站,第三站是考察访问金沙江中游的阿海水电站。非常凑巧的是:正直西南水电行的考察期间,社会上的一些媒体发起了对对金沙江水电开发和规划的质疑,这使得我们的专家,有机会站在金沙江畔,用看到、听到的事实,回答社会各界的质疑。随后几天,我们将以答记者问的形式,陆续发表。今天讨论的问题是:水电开发会让河流变成静水吗?
 
  记者:我们注意到《东方早报》的文章后,很多人都担心金沙江梯级水电开发之后会让河流变成了静水。你们正在考察金沙江,您能就大家“变静水”的疑问,给我们做出一些解释和说明吗?
 
  张博庭:我也注意到在《东方早报》的这篇文章中,有一个叫杨勇的说过“这种开发意味着江河被分割成一段段静水”话。我们听到这种说法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以前国内外的反水坝组织,经常会污蔑水坝建设会把河流截断成为静水。实际上,这种说法只是一种炒作,完全不可能成为事实。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江河的真被分割成一段段静水,既然连水都不能流动了,它还能发电吗?都不能发电了,我们还建这个水电站干什么呢?所以,即使是梯级水电开发也不可能把河流变成静水。本来梯级水电开发完全可以都采取径流式的开发方式,不建水库至利用流动的水来发电。但是,由于我们人类对河流的利用,不能只考虑用它来发电,还必须综合的开发,尤其是还要解决天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所以,我们不仅必须要建水库,而且必须建设大水库,能把尽可能多的洪水存蓄起来,留到枯水的旱季里使用。
 
  因此,任何国家的梯级水电开发,都不可能是完全采用径流方式,都需要因地制宜的采取大(龙头)水库和梯级径流开发相结合方式。目前,不仅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河流,几乎都完成了梯级水电开发,而且,我国的黄河、乌江、红水河以及长江下游等流域,也都基本完成了梯级水电开发。在这些河流的沿岸也有上亿人居住,即使我们不能到国外去看,大家可以去问问、去看看,我国的黄河、乌江、红水河、长江是不是已经被分割成了一段一段不流动的静水?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梯级水电开发完成之后,除了少数大型龙头水库的河段,水流的速度明显减慢之外,大多数河段的水流速度并不算低。因此,尽管目前全世界几乎绝大多数的河流都完成了梯级水电开发,但是,我还没有见到有哪一条河流已经“被分割成一段段静水”了。一些河段的激流段变成缓流是存在的,但是,变成一段一段的静水是不可能。



图1、完成全部梯级水电开发的红水河仍然流动着

 
 
 
  有些反对建水坝的人说,我就喜欢激流,你为什么要把激流都变成了缓流?其实这说法也不对,梯级水利水电开发也不可能把激流都变成了缓流。不信,你到任何一个水电站的坝下去看看,那里的激流完全可能比自然状态下的流速更快。不仅我们人类为了调控水资源,需要在河流上建大坝、修水库,自然状态下也会形成提天然的大坝和水库,例如我国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就是由一批地震后产生的堰塞坝、堰塞湖组成的。与原来奔腾汹涌的大渡河河段相比,九寨沟动静结合的水系,反而给更多物种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机会。北美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也相当于是地壳造就的天然水坝,那里同样也没有把河流变成一段一段的静水。



图2、九寨沟的堰塞湖仔细看并非是不流动的静水



图3、九寨沟的激流说明河流永远不可能被人为阻断、静止


 
 
  对于人类社会也是一样。一直奔腾不息的怒江大峡谷,让两岸的人民交通变得十分困难。由于不可能修建很多的桥梁,所以,至今很多当地群众包括一些未成年的小孩,还不得不靠简单的“溜索”冒险过江。如果,梯级水电开发能把其中的一段激流变缓,那么怒江两岸的民众也可以像世界上其他河流周围的居民一样,随时随地的乘坐小船就可以过江了。



图4、妈妈盼着怒江水能够变得平静一点让她可以带着孩子坐船过江

 
 
 
  喜欢激流先生女士们,你们尽可以到坝下和径流式开发的河段去享受你激流的快乐。但是,你们凭什么就不容怒江人民有选择让江水变缓一点,能他们平安过江的权利呢?更何况我们如果没有水库的调控,你们也同样不能逃脱天然的洪水和干旱的困扰啊?和九寨沟动静结合的水系能给更多的物种提供机会一样,水电开发也能给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做人不能太自私。我们不能只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就剥夺别人享受自然资源的权利。更不能用故意编造一些危言耸听谎言骗人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目的。河流的水电开发带给广大民众的不是不流动的静水,而是现代化美好生活的希望。全世界发展的现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