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请看诬蔑三峡的谣言是怎样编造出来的?
2011/6/8 10:55:50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6月3日下午,由科学媒介中心举办的“科学看待气候与水电发展媒体座谈会”,在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院士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光谦等人在会上发表了演讲,与60余家的新闻媒体展开交流。
 
    我也参加了该次会议,因此,对会议的情况比较了解。非常遗憾,院士发言的重点是强调应对南方大旱的根本,不仅不是怀疑三峡,而是今后必须要加速三峡这样的大型水库的建设。然而,到会的记者们对这个最重要的观点几乎没有什么报道。相反,会后却有记者抓住到会记者的报道中说的“工程建成后地震增加了很多,最大的是6.4级”错误,大做文章。有些甚至把到会记者报道的题目都改称为《三峡工程影响生态 大坝建成后地震增加》这显然是在故意造谣。王光谦院士说三峡建成后,与很多大型水库一样微小地震增加了很多,但是,都是没有什么危害的小地震。最大的只有4.2级。他强调世界上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也不过只有6.4级。
 

   事实上三峡建成后,发生了上万次的微小地震。其中绝大多数是没有震感的微震,最大的一次地震也不过是刚过4级。这些微型水库地震的出现,极大的释放了原来该地区正在积蓄着的地震能量,肯定有助于减少三峡库区大地震的发生,或者降低三峡原有地震的震级。然而,三峡水库建成后的这种地震减灾作用,不仅没有得到承认,反而却被记者篡改成了三峡造成地震的院士发言。可见,社会上就是有一些不负责任的人,总是有意无意的利用各种机会制造着诬蔑三峡的谣言。

    下面是转自《四川水力发电》网的造谣文章内容。请大家参考。

 

院士:三峡工程影响生态 大坝建成后地震增加
作者:杨春来自:四川在线  发表时间:11-06-08 
 
    核心提示: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光谦谈到三峡问题时表示,三峡工程会引发低震级地震。工程建成后,地震增加了很多,最大震级是6.4级。他说,三峡工程与干旱没有关系,干旱就是因为不下雨。三峡工程虽有利有弊,但其利大于弊。


    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罕见大旱,虽然三峡水库持续“放水”支持抗旱,但指责“三峡工程本身就是导致干旱的原因”的议论四起,再次把三峡工程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6月3日中科院举行的“科学看待气候与水电发展媒体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光谦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三峡工程与干旱没有关系,干旱就是因为不下雨。
    当不少言论把矛头指向三峡工程改变长江流域气候大环境,致使“旱季蓄水涝季泄洪”时,王光谦院士表示,三峡工程虽有利有弊,但其利远远大于弊。

“就是河道里筑的一个大坝”
    这个大坝大概有2公里长,185米高。原来没有大坝时水位大约60米
    当提到“三峡工程”的时候人们想到的是什么?王光谦院士指出,要了解三峡工程这个综合性水利工程,就得明白“它究竟是什么?带来了什么?”他表示,三峡工程至少带来了防洪、航运、发电、调水四大好处。
    对于三峡工程的定义,王光谦有个很简单的描述“它就是在河道里筑的一个大坝。”
    这个大坝大概有2公里长,185米高。原来没有三峡大坝时水位大概是60米,抬高后正常水位为175米。夏天的时候,水位是145米,形成1公里宽、600公里长的河道,库容393亿立方米。
    由于长江洪水灾害严重,三峡工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防洪。
    “1840年推算出来长江洪水流量是每秒11.6万立方米,若这样的洪水泛滥会把长江以南的平原扫光,而1998年洪水也达到每秒6万立方米,所以当时要严防死守。”王光谦分析,有了三峡工程,抵抗百年一遇的洪水没有太大问题。
    “如果1998年三峡工程能用,就不会死那么多人。去年洪水是7万吨的流量,比1998年还要大,由于把洪水存到三峡水库里,所以并没有问题。”王光谦说。
    三峡工程带来的第二好处就是航运“原来长江上行船,过不去的地方有人光着背拉船。我记得有一年要从武汉运送30吨的设备经宜昌去重庆,花了极大的代价,一个月才运过去,现在一个晚上就可以到。”王光谦表示,随着物流成本高,三峡带来的好处比人们能想象的还大。
    “第三个好处是发电,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能从丹江口把水调出来。”王光谦说。

三峡四弊首害影响生态
    生活环境没有改善,指望脱贫没有希望,影响不是两三天的事
    说到三峡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王光谦首先想到的就是130万移民。
    “为了保证三峡工程的建设,工程移民是必须的。然而就工程移民和拆迁移民关系来说,我们国家大部分没有处理好,如果让我打分,应该是不及格。”王光谦告诉记者,三峡移民一部分移走了,但很多人不愿意背井离乡,人太多没法安置,只能往山顶上放,本来山就陡,地质灾害也是一个问题。生活环境没有改善,指望脱贫没有希望,影响不是两三天的事。
    “第二就是生态环境问题,最直接影响的是珍稀鱼类。我看的一份资料上说,有一种鱼在水温18℃时准备产卵,产的卵会在流水中冲走,如果这时水库进水,卵就会落到库底死掉。”王光谦说,原来三峡工程设计规划的时候,并没有把生态功能考虑进去。20年前,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几乎是零,十几年前才慢慢认识到生态功能的重要性。
    此外,三峡大坝建成后,大的洪峰经过带来泥沙冲刷,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一定影响。
    “第四个问题就是地质灾害,由于三峡水库水位攀升,快速升降,加上这个地方本来就是地质灾害多发区,滑坡很多,水坝再一泡,就容易坍塌。”王光谦告诉记者,三峡工程会引发低震级地震。工程建成后,地震增加了很多,最大震级是6.4级。
    其实早在2007年4月,中科院长江水利委就发布了《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三峡地区微震活动频率明显增加,塌岸和局部滑移会危及部分居民点的安全。报告统计,库区共有各类崩塌、滑坡体4719处,其中627处受水库蓄水影响,863处在移民迁建区。

三峡工程只影响局部气候
    三峡与干旱没有关系,干旱就是因为不下雨。这次干旱肯定是天灾
    “我可以很明确地说,三峡工程利远远大于弊。三峡与干旱没有关系,干旱就是因为不下雨。这次干旱肯定是天灾。”虽然王光谦的话掷地有声,然而外界关于“往年要防汛抗洪,今年却要抗旱”的质疑仍然不止。
    日前,环保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针对三峡大坝的质疑进行回应,称持续少雨是致使干旱的主要原因。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性天气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东海表示,干旱涉及一个水系平衡的问题,也是一个能量问题,降水偏少不等于干旱。
    “干旱是自然常态,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之下,天气和气候有可能被改变。就像美国春季龙卷风很多,1000多场龙卷风是不是因为美国人汽油烧多了所致呢?人家不会这么想。人为原因不能说没影响,但是影响很小很小。”王东海告诉记者。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