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博
水库建设是人类减少控制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三峡工程建成蓄水之际,出现了地质滑坡肯定应该是三峡的责任。然而事实上这些地质灾害非但不是三峡工程造成的,反而是我们治理三峡地质灾害的成果和机遇。
假设我们没有开发建设三峡,即使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使出浑身的解数,我们也不可能治理好三峡地区的地质灾害。因为,长江水流巨大的能量每天都还在不断的冲击边坡,切割河谷。随着河床的下切,总会有更多的新滑坡体出现。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长江三峡地区一直就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整个县城毁于滑坡的灾难。解放后三峡库区严重的地质灾害,始终极大地危害着库区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仅从三峡工程开始争论以来的1982年起到正式开工的1994年的十二年间,库区两岸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近百处,规模较大的有数十处。如1985年新滩滑坡造成高达70米的过江涌浪,其上、下游各10公里的江段内近百条船只沉没。
要知道我们开发建设三峡的目的之一,也就是要从根本上减少或者说杜绝三峡沿岸的地质灾害。从听天由命根本就无法治理长江三峡地区的地质灾害,到能够用工程措施和长效机制治理地质灾害,这个巨大的进步,正是由于我们进行了三峡工程的建设,已经把江水的能量用来发电了,不让再去制造新的滑坡体了。总之,从全世界普遍的情况来看,水库的建造和蓄水并不是制造出了滑坡,而是为原有不稳定的地质滑坡体,提供一个治理或者释放的机会。
为什么不能用工程措施把地质灾害完全治理掉?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我们的水库建设具有治理地质灾害的积极作用,那么我们为什么我们的三峡工程不能在建设的时候把地质灾害完全治理掉,反而让滑坡地质灾害有所增加呢?
我们必须承认,人是不能战胜自然的,只能按照自然的规律积极的改造自然。在地质灾害的治理问题上也不能例外。面对长达600多公里的三峡水库,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不计成本的对库岸全线盲目加固。对于已经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能处理的就治理,不易治理的避让。对于有可能构成威胁,也有可能相对稳定的地质灾害隐患,采用监测的措施,根据具体的发展情况,再决定处理的方式,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其实这恰恰就是最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治理的长效机制”。
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家通过不断的追加,截止到2008年三峡正式建成蓄水时用于治理地质灾害的二期投入资金,已经达到了120多亿元。仅涉及重庆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3671处,其中673处实施工程治理,482处实施搬迁避让,其余2516个隐患点确定为群测群防或专业监测项目。这种动态的治理过程,还将继续下去,治理的资金也还会逐渐地增加。直到把地质灾害的威胁,降到最低的水平。对于地质灾害的治理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的需要做工程处理,有的则需要避让,还有的需要监测,这些不同的措施难免让一些外行人感觉似乎是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然而,这正是市级各国水电工程中因地制宜的治理地质灾害的科学方法。
水库建成蓄水初期出现的地质滑坡是工程减灾的重要过程
水库建成蓄水后,由于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在新的水边线地带开始了库岸形成的过程。对于冲蚀型库岸,水库蓄、泄水是产生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水库突然泄水时,由于原有的水位比较高,边坡在水中浸泡后土壤当中的空隙水压力增加,而突然的泄水导致水位急剧下降,土壤中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变化,而边坡外部的静水压力突然丧失,土体内外压力的不平衡常常容易导致边坡的失稳和滑坡的发生。这种情况发生的前提,是需要边坡本身就具备产生滑坡(或者说潜在的滑坡)的水文和地质条件。在这种地质条件下,即便没有水库的水位变化,如果在强烈的连续降雨的情况下,只要边坡的土壤吸收了足够的水分,也可能会造成同样孔隙水的压力加大,从而产生滑坡的现象。
也可以说,如果不具备产生滑坡的潜在的地质条件,水库水位变化也不可能造成滑坡,反之如果边坡本身具备水库水位变化造成的滑坡的地质条件,说明边坡本身就具备了滑坡(或者说是潜在的滑坡)的地质地貌条件,在连续的强降雨,或者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地震)同样也可能会产生滑坡。
三峡工程的建成后对长江三峡地区的崩滑灾害,也将会有极大地减轻。首先汹涌的长江水被用来发电,大大减少对岸坡的切割,避免新的崩滑体产生;其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危险的滑坡体,已经进行了处理;此外,初期的实验性蓄水,就是对三峡的新库岸进行磨合、释放和再造处理。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地质灾害与人们常规的灾害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
因为,水库的蓄水并不是制造出了新的滑坡,而是,对前面施工阶段工程处理之后还不能完全消除的滑坡体或者说是潜在的滑坡体,提供一个集中释放的机会。经过几次蓄水、泄水,这些滑坡体都被释放之后,新的库岸肯定会变得更加安全。一般来说,水电工程经过上面三个阶段后都会使得库岸变得更加稳定。水库建成后蓄水的初期,是一个水库新库岸的不稳定期和再造期,是隐性的地质灾害的集中释放期,通过严密的监测和积极的避让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三峡工程的地质减灾作用正在体现
新京报5月23日《三峡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库区共塌岸97段》一文的报道说:据新华社电 自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新生突发地质灾害增多。库区共发生形变或地质灾害灾(险)情132起,塌岸97段长约3.3公里,紧急转移群众近2000人。在二、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范围外已发生新生突发性灾(险)情30多处。
报道还强调:22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此间举行的2010年度三峡库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截至目前,三峡库区二、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已基本完成,项目实施期间,对城镇和居民集中区的887处地质灾害进行了工程治理,对出现地质灾害灾(险)情的480处隐患点近4.6万人实施了搬迁避让,对3141处隐患点进行群测群防。
然而,在2008年三峡第一次蓄水的时候,《南风窗》记者田磊采写的《后三峡时代:地质灾害与二次移民》的文章中曾说到:“三期蓄水期间,库区一共出现了多少处新的地质灾害点?记者在重庆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采访时,该局没有明确透露,只是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除了已经完成治理的366个地质灾害点以外,目前还有511个搬迁避让项目正按照“尊重群众意愿、分轻重缓急、有序推进、适时搬迁、确保安全”的原则实施,共有80457人需要搬迁,其中已经完成了37051人。”
比较上述二次蓄水期间的新闻报道,我们就不难发现三峡蓄水后地质灾害出现的频率和转移搬迁人口的数量都已经大幅度的下降。这也是全世界水库建设体现地质减灾作用的普遍规律。实际上任何水库的初期蓄水出现的地质滑坡都是减少和释放地质灾害的隐患的过程,具有积极地减灾作用。可以肯定,用不了多久我们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就会降低到三峡建设之前的水平。我们三峡工程的地质减灾作用正在逐渐显现。
参考文章: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库区共塌岸97段
5月23日《新京报》
自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新生突发地质灾害增多。库区共发生形变或地质灾害灾(险)情132起,塌岸97段长约3.3公里,紧急转移群众近2000人。在二、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范围外已发生新生突发性灾(险)情30多处。
22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此间举行的2010年度三峡库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库区各县(区)应尽快开展全面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全面核查地质灾害有关数据并纳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汪民要求,分级管理隐患点,在社会媒体上公开每个区域和每个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和群测群防责任人的姓名、联系方式;要求每个乡镇明确一支对口联系的专业技术队伍,专业技术人员汛期和降蓄水期间在当地驻守,一旦发生险情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据汪民介绍,截至目前,三峡库区二、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已基本完成,项目实施期间,对城镇和居民集中区的887处地质灾害进行了工程治理,对出现地质灾害灾(险)情的480处隐患点近4.6万人实施了搬迁避让,对3141处隐患点进行群测群防。(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