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博
目前,全球的非化石能源主要是水能和核能。不过,与核能相比水能是当前唯一可以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突出的特点是: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绝;不开发利用,付之东流、不可保存。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优先开发利用水能。把尽可能多的化石能源保存下来,留给子孙后代。除此之外,水能的开发利用,还与人类社会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调控紧密相关。为了保障一个现代化社会的水资源供应,任何国家必须要建造水库对天然的水资源进行调控。因此,水能的利用,又是水资源开发的衍生品。
一个国家的水电开发利用得越早,它所消耗的化石能源就越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就越小。为此,全球水能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几乎都是尽量利用水电提供电力,如挪威、加拿大等。一些水电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也都是在尽量开发水电的基础上,利用核电加强清洁能源的比重。法国、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早已经完全停止了煤炭的开采,从而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充分利用。
我国的水能资源世界第一,总量将近占全球的六分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水电建设的基础差、底子薄。我国水电的开发利用程度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仍然很不适应。目前的开发程度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长期受到投资不足的制约,在电力供应紧张的压力下,我国水电建设的速度明显落后于投资者少见效快的火电。导致我国电力结构中,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严重不足。电力体制改革后,投资制约的瓶颈一举被打破,我国的水电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近年几来,是我们电力体制改革成果的收获期,我国水电的装机每年都以二千万千瓦的速度增加,在满足我国经济增长的能源需求的同时,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减排作用。
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水电年发电量达到5600多亿千瓦时。占总发电的比例的16.4%,(而核电和风电、太阳能等其它发电仅占2.4%)相当于每年减少2.8亿吨原煤的燃烧,年减排二氧化碳约5.5亿吨。这无疑是我国减排温室气体的绝对主力。然而,根据我国的资源禀赋,我国的水电还可以发挥出更大的节能减排作用。
根据普查我国的水能资源总量约为6万多亿千瓦时,技术可开发量为2.47瓦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量为1.75万亿千瓦时。这个数字还不包括那些河流的水能蕴藏量在一万千瓦以下的小水电资源。如果以当前一度电一斤煤的折合成原煤,我国的水能蕴藏总量大约相当于每年30亿吨原煤,技术可开发量约为13亿吨原煤,经济可开发量接近9亿吨原煤。目前我国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还不到3亿吨/每年。我国现在每年还有大约相当于8到10亿吨煤炭的水能未能利用。到2008年底我国水能的实际开发程度仅为23%。我国的水能还有每年减排15到20亿吨二氧化碳的巨大潜力。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民主化将进程的加速,目前我国的水电开发正在遭遇环境和移民问题的困扰。为此,最近几年我国大型水电的建设速度已经明显减慢,每年新开工建设的规模还不到新增装机十分之一。这种情况预示着几年之后我国的水电增速将骤减,可能对我国的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温室气体减排构成重大的威胁。应该尽快采取措施。
众所周知,所谓水电的环境问题几乎都是来自水库。然而,水库的水资源调节作用又是维护社会生态环境所必须的。不仅各种洪涝灾害对社会的冲击巨大,最近西南干旱所造成的河道干涸,动、植物死亡的生态环境损失也是触目惊心的。这就是尽管我们水库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可避免,然而,走遍全世界都是水资源开发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越好的根本原因。
水电移民矛盾的本质是舆论宣传和利益分配问题。因为水电开发能创造巨大的财富,所以,任何水电移民本应都成为受惠的群体。不应该有难以调和的矛盾冲突。例如,漫湾水电站是国内外批评我们“水电越开发、群众越贫困”的典型。然而,漫湾水电站的移民总费用(五千余万),只相当于它每年上交国家和地方税收的四分之一。为什么我们水电建设一年的税收就可以补偿移民四次,我们却不能处理好移民的矛盾呢?
如果我们在国家层面上能够解决好舆论导向问题,不让各种谣言误导社会。让移民认识到自己的搬迁是在为社会做贡献,而不是认为被黑心开发商算计了。那么水库移民的矛盾绝不会表现的这么尖锐。如果我们的地方政府能从宏观上认识到水电开发的作用,肯把税收的一半作为解决移民矛盾和问题的经济保障,就不会为了与中央企业逐利而导致某些移民矛盾激化。
总之,一国的水资源开发绝对是要与其经济发展成正比的。在我国很多地区的还比较贫困的情况下,水电开发绝对应该是我们开发资源、保护环境、拉动经济和致富百姓的多赢选择。只要我们认识到位、方法得当,我国的水电还有巨大的减排潜力可挖。我国的水电不仅应该为中国同样也应该为全球的节约资源、减排温室气体和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