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
2018年学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科技三会”和国家“十三五”规划部署要求,紧密围绕科协“传承、创新、发展”主题,组织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找准“四为服务”工作定位,立足科学发展,着力创新驱动,增强能力素质,提升服务水平,推进水电科技创新进步和水电事业健康发展,努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一、继续大力推进深化改革工作
深入学习领会中央有关精神,学深吃透《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有关“深化群团组织改革”精神和《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实施《学会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锐意深化改革,全面推进规范化管理,不断增强创新发展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夯实学会事业发展基础。
一是全力以赴迎接民政部“社会组织评估”专家现场评估检查工作,针对现场评估专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认真推进整改落实,持续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努力争取较高等级,提高学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二是召开好一年一度的学会专业委员会和省级水电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宣讲十九大精神以更好指导各项工作,共同研究学会系统改革创新发展问题,深入探讨更加精准实施“四为服务”。
三是进一步做好会员管理和服务工作,创新学会服务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使服务更接地气、更能体现广大会员的心声和诉求;进一步加大会员发展和服务力度,突出个人会员的主体地位。
四是进一步加强分支机构的管理,修订学会财务管理办法、专委会管理办法和专委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规范专委会活动和推动专委会的改革,确保专委会依法依规开展活动,同时激发专委会的活力,更好地发挥专委会在学术交流和科技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五是进一步密切与省级水电学会的联系,更好地发挥全国学会的业务指导作用;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研究创新联合开展活动和业务工作的新模式,实现资源融合、优势互补、扩大影响,更好地为水电行业和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服务。
六是进一步加强秘书处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夯实学会发展的经济基础;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提高规范化管理和科学民主决策水平;探索适合现代化科技社团发展需求的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组织召开好重要会议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交流是学会的立会之本。要积极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和专业科技人才荟萃优势,搭建水电科技进步资源集成、创新集成的平台,以学术技术为纽带推动行业科技创新。
一是与国家电网公司共同筹办好2018中国水电发展论坛,继承传统谋划创新,努力办出新特色,筑牢行业增进联络、分享经验和探索发展的平台。同时与中国三峡集团共同推进2019年论坛筹备工作。
二是召开好一年一度的理事会议,根据议事决策需要组织好常务理事会议(包括通信方式)。
三是组织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活动,包括召开有关中国水电发展40年大会和分会场活动、评选表彰、纪念征文并出版文集等,大力宣传“传承创新 发展”主题和中国水电创新发展成就,促进未来水电事业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是组织开展中国水电发展未来战略研究,包括召开西藏水电发展论坛,超前研究西藏水电开发战略问题;组织召开水电总承包建设论坛,研究中国水电建设总承包模式及相关问题;组织召开清洁能源水风光互补融合技术和成果经验交流研讨会,探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水风光互补技术发展。
五是与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共同召开好“蒸发冷却技术在抽水蓄能机组应用评估暨推介会”,不断提高我国水电装备国产化水平,推动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六是在中国地震局在成都召开汶川地震10周年国际会议期间,与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共同举办“高坝大库抗震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
七是与抽水蓄能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召开“第二届抽水蓄能技术发展青年论坛”。
八是与风险管理专委会共同组织召开“2018年中国水电工程安全与应急高峰论坛”。
九是与中国三峡集团共同组织召开“中国水电走出去经验交流会”,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十是与国际水电协会(IHA)共同组织在北京召开未来能源体系高层论坛和研讨会,探讨水电新能源中长期可持续发展。
十一是与中国疏浚协会、世界疏浚协会联合会中部疏浚协会联合举办中国首届“与自然和谐”国际水环境生态建设技术发展会议。
十二是继续重点发挥好各专业委员会和地方学会的专业优势、区域特色和主观能动性,围绕国家产业和政策导向及广大会员呼声、行业科学技术发展热点和难点,紧跟国家科技创新形势和动向,通过不同专业、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学术年会和学术交流研讨活动,积极拓展学术研究和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术繁荣和科技创新。
三、进一步扩大水电科普舆论宣传
通过广泛运用多种形式和平台,以具有说服力的科学、准确、系统的理论和依据,客观公正地向社会公众展示水电的建设成就和巨大社会效益,努力形成社会认可、民众支持的良好水电开发环境。
一是贯彻实施好《学会科普发展规划(2016-2020)》,有重点、分步骤、重实效、可持续地开展好宣传工作。
二是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或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日,召开“水力发电在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科普论坛。同时围绕水电社会热点问题和热门事件,适时召开相关科普论坛。
三是充分发挥首席科普专家和传播团队的作用,多渠道开展水电科普活动、促进水电科普发展。
四是与三峡集团等行业单位全力推进“中国水电科技博物馆”建设,打造成为全国水电科普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是继续加强与国际水电协会等国际组织的往来合作,借力扩大中国水电的国际宣传,助力中国水电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六是继续维护管理好学会“中国水电网”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联系指导加强专委会和省级学会网站和公众号建设,共同打造互联网和移动端宣传阵地。
七是建立起学会与会员单位、专委会之间的联络员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和新闻报道,共同提高水电宣传实效。
四、推进科技评奖评价和人才培养举荐工作
多渠道搭建科技创新激励平台,更好地为促进我国水利水电科技进步和培育创新人才服务。
一是继续办好“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坚持客观公平,维护公信权威,努力办成广大单位拥护、成果水平优良、社会影响广泛的行业科技品牌。同时争取更多优秀项目成果推送国家科技奖。联系指导已设立科技奖项的省级水电学会开展好评奖工作,探索地方学会评奖与全国学会评奖的资源整合,为行业培养和发掘更多优秀科技成果。
二是筹备完成水电科技奖励委员会换届工作。对水电专家库进行调整、更新和充实。根据水电科技奖第三方评估结果,对整改意见高度重视并认真改进,提升奖项规范化运作水平,不断增强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
三是组织开展好第五届“潘家铮奖”评奖工作,激励成就突出的水电科技专家;继续办好“潘家铮水电奖学金”,为水利水电行业培养更多优秀后备人才。
四是申报设立面向基层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奖项,制定相关奖励办法,争取本年度开始评奖,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梯队,为水电一线和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扩大水电科技奖励对基层一线的覆盖面,惠及更大范围的基层和青年科技工作者。
五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组织实施科技奖励提升行动,积极参加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杰出工程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项的评选推荐工作。积极开展学习、宣传、弘扬中国水电科学家精神,大力宣传和表彰在中国水电事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人、典型事。根据其他机构委托开展好各类人才举荐工作,大力培育水电科技创新人才。帮助更多优秀水电科技工作者从同行认可走向政府认可、社会认可和国际认可。
六是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评价鉴定工作,在承担做好评价的同时,主动与广大会员单位沟通和调研,加强优秀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出技术创新发展方向指导性意见,不断发掘技术创新点、多出创新成果。完善《科技成果评价管理办法》,更好地指导评价鉴定工作。
七是继续管理运作好“潘家铮水电科技基金”,确保本金安全,提高理财收益,有效支撑各项科技公益事业。
五、继续深入服务行业政策研究和企业科研发展
紧紧抓住学会系统专家智力密集的突出优势,充分发挥在组织开展决策建言、科研咨询、反映水电科技工作者诉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为依托,围绕水电开发中的技术难点和突出难题,继续加强与各大电力集团、流域水电企业和科研院校的科研课题和技术咨询服务合作,为政府建言献策,为行业企业科技创新和健康发展服务。
一是对接中国科协《影响世界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积极开展“影响世界水电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研究,促进全球水电新能源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积极主动向能源局等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发挥行业中介平台作用,争取在有关研究课题上有作为,共同推动水电技术创新发展。
三是积极探索研究符合国情的水电工程总承包模式,推进水电开发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和转型升级,开展好杨房沟电站设计施工总承包监理技术咨询课题。
四是适时推进开展西藏电力与水电发展若干技术、政策与发展问题研究,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五是关注已建水电工程在生产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风险隐患等,适时组织联合有关专委会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咨询服务。
六是在有序推进现有技术咨询和科研课题的基础上,加大调研认真倾听各会员单位的科技发展诉求,围绕行业科技创新热点难点主动联络相关单位或依托工程项目开展攻关任务,大力服务行业和企业科技创新发展。
七是引导各专委会和地方学会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主动站位、积极作为,力争在课题咨询和政策研究方面有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果。
六、结合实际务实推进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要求,学会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结合行业工作特色,发挥学会自身优势,以帮助贫困人口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在提供智力支持、实施帮扶项目、协助科学决策等方面主动作为,努力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作出应有贡献。
一是制定《学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规划》,动员和带领学会上下共同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二是积极落实国家水电和光伏扶贫战略,总结黄河上游等水光互补基地经验,结合水风光互补技术经验研讨会开展扶贫经验交流,挖掘龙羊峡水库三文鱼养殖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以及龙羊峡水光互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及时总结、宣传和推广。
三是联合贫困县较集中的地方水电学会,与当地政府和扶贫部门积极对接,共同研究扶贫方案并大力推进。
四是鼓励各专委会和地方学会的学术年会、专题研讨会、培训活动等优先选择在贫困地区举行,积极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等相结合,并对贫困地区参会给予费用减免等优惠,推进开展消费扶贫。
七、加强国际和两岸间科技交流与合作
继续开展好国际和两岸间水电科技交流,努力推进多方面合作。积极引导和协助中国水电企业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加强国际间学术研讨和技术考察交流,以学会与国际水电组织的良好往来基础来促进中国水电企业开展国际业务合作,助力中国水电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
一是按照中国科协的部署和安排,做好全国学会承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在参加水电行业工程教育认证的基础上,联合水利学会等单位,积极争取开展水利水电专业工程师国际互认试点工作,推进工程教育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助力中国工程和工程师走向世界。
二是深化与IHA(国际水电协会)、WFEO(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TNC(大自然保护协会)和IAHR(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等有关国际组织往来交流和合作,发布重要国际会议指南,组织会员和行业科技工作者参会。
三是做好参加“2019世界水电大会”的组团筹备和参会发言文稿的征集工作,加强与国际水电学会的联系沟通,建立联络渠道,探索合作空间。
四是接待好国际水电界和港澳台水利水电行业友人来访和考察活动,开展好有关访问工作。
五是支持国际河流水电开发生态环境研究工作委员会开展好湄公河等跨界河流的涉外技术交流活动。
六是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相关企业和会员单位外事部门,以及国际交流活动较活跃的兄弟学会之间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和研究国家政策动向,借鉴其他单位有益经验,提升国际交流实力和能力,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水电企业“走出去”。
八、推进党的建设强化政治引领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党指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保持和增强学会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好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水电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抓好党的建设,带动干部队伍建设和工作业务开展。
一是着力推进学会党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方案,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在中国科协科技社团党委领导下,组织好学会党委开展工作和活动,做好学会“三重一大”事项前置审议,提高议事和决策的科学水平。
三是开展好秘书处党支部工作,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员工思想觉悟和工作干劲。
四是继续积极申报科协“党建强会计划”十百千特色资助项目,以党建促会建,以会建强党建,实现齐抓共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九、继续运作和管理好潘家铮基金
继续科学运作、严格管理好潘家铮水电科技基金,不辜负基金理事单位和个人理事的信任,确保本金安全、获取合理理财收益,有力支撑各项水电公益活动的可持续开展。
一是筹备召开好基金三届三次理事会。
二是继续开展好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和潘家铮奖的评审奖励、《水力发电学报》优秀论文奖励。
三是做好第十届潘家铮水电奖学金评定工作,举办好定于青海大学召开的奖学金颁奖典礼。
四是7-8月份,在大渡河流域公司大力支持下继续开展好“大学生暑期水电社会实践活动”。
十、做好刊物出版和管理
充分发挥学术团体在本学科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作用,注重加强学术期刊管理和专著出版工作,促进行业优秀学术和发展成果的交流、沉淀和应用推广。
一是与有关单位共同推进《中国水电关键技术丛书》、《中国水电管理创新丛书》编撰工作,有序完成学会负责的《中国水电关键技术丛书》综合卷编写任务。
二是联合水电总院等有关单位编制发布《中国水电工程技术发展报告》。
三是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组织编写出版有关中国水电发展成就的书籍。
四是指导和管理好会刊《水力发电学报》的出版发行工作,努力实现学报提升计划。评定好本年度学报优秀论文奖。
五是继续做好《中国水力发电年鉴》(2017年卷)的组稿、编纂和出版工作。
六是编制“学会简讯”,及时将学会工作动态和行业资讯报送各会员单位。
七是编制发布学会2018年报,不断推进开放型学会建设。
八是发挥各专委会的作用,鼓励支持组织出版相关专业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