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庭
2014年10月17日 水库大坝与环境保护科普论坛(贵阳)
一、水库大坝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为何争议不断?
生态环境是一个中国特色的名词。据考证,这个术语最初是已故中科院院士黄秉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在全国人大讨论宪法草案时,针对草案中"保护生态平衡"这一说法提出来的。他当时认为草案中的"保护生态平衡"的表述不够确切,建议改为"保护生态环境"。他的建议在政府报告和宪法中都被采用后,"生态环境"似乎就成为了一个名词。但此后,黄秉维院士自己也发现这个提法不够妥当,并曾在自己的文章中明确地说明"顾名思义,生态环境就是环境,污染和其他的环境问题都应包括在内,不应该分开,所以我这个提法是错误的。我觉得我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它有权改变这个东西。"[1]。
虽然黄院士自己后来也意识到这个修辞上的疏忽,可能会造成某些概念混淆的问题,并已经建议过我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予以更正。但是,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宪法中出现的名词,即使国家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不予收录,但是,它还是不可避免的要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尽管开创这个名词的黄院士的本意,是指要保护环境,但是,后来还是有不少人想当然地会把保护生态环境,不仅理解成为保护环境,有时也简化理解成"保护生态"。然而"保护生态"的提法,虽然不能说是错的,但它确实能引起一些混乱。因为,与环境的主体是人不同,生态系统有很多层次,不同的生态层次对应着不同的主体。因此,针对不同主体,保护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肯定会存在着矛盾。
例如,我国的怒江水电开发,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为目的被叫停的。但是,由于怒江水电不能发挥出应有清洁能源的作用,我国每年要多燃烧5000余万吨原煤,多排放一亿多吨二氧化碳,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且也给整个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生态压力。显然,叫停了怒江水电,局部上看似乎是保护了鱼的生态、草的生态,但是,却明显的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态,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那么如何理清"保护生态环境"口号可能造成的混乱能?有人曾建议引进"广义的生态"和"狭义的生态"的概念加以区分。广义的生态就是指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态,狭义的生态就是某一类(不包括人类)生物研究领域所考虑的特定的生态。通过与某些国内资深的生态学者的交流,笔者发现在生态学界他们所要研究和保护的生态确实是不包括人的狭义的生态。我问他们理由何在?比较主流的解释意见是:人是世界上特殊的物种,人的能力太强大了,一旦在生态学的系统研究中考虑了人,别的物种基本上就没有生存的余地了。
根据这种学术观点,再加上社会上把生态与生态环境的混淆使用,那么在我国的现实就出现了,人们在讨论某一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时候,所考虑的范畴是不同的。因此在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上,工程技术人员和生态研究保护学者之间经常是各持己见、争议不断,谁也说服不了谁。
二、三峡生态环境作用应如何评价?
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术界,对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历来都存在着分歧。在三峡论证的初期,中科院组织的一次论证结论曾经是"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弊大于利"。正式的三峡工程论证的结论。虽然得到的结论是生态环境影响"利大于弊",但是,中科院的一位院士,则公开的拒绝在论证意见上签字。为什么都是非常严谨的科技工作者,却得出了完全相悖的结论意见?其原因还是在于,大家对生态环境考虑的范畴不同。
工程专家是从广义的生态环境上考虑问题,而生态学家们则是以狭义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得出的结论。可以说这种局面至今也没有改变。我们说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利大于弊,绝对是从广义生态环境上作出的判断,但是,很多生态研究员人员和环保人士,认为三峡的生态环境影响弊大于利,则是从狭义的生态环境观念出发的。当然,他们也并不否认三峡工程在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不过,他们常常把这些作用解释成是社会和经济的效益,而不承认这也是生态环境的效益。
一场大洪水可以让十几万人死于非命,一场大干旱可以让数以万计的河流、湖泊干涸,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威胁,同样也是干旱区域内任何珍稀冬动植物的生态灾难。前不久,水利部的老部长汪恕诚发表了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水利工程说到底是生态工程》,已经把这个问题阐述的非常清楚。三峡的水力发电和航运虽然体现出巨大经济效益,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它同时具有巨大的生态作用。众所周知,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是当代人类社会最大的生态难题,而三峡的发电每年可以替代大量的煤炭,减少一亿多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对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减排工程,我们能否认它的生态作用吗?。三峡工程建成后,由于航道平稳,在长江航行的船舶的平均燃料消耗下降了约40%。这不仅节约了燃料成本,同时也减排了长江航运40%的温室气体。因此,和汪部长论述《水利工程说到底是生态工程》一样,我们同样可以论证《水电工程说到底也是生态工程》。
从广义上看,水利、水电工程首先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我们当年的三峡论证中得到生态环境影响"利大于弊"的结论,其实也是基于这一前提的。然而任何一篇对三峡的生态环境评价不够公正的文章,几乎无一例外的把三峡工程的防洪、供水说成是社会效益,而把发电和航运说成是经济效益。这种批评三峡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非常高明,那就是把你的生态环境效益,归类到社会、经济上去,而仅仅把必须要承受的生态损失,算作是生态环境的影响。
非常遗憾的是,这种否认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的生态环境作用的观点,恰好与当前生态学界的主流的狭义的生态保护倾向不谋而合。所以,迄今为止我国很多数的生态研究和保护工作者,从心里是比较认同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弊大于利"的结论。然而,即使狭隘的生态观是我国生态学术界的主流倾向也不能代表就是正确的。除了我们前面提到来的,怒江水电被保护生态的理由搁置后,我国每年要多燃烧5000多万吨煤炭,多排放一亿多吨二氧化碳和各种污染物之外。我国整体的水电开发的程度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严重的不适应。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优先开发利用水电,水电的开发程度普遍在百分之七、八十,甚至九十多的情况相反,我国的水电开发程度,至今才刚刚超过30%。
为此,按我国应有的水能资源测算,由于我们水电开发的滞后,每年至少多燃烧5到8亿吨煤炭,多排放10到16亿吨的二氧化碳和大量的污染物。这样在2012年,我国的煤炭消耗量已经超过了全世界的总和,占到50.2%。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欧盟的总合和欧盟的人均平均值。在遭受到国际社会会的普遍批评的同时,我们国家也出现了大面积的雾霾污染。
面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严峻局面。我们不能不承认,其原因之一是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过于狭隘。喜欢用狭义的生态环境保护,反对和取代了广义的保护。因此才造成了我们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动机和效果相违背的结果。目前,这种由于片面地强调保护某种特定的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全球生态破坏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生态学界的高度重视。2013年11月,英国的生态学会理事长就在世界著名《自然(nature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生态学必须进化"的文章[2]。他指出生态学研究必须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必须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疾病传播、粮食安全等有关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他号召学者对各种动、植物生态的研究,不能只强调保护,而更要尊重其进化规律。也就是说,生态学者必须要有"以人为本"的保护生态的意识,必须要尊重人类文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的自然生态进化。
我们不知道,这位国际生态学领军人物的批评,是不是针对中国生态学者的,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现实是,在我国生态学界中盛行的狭隘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已经给我们国家和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党和国家也已经及时的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口号,相应的我国的环保法也从2014年1月1号做出了修改,把其中"保护生态"的提法,换成了生态文明。
什么是生态文明的本质?文明是相对人类社会发展而言的,任何否定以人为本的(不考虑人的)生态保护,都是生态不文明的体现。显然,我国今天所面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难题,其实就是狭隘的生态保护理念所造成的生态不文明的结果。这里也包括我们一些同志对三峡工程的不全面、不公正的评价。
三、客观评价三峡工程的狭义生态作用
我们强调说三峡工程在防洪、供水、发电、航运方面具有巨大的生态作用的目的,并不是要否认和掩盖三峡工程可能产生的各种生狭义的态环境副作用。如1991年完成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3], 中的主要结论是:三峡工程会对生态与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涉及的因素众多,地域广阔,时间长久。所涉及的问题相互渗透,关系复杂,利弊交织。其不利的影响主要是:水库淹没耕地,移民和城镇迁建,会加剧本来就已十分突出的人地矛盾,并因此而可能加剧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建库后,库区水体流速减缓,复氧和扩散能力下降,将加重局部水域污染;工程将改变库区及长江中下游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条件进一步恶化,对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也会带来不利影响;等等。
针对影评报告中阐述的风险,我们的三峡工程采取了很多相应补救措施。例如,针对"建库后,库区水体流速减缓,复氧和扩散能力下降,将加重局部水域污染;"的可能,我们在三峡的库区新建设了400多座污水处理厂,严格控制污水的排放。针对"工程将改变库区及长江中下游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条件进一步恶化,对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也会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我们不仅采取了珍稀鱼类的人工增殖、放流,而且还开展了生态调度的研究。这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虽然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果,但是,由于在媒体宣传方面。我们却出现了较大的失误,以至于社会舆论常常被严重的误导。
3.1、三峡与长江水质、海水倒灌等问题
我们常常听人说三峡大坝恶化了长江的水质。2007年某环保组织的报告就称三峡蓄水后,水质恶化如何如何严重,有二十多条支流发生了水华。但是,无论是我们在三峡大坝前目测的现实,还是三峡水库的水质监测数据,都说明水库建成后的水质有所提高。查阅当年国家颁布的水资源公报(2005年数据),我们发现整个长江的水质与蓄水后的前一年相比已经有所提高。直到2014年6月,凤凰网在中国农业大学组织的一场三峡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公开对话《三峡工程、水坝建设与生态环境研讨会》上,还有人信誓旦旦的强调,三峡工程恶化了长江的水质。事后,我又再次查阅的最新发布的(2012年)的水资源公报,其结论是长江水质比以前再次有所好转。如下表
Ⅰ~Ⅲ水质 |
2004年 |
2005年 |
|
2012年 |
全国 |
59.4% |
60.9% |
|
67.0% |
长江 |
72.4% |
72.5% |
|
74.7% |
在那次会议上,还有人炒作说上海是三峡工程的最大受害者,不仅有水污染的问题,而且能给上海造地的泥沙没有了,同时还造成了上海的海水倒灌。而事实是三峡建成后不仅使得长江的水质有所好转,而且三峡、葛洲坝等水电站每年都要从长江中清理出成千上万吨的各种垃圾。
关于减少长江的泥沙含量,是我们建设三峡的主要目标之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和消除地上悬河,解除长江最大的防洪隐患。但,泥沙的减少,绝不是某些人污蔑说泥沙没有了。例如,在三峡工程蓄水之后,上海的化学工业区照样取得了围垦造地6平方公里的预期成功。
关于上海的海水倒灌,在没有建成三峡大水库之前,不仅经常会在枯水季节发生,而且我们只能听天由命的束手无策。而当有了三峡水库之后,我们则可以通过科学的调度,应对和解决上海的海水倒灌问题。其实就在今年的2月份,很多媒体都报道过三峡水库为应对上海的海水倒灌,实施了压咸潮调度的新闻。但是,个别的反三峡人士仍然不顾事实的散布着三峡工程造成了上海的海水倒灌的谎言。
3.2、三峡工程对鱼类影响的分析
关于三峡工程对珍稀鱼类和四大家鱼的影响,一些媒体的报道也不够客观。例如,常有人说"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坝下水文条件变化等原因,四大家鱼产卵规模明显下降了97%,"。
然而,却没有人愿意告诉大家,真正的事实是:那只是2009年的数据。自从2011年,三峡集团与有关的科研机构实施了3年生态调度试验,检测结果显示,"四大家鱼"卵苗径流量从2009年的0.42亿尾回升至2003年三峡蓄水时的4亿多尾的水平"。鱼卵汛也已经恢复。
另外还有一篇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教授刘某某撰写,刊登在三峡探索网站上的《三峡大坝蓄水十年》英文文章,其污蔑三峡的谎言更是巧妙。
该文章称"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农业部的报告,科学考察队在金沙江只见到17种鱼类,而在10多年前,金沙江曾经有140多个鱼类品种。"。
这个引用的前半部分是有据可查的,而后半部分则是虚构的。根据历史上的记录金沙江总共有过143种鱼,而根本不是什么十多年前金沙江还有140种鱼。此外,所谓金沙江只有17种鱼的说法也是不全面的,该考察队在其考察的短短的几天里共扑捉到了17种鱼。这并不能说明金沙江目前的只有17种鱼类了。
事实上,十年前金沙江鱼类的生存状况,并不比今天好。当时虽然没有组织过正规的鱼类资源普查,但是,我们在进行参与金沙江的泥沙研究的过程中,就发现当时的金沙江的一级支流小江,以及我们的研究所涉及到的二级支流深溪沟和吊嘎河都已经是鱼虾绝迹。
特别是早在金沙江水电的开发之前的2005年,有过一场关于金沙江水电开发与"三条鱼"的争论,非常能说明金沙江鱼类大幅度减少的情况,十年前就已存在。
为了搞清楚金沙江里到底还有没有当时的保护区要保护的"三条鱼",一位同志曾经公开宣布悬赏50万,奖励在江中捕获到白鲟、达氏鲟和胭脂鱼这三种鱼中任何一条鱼的人。然而,几年过后确实没有一个人能够捕捉到这三种鱼。倒是在金沙江水电开发展开之后,由于三峡集团的珍稀鱼类研究成功的完成了胭脂鱼和达氏鲟的人工孵化繁殖。随后通过增殖放流,这两种鱼已经能被人们在金沙江中捕捉到了。
这个小故事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由于考察队采集的17种鱼中并没有达氏鲟和胭脂鱼,说明该考察队的样本采集是非常不完备的。
二;与十年前相比金沙江的鱼类种数至少已经增加了2种,而绝不是什么十多年前140种,现在只有17种了。
一般来说,在河流上建筑水坝确实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鱼类,尤其是洄游性鱼类的生存状态。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绝对的、不可避免的,世界很多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说明,通过鱼梯鱼道或者辅助过坝,人工培育增殖等补偿手段,完全可以抵消水坝产生的不利影响。
目前,美国的很多河流上的梯级水电站基本上都已经解决了鱼类的过坝的问题。欧洲莱茵河的成功治理,在没有拆除任何一座水坝的情况下,莱茵河的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已经恢复到了二战以前的水平。与此同时,我们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水库大坝对鱼类生存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类似的现实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
例如,我国的小浪底水库建成后,绝迹了20多年的黄河铜鱼已经在水库中再现。
我国的新安江水库建成后,不仅出现了"水库大头鱼"这一新鱼种,而且,建水库50多年来,新安江的渔获总量已经增长了50多倍。
我国的三峡集团通过合理的生态调度,让曾经锐减了90%的"四大家鱼"的鱼苗数量,成功恢复到了蓄水时的水平。我国金沙江水电的开发,也已经让一些曾经难寻踪迹的珍稀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成功。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的公众在媒体上却几乎得不到上述的信息。
大家几乎都听说过"三峡蓄水让'四大家鱼'的数量锐减了90%",但是,有几个人知道,三峡的生态调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鱼苗的数量已经恢复?
大家都听说目前金沙江中只能扑捉到17种鱼,但有谁知道,十多年前金沙江中的鱼类种数,其实比现在还要少呢?
结语
我们的三峡工程,
按照受益人口,全球最重要的生态工程;
按照能源作用,全球最大的碳减排工程;
然而它确是一个,全球最具争议的工程;
其原因是误解和偏见
1、狭隘的生态保护的偏见
需要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上,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取代狭义的生态保护。
2、忽视或者误读三峡工程的一些实际情况
除了我们本文指出的,水质、海水倒灌、鱼类影响等方面的事实外,还有很多,例如,今年三峡蓄水以来,鄱阳湖水域面积却比常年平均增大了1/4。与几乎世人皆知三峡造成了鄱阳湖的大面积干枯相比,有几个人注意到这个事实?
总之,要想全面、准确的评价三峡的生态环境作用,必须要消除误解和偏见。
参考文献:
【1】 钱正英,沈国舫,刘昌明,建议逐步改正"生态环境建设"一词的提法[J], 科技术语研究, 2005(2)
【2】 GEORGINA M. Ecology must evolve [J]. nature. 2013,503(14),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