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14年9月20日,在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普日到来之际,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大坝协会联合举办了"水库大坝与生态环境保护"科普论坛。会议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亦楠、云南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张建新、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等专家作专题演讲报告。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三峡工程对上海的影响分析》。
三峡工程对上海影响的利弊分析
引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已经投产发电十年,与此同时很多有关三峡的争论,也已经由事实做出了回答。然而,由于信息沟通不畅至今社会各界对于三峡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还有很多疑问。尤其是一些三峡(包括水电)的反对派,不少人头脑中还有解不开的疙瘩。
为了回答反对水电人士对三峡工程的质疑,6月14日,凤凰网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举办了一场"三峡工程、水坝建设与环境研讨会"。会议一方面请三峡工程的设计部门负责人,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总工程师郑守仁院士,介绍三峡建成十年来的一些情况。一方面还专门请来了几名反对三峡(和水电)的专家和代表,听取他们关于三峡工程的看法和意见。同时,会议也邀请了几位水电学会负责水电科普的"水利水电科学传播团队"的专家,帮助解释和回答有关三峡的问题。
然而,会议的内容还没有正式报道,《东方早报》就刊发了一篇"中科院专家:三峡工程将来最大的受害者是上海"的文章,宣传陈国阶研究员在会上发表的一些"三峡工程环境影响再认识"的个人观点。引起了社会的重大误解。
其实,关于陈在会议上所提出的长江珍稀、濒危物种,库区水污染,地质灾害等很多方面疑问,其实都已经在会上得到了与会专家不同程度的解释和答复。然而,这还是免不了某些记者继续片面的利用某些专家的发言中的错误观点和不真实的信息,进行炒作。今天,为了澄清事实,我们再次与大家一起来进行分析、探讨。
?陈国阶当时演讲的主要观点是:
?河口:土地减少、海岸冲刷、海水倒灌、渔场受损
? 对上海影响:有利有用的少了,没有了(泥沙、水量、优质水体);有害有毒的多了,出现了(水污染物、盐碱化、海水倒灌)。
一、如何评价三峡对长江的水质的实际影响?
1.1、如何评价水体的自净能力?
河流水污染的污染源非常复杂,但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各种化学污染需(如化学需氧量即COD)和悬浮颗粒物(各种重金属)。当前,导致我国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各种生活、工业、农业污水的排放,所以,我国当前监测、评价水污染的最主要的指标就是被称为化学需氧量的COD。
事实上,我们常说的"流水不腐"和激流河段有较强的水体自净能力,主要是针对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而言的。因为,流动的水的表面与空气有更多的接触,能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有利于中和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污染物的中和、分解。所以,通常来说流动的水,比静止的水具有更强的水体自净能力。但是,流动的水也并不是对所有的污染水体都能增加水的自净力,因为,对于重金属和悬浮颗粒物类的水污染,则需要用沉淀的方法才能使其净化。
由此可见,净化水质必须要有一个矛盾的过程。一方面要通过扰动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中和化学需氧量;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沉淀,减少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和重金属含量。我们去参观任何一个自来水厂或者污水处理厂时,都会发现水处理的过程,既需要有增加水流动的"暴气"池,也需要有相对静止的"沉淀"池。
1.2、大水库的水体自净能力更全面
相对于天然河流来说,激流只能产生"暴气"的中和COD的效果,但无法产生"沉淀"的净化作用。但是,大型水库则有可能产生既降低了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同时也沉淀了悬浮颗粒物的水体净化的双重作用。这是因为,某些水库对化学需氧量污染的净化机理完全不同于天然河流中的增加水体含氧量。
众所周知,水体中的COD的过量污染常被称为"富营养化"。也就是说COD其实就是水体中的某种营养物质。这种营养物质通常可以促进藻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对于大型水库来说,由于水环境容量巨大,不仅藻类和水生植物都有着较大的生存空间,而且靠食用藻类和水生植物生长的鱼类,数量也非常大。水库水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水生植物和藻类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氧气(相当于流动水体中的暴气),水生动物又通过食用水生植物和藻类把它变成动物蛋白。
这样通过水库中的有机生物链把大量的COD转变成了各种渔产品的动物蛋白。人们又通过不断的捕捞、食用水库中的鱼产品,就消耗掉了水体中的COD。据统计,新安江水库建成之后的50多年里,当地的鱼获总量增长了50多倍。然而,人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水库在提供给我们的丰富的鱼类蛋白质的同时还净化了水质。
这样,大型水库虽然不能靠水的快速流动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但是,同样也能具有非常强的中和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污染的能力。因此,只要进入大型水库的水体的污染物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大型水库就具有了同时净化COD和悬浮颗粒物水污染的双重作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新安江水库能具有任何天然河流都不可能具有的超强的水体净化能力。根据数据显示,新安江水库的入库水体的水质是2、3类,而出库的则是一类的优质水。
其实,大型水库的这种水体净化作用,并不仅体现在新安江水库。例如,我国湖南郴州的东江水库建成之后水质也比原来的天然河流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以至于吸引来青岛啤酒在那里建分厂。这类的例子非常多。事实上,只要我们注重控制水污染的排放,任何大型水库建成之后,都会使得原来河流的水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一结论几乎在全世界都可以得到证明。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国内外反水坝极端环保组织的长期误导宣传,社会公众甚至我国的个别环境监管官员都接受了"建水库增加水污染"的错误概念。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现实当中确实有一些河流建设水库之后水质变得更差。这一方面是由于上游和当地污染排放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过量的污染物排放超过了水库的自净能力。一旦水库中的有机生物链崩溃,水库不仅会失去了净化作用,反而变成了一个大的污水"发酵"池;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相对于污水的排放量该水库的库容较小,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无法让水库形成的水生态系统和生物链,能够消耗掉水中营养物质。所以,一般来说大型水库的水质净化作用会更加明显。我国水资源公报公布的数,也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
2012年我国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情况的对比表
水质 |
湖泊总数112 |
湖泊占比 |
水域水质 |
水库总数540 |
水库水质 |
河流水质 |
Ⅰ?Ⅲ类 |
32 |
28.6% |
44.2% |
479 |
88.7% |
67% |
Ⅳ?Ⅴ类 |
55 |
49.1% |
31.5% |
47 |
8.7% |
17.3% |
劣Ⅴ类 |
25 |
22.3% |
24.3% |
14 |
2.6% |
15.7% |
湖泊水域总面积2.6万km2
可见,建水库增加河流水污染的说法,不仅不科学,而且也不符合客观事实。科学的水库建设不仅能够发电;防洪、供水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而且,还能在净化水质的同时增加水产品的产量。这也就是,为什么全世界水资源开发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越好,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的根本原因之一。
1.3、水库建设将会促进人们加强污水处理
在大型水水库建成之后,我们为了保障一库清水,往往会更加严格的要求上游和库区治理水污染,控制排放。新安江水库的"有点甜矿泉水"首先就是得益于库区的污染防控。例如,为了激励和补偿新安江水库上游的安徽省在水污染控制方面的努力,在库区的安徽与浙江的交界处,国家环保部门对水质进行严格的检验,只要达到了水质的要求,下游的浙江省就给上游的安徽省一定的经济补偿。
为了保障三峡的水库水质,我们在上游和三峡库区配套建造了上百座污水处理厂。因此,实际的结果绝对是三峡的建设促进了长江水质的提高。
2007年某环保组织的长江发展报告曾披露三峡蓄水导致了多少多少支流出现了严重的水华,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我们虽然不能否认,由于水污染的治理在一些长江支流的小城镇的力度有限,在一些支流的某些时段,出现水华的事实确实会存在。但是,根据当时能查阅到的国家水资源公报,我们发现三峡建成蓄水后的2004年到2005年期间,长江Ⅰ~Ⅲ优质水体的比例,不仅并没有下降,而且还有所提高。也就是说加剧水污染和出现水华都是局部的、暂时的,而总体上看,三峡工程对长江水质的影响是正面的。
这次,在这个三峡的研讨会上,除了陈国阶之外,也还有人提出了三峡工程恶化了长江水质的观点。对此,我们曾在会上发生了激烈的辩论。我本人是在三峡蓄水前后多次去过三峡的,我所见到的事实,确实是蓄水后的库区水体,明显好于以前。因为我个人某一时段所看到的现象,并不能代表全部,所以,会后,我又去查阅了国家最新颁布的2012年的国家水资源公报。而结果仍然是在三峡蓄水十年之后长江的水质再次有所提高。
具体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说明两点结论:
1、长江的水质好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2、三峡蓄水十年后,使得长江的水质已经有所提高。
Ⅰ~Ⅲ |
2004年 |
2005年 |
|
2012年 |
全国 |
59.4% |
60.9% |
|
67.0% |
长江 |
72.4% |
72.5% |
|
74.7% |
这是长江水质检测的整体情况。如果更直观的看,每到汛期光是三峡、葛洲坝水电站每天从长江中打捞出的各种垃圾都能达到数十(上百)吨。大家想想,每天减少几十吨垃圾的三峡大坝能说是增加了上海地区的水体污染吗?
因此,我们确切的说:陈国阶研究员在演讲中所发表的"上海有害的现在增加了。例如,长江污染"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东方早报》的相关报道,也相当于是一种歪曲事实的误导宣传。应该予以澄清。
二、关于三峡对上海泥沙造地的影响分析
在6月14日的三峡研讨会上,陈国阶的"泥沙对于上海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过去平均每年要伸出四十米,现在没有了。"的说法,不仅是片面的,而且也是不符合事实的。首先,三峡运行后泥沙不是没有了,而是减少了。其次,减少长江的泥沙,一直是我们国家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目标。因为,长江泥沙淤积作用并不只是能在长江口的造地,而是还要在入海口造地的同时,也不断的加高河道形成地上悬河。上个世纪30年代长江的一场洪水曾淹死十几万人,就是地上悬河决口造成的恶果。我国的长江黄河在全世界都是以泥沙含量高,洪涝灾害严重而闻名的。历史上的长江、黄河经常泛滥、数次改道。长江、黄河的泥沙带给下游人民的不光是淤积造地,还有深重的灾难。因此,减少黄河、长江的泥沙含量,逐步消除地上悬河的威胁。一直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一个主要目标。
三峡建成后,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多年监测,长江流域的泥沙量虽然在减少。但由于三峡工程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因此,对泥沙阻隔作用是有限的。所以,长江的泥沙的含量,只是没有原来那么高了,而绝不是没有了。其实这正是我们最希望的结果。
至于上海长江口的土地,目前仍然在增长。也许是因为陈先生是来自于中科院成都山地研究所的,所以,对远在东海边上的上海的滩涂围垦的实际情况知之甚少。事实上,上海长江口地区的泥沙造地,并不像陈先生想当然的想象的那样,完全由泥沙自然淤积而成的。根据历史的记载,我们甚至可以说,长江口造地不造地,主要不在于泥沙,而在于我们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滩涂围垦措施。
根据《上海水史话》一书第三节中的"贡献卓著的海塘围涂"记载。雍正十一年(1733年)南支南岸大规模的修建海塘,遏制了江岸的后退;而崇明南岸的海棠年久失修,致使崇明岛的南门至堡镇江岸崩坍,在二百多年内后退了2—3公里。出现这个局面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东海是外海,不像我国黄河口的渤海几乎属于内海。由于受到洋流的影响,所以,长江口并不能像内海的黄河河口那样只要有泥沙,就一定能淤积造地。
例如,我国上海最著名的造地结果--崇明岛,也并不是靠长江泥沙自然淤积起来的。根据史书记载,崇明岛是从公元7世纪起我国古代的先人们通过不断的围垦沙洲才逐步形成的。由于古代人的围垦技术和能力有限,在(705年---1954年)漫长的1200多年内,崇明岛每年的增长速度约为0.49平方公里。解放以后,由于政府重视和围垦技术的提高,崇明岛的面积开始快速的增长。从1954年到2001年,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崇明岛从608平方公里,增长到了1222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增长约12.3平方公里。大约是过去低水平围垦增长速度的25倍。
总之,上海泥沙造地的现实是,1、不围垦不仅不能造地,而且还有可能被冲刷,海岸退缩。2、在泥沙含量变化并不大的解放前后,由于围垦的技术提高和围垦活动的增加,造地的速度居然相差了25倍。由此可见,上海长江口的土地增长,主要不是陈先生所想像的由长江泥沙自然淤积的结果,而是人们积极的"建塘围垦,种青促淤"的产物。
因此,尽管长江泥沙含量的减少,确实虽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一些长江口造地的效率,但是,只要还有泥沙,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的围垦,上海的河口造地不仅不会停止,而且,造地的速度也并不会降低很多。
在《上海水史话》中就披露,位于漕泾镇与拓林镇之间的上海化学工业区,从2001年起5年内新围垦土地6平方公里。很显然,这个围垦造地的行动有一半的时间是在三峡蓄水、泥沙减少之后。这种事实,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三峡蓄水后长江泥沙含量的减少对上海造地速度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明显。这也与历史上,长江口的造地,主要不是泥沙自然淤积的结果,而是人们有意识的"围垦"的结论相吻合。
根据这些事实,陈国阶先生"泥沙对于上海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过去平均每年要伸出四十米,现在没有了。" 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客观上起到了抹黑三峡的作用。应该予以澄清。
三、关于三峡造成上海海水倒灌的炒作
随着丰枯季节河水流量的的变化,河口城市遭遇海水倒灌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现象。早在三峡工程蓄水前,海水倒灌就经常周期上海出现。不仅如此,那时候我们根本就束手无策,无法通过调节长江的水量来抵御海水倒灌。只能通过建造大型的河口蓄水水库来解决上海的吃水问题。也许正是由于当年对长江的水位束手无策,所以,那时候的媒体对咸潮倒灌的关注度也不高,但这绝不是说咸潮不存在。
这里我们找到了一篇目前还在网上的,有关三峡蓄水前上海出现咸潮的报道《长江少雨致海水倒灌入侵 近来上海自来水有点咸》这篇报道登载在2002年1月3日《解放日报》的第五版上的。报道中说"苏州河以北大部分地区的自来水取自长江水源,由陈行水库进行蓄水,再输送至各家水厂进行净化处理。目前正值冬季,长江进入少雨的枯水期,水量较小,潮位明显降低,而海水水平面却增高。位于宝山区临长江的陈行水库取水口距入海口近,很容易受海水倒灌影响。"。
该报道还说"自来水专家调研后指出,因为海水倒灌有间歇性,因此部分地区自来水出现咸味的现象也不会是持续性的。估计到春节时,海水倒灌现象就会消失。"。可见,在三峡工程没有运行的时候,我们对长江口的海水倒灌,只能听天由命,等到海水潮位自己降低之后。
事实上,建设大型(尤其是特大型)水库的目和作用的之一就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和解决河口的海水倒灌问题。这在国际和国内的水利水电工程界,应该是一个惯例或者说是专业常识。
我国具有上百亿库容的新安江水库,建成后一直在发挥着减缓和解决杭州湾的咸潮的作用。广西的天生桥一级、龙滩等上百亿库容的大水库,也一直是我国广州珠江口"压咸补谈"的重要手段。这方面虽然没有找到直接的相关报道,但是,我们这里却找到了一篇《广西建议将西江流域列入国家层面生态补偿试点》的新闻报道。这篇文章虽然是介绍广西人大对广西的大型水库每年为珠江的压咸补淡补水的行为,作为一个生态补偿的试点的提案。但也从侧面说明了,上游大水库是治理下游河口城市海水倒灌、咸潮上溯的这样一个事实。
文章中明确提到广西的大型水库通过西江"每年向珠三角地区多贡献约20亿立方米供水量,每年枯水季节应急调水达到10亿立方米,从根本上解决了珠江口咸潮倒灌问题,且西江广西段已成为珠江水质的重要屏障。但是至今,广西每年用于压咸补淡的10亿立方米应急调水都是无偿的,没能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珠江下游对西江流域的生态协调与利益补偿机制。 "
毫无疑问,我国最大的三峡建设当然也一定是要具有这个功能的。在《三峡百问》这本专门介绍三峡作用的科普书中的第62问是这样介绍的
"62.三峡工程怎样在枯水期为长江中下游补水? 在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补水大大缓解了中下游生产生活用水紧张局面,改善了枯水期中下游航运条件,使宜昌至武汉航段年通过能力提高200万~300万吨,运输成本下降10%左右,还在减少长江口海水倒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在学术界也对三峡的防治海水倒灌的生态作用做过专门的研究和报道。例如, 2013年12月22日,中国新闻网上就有一篇《三峡大学学者:三峡工程生态调度成果显著》的报道,专门报道过三峡大学专门研究"三峡生态调度的"纪道斌教授的研究成果。
报道强调"改善长江口咸潮入侵,也是三峡水库生态调度的一个重要成果"。报道说"长江口盐水入侵是因潮汐活动引发的长期存在的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枯季11月至次年4月。研究表明,三峡工程对改善长江口盐水入侵情势效果十分明显。如果在枯水年适当提前蓄水,适当加大最枯月份下泄流量,可进一步增大三峡工程抵御咸潮入侵的作用。"
除了学术界关于三峡水库具有缓解上海海水倒灌的研究和报道之外,在现实当中,也有了三峡水库通过生态调度消除上海海水倒灌方面的新闻报道。
例如:2014年02月21日新华社就有一篇《三峡水库启动建成以来首个"压咸潮"调度》的报道,明确指出"为应对长江口咸潮入侵,保障上海供水安全,经长江防总上报国家防总同意,位于长江上游的三峡水库近日已启动了建成以来首个'压咸潮'调度,加大补水力度。从昨日起,日均出库流量在目前6000立方米每秒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立方米每秒,即按7000立方米每秒控制,为今年以来最大,预计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还会有所抬升。"
几天以后,东方网2月24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受史上最长时间的长江口咸潮入侵影响,本市北部地区陈行水库供应的宝山、普陀、嘉定部分地区200万人口的自来水受到影响。昨天,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目前这些地区自来水的氯化物浓度正逐步降低,预计三四天后恢复正常。此外,昨天本市再次报请水利部长江委支持,申请三峡水库增加3000立方米/秒下泄流量,将咸潮"推出去",确保全市正常供水。
由上述一系列事实可见,三峡工程绝对是我们解决上海海水倒灌问题的最重要手段和措施。我们不理解的是中科院的专家和上海市的记者,不仅对这些常识性的工程知识毫不了解,而且好像也不看新闻,不听广播,否则,怎么会说出什么"三峡造成了上海的海水倒灌"胡言呢?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情况我们也必须向公众说明白。那就是,三峡建成之后大大的提高了长江口冬季的枯水位,使得冬季枯水期上海的的咸潮问题已经有了很大好转。然而,随着上海的人口增长和用水需求也不短的上升,必须要不断的增加新的供水系统,否则不可能满足上海发展的需要。例如,三峡运行后新增加的水源青草沙水库,就是根据三峡建成后已经从根本上改善了上海严重枯水的现实所设计和建造的。
原来没有三峡,长江(三峡坝下)枯水期的低水流量是3500,现在有了三峡的调节,最低也要保证6000米/秒。也就是说,由于有了三峡的调节作用,我们上海的取水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成本已经有了大幅度的降低。根本就不用再去考虑原来那种3500流量的情况怎么办的问题了。然而,由于这样严重枯水期不复存在,减轻供水保障系统的压力了之后,也同样带来了一个问题,原来为3500流量设计的供水保障系统,基本上不大可能会在6000的流量的时候出现问题。但是,现在为6000流量设计的供水系统,偶尔遇到天文大潮,则可能在任何流量6000左右的时候出现问题。这样的话,相对于冬季枯水期上海海水倒灌的急剧减少,上海9、10月间出现海水倒灌的几率,反倒会相对增加了。这其实是由于三峡让上海的最枯水期不存在了,所以,上海市的取水系统成本大幅度下降后的一种必然现象。
也有人怀疑,是三峡的汛期末蓄水造成了那一时段上海的海水倒灌。但事实还真不是这样简单。例如,我们看在《三峡工程运行后长江口咸潮入侵规律分析--兼论青草沙水库设计标准的合理性》(作者:支俊峰)一文中,就不难发现在三峡运行后2006年是一个严重的枯水年,上海的第一次的咸潮入侵是发生在9月11日,而当年三峡是9月20 日才开始蓄水的。由此可见,2006年上海所出现的那次海水倒灌,不可能是由三峡蓄水引起来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在三峡蓄水期间,如果调度不当,确实也会对上海的咸潮入侵产生不利影响的。然而,我们还要说明的是,有了三峡之后,应对海水倒灌风险已经是我们人为可控的。即使在三峡蓄水期间,一旦出现严重的海水倒灌问题,三峡水库可以立刻可以由蓄水改为放水来帮助解决下游的问题。
例如,2009 年三峡在没有蓄满水的情况下,果断的由蓄水改为放水,缓解了下游的旱情。这就是三峡工程与上海海水倒灌之间的真正关系。
最后,还应该说明:三峡建成之后,其调节水资源的作用,受益不仅有上海,还有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而且通过南水北调甚至还包括北方的很多城市。因此,这在客观上,一定会使得原来流经上海的长江口入海的水量有所减少。但是,必须要说明的是:三峡工程本身绝不消耗水,所以,这不仅不能说是三峡工程造成的问题,而且还是因为有了三峡,我们可以更高效、更合理的在全国的范围内分配宝贵的水资源的结果。
也就是说,有了三峡工程,通过科学的调度所受益的不仅有上海,而且还包括全中国的很多地方。
如果有人故意把这样一个有利于国家整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事实,歪曲解释成为上海是三峡工程的最大受害者,绝对是中了反华势力利用上海和整个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挑拨的圈套。
术业有专攻,陈国阶先生虽然曾经是中科院山地所的研究员,但毕竟不是水资源方面专业人士。他很可能不会知道中国的水库大坝虽然在数量上世界第一,但是,目前我国水库的蓄水总量还与美国有着巨大的差距,能够进行防洪和抗旱的有效库容,更是相差一倍以上。
在调控能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的三峡水库目前还只能"汛期泄洪,汛末蓄水"。因此,一个三峡水库只能解决上海最枯水期的海水倒灌问题,还不可能满足长江全年的水资源调控的需要。
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加速我国的水利水电开发建设,按照我国的长江规划建设更多的具有"三峡"功能的大水库。
总之,事实非常清楚,三峡水库给了我们人为调控水资源的能力,只要我们进行科学的调度,无论出现了任何极端的情况,对上海来说有了三峡工程的调节都一定会比没有三峡更有利。然而,如果我当们还不了解整体的情况,就用发展不足的理由反对和污蔑发展,那将是十分愚蠢的。希望我们大家都不要干这样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