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部长陈雷日前表示,2014年,要着力做好防灾减灾,启动一批重大水利项目,解决薄弱环节问题,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确保深化改革顺利起步。
洪灾死亡人数减少5成 供水体系加快建设
2013年,是我国水旱灾害多发重发的一年。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江淮、江南及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旱。然而,经过科学防控、有效应对,洪涝灾害死亡人数较2000年以来均值减少5成,完成抗旱浇地3.7亿亩次,解决了2007万农村群众因旱临时饮水困难。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洪涝、干旱、台风灾害,暴露出我国水旱灾害防御体系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必须着力完善防灾减灾综合体系。
2013年,我国全面完成15891座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2209条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任务,基本完成2058个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进度加快。
在健全防洪减灾体系的同时,我国还大力完善供水安全体系。
"当前,我国水资源配置体系尚不完善,随着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陈雷指出,要重点抓好重大供水工程建设,提高支撑长远发展能力。
陈雷表示,围绕工程性缺水问题,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围绕城镇供水问题,实施一批重大城镇供水工程,搞好城镇供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开发利用海水、中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源;围绕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2014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严格水资源管理 倒逼经济提质增效
水资源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导性、控制性要素,水利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严重,用水效率不高,缺水与浪费水现象并存。据测算,我国的人口高峰期将出现在2030年前后,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拧紧"水龙头",经济社会发展必将遭遇"水瓶颈"。
2013年,我国着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经济提质增效奠定基础。29个省区市基本完成辖区内"三条红线"指标分解,覆盖95%的地级行政区和近700个县级行政区。
"2014年,要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地生根。"陈雷说,全面完成"三条红线"指标分解,加快推进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正式启动考核工作。同时,要完成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出台省界水体水量、水质重点监管断面名录;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严控入河湖排污总量;开展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保护和修复水生态 实现民族永续发展
在"百年煤城"江苏徐州市的一处郊外,水波荡漾的潘安湖湿地公园让人流连忘返,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在治理之前,这里曾是徐州最大的采煤塌陷区。
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水生态环境遭遇严峻挑战。河湖萎缩、水质污染、地下水超采等现象频频发生。
2013年,我国着力推进水生态修复和保护。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万平方公里;启动46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地下水治理与保护加强;实施应急水量统一调度,处置突发水污染事件;水利风景区建设稳步推进。
陈雷表示,今后要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维护河湖生命健康、地下水管理保护、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等方面着力建设水生态文明。
2014年,水利部将抓好水权交易和水生态补偿试点,推进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加强长江上中游、黄河中上游、东北黑土区、西南岩溶区、西北三江源和河西走廊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禁采限采工程建设。实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扩大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范围,着力建设山清水秀、河畅湖美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