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长江上游综合考察引发水电开发与长江生态之辨
6月中旬,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 '长渔办')在金沙江组织了一次《2013长江上游联合科考》。8月15日,长鱼办主任赵依民在《2013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发布会上,心情沉重地表示:"总体上看,长江生态已经崩溃,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干流鱼类自然资源也已濒临崩溃,特别是金沙江流域大规模地建设水电项目,今后恐怕还会有更多的长江特有物种消失。"此言一出,立刻引发水电专家的反驳。
水电专家并不否认长江鱼类资源已经濒临崩溃的考察结论,但是,对考察报告的主观归因(即水电工程)提出了质疑。水电专家的理由是:赵依民认为"水电项目所带来的洄游通道阻断、江水水温降低等连带效果,更是严重破坏了多种鱼类的生长规律,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的理由,成立的前提是水电站已经蓄水发电。但是,截止到考察的时候,金沙江规划的25级电站,实际仅有2.5座蓄水发电,而且时间最长的也只有一年多。在此期间,如果没有人发现曾由于水电站的蓄水发电而出现的鱼类大批死亡的现象,那么"金沙江流域历史曾监测到过鱼类有143种,而此次科考三次鱼类资源采样仅仅发现17种鱼类样本"的鱼类资源濒临枯竭的情况,显然是在水电站产生影响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这恰好能证明,金沙江鱼类资源的减少的原因,不是水电建设。
此外,水电专家对所谓的"科考队发现,随着水电的开发,整个金沙江干流正在变成一串首尾相接的大型水库。"的表述,也提出了质疑。因为在《2013长江上游联合科考》的考察期间,金沙江上还没有任何一座电站的蓄水与上一级水电站的形成了衔接。更不要说什么"变成一串首尾相接的大型水库。"了。人们搞不清楚,现实中还没有根本出现的事情,我们的考察专家是如何"发现"的呢?
不仅如此,水电专家还指出,该次考察的范围根本就不包括长江。但是,却发布了"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的考察结论。因此,水电专家认为,长江流域上游的金沙江鱼类资源"濒临崩溃"的情况,的确是一个客观现实。但是,把原因归咎于水电开发和宣布"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的结论,完全是违背事实的欺骗宣传和炒作。
新闻链接:《《2013长江上游综合考察》与水电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