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空气质量日趋下降的困境,人们开始反思能源结构是否合理,并试图寻找可以解决的办法。为此,《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了在能源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
出生于1934年的陆佑楣,曾任国家水电部副部长、能源部副部长、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等职。
陆佑楣表示,在各种电力能源的结构中,应更多开发可再生能源及清洁的核电,增加这一部分电力的比重,把煤炭的消耗降下来。
加快核电建设有利于保护环境
第一财经日报:你最近对发展核电等新能源的呼声很大,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陆佑楣:中国2012年底全国电力总装机11.4亿千瓦,它的结构是煤电8.2亿千瓦,占总装机量的71.7%,水电2.5亿千瓦,占21.9%。风电装机0.6亿千瓦,占5.2%,核电装机0.1亿千瓦,0.9%,太阳能和其他能源约0.04亿千瓦,占0.3%。煤电全年发电量3.9万亿千瓦,年烧掉煤炭约12亿吨标煤,约占了全煤炭生产消耗总量的一半。
煤炭过度地燃烧,必然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废气和可吸入颗粒物,严重地影响了环境保护,对人类健康生存造成危害。这一现状又倒逼电力结构应得到合理的调整:首先,应彻底关掉低效的小火电,以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的高效火电替代,应加快煤炭的清洁燃烧措施。在各种电力能源的结构中,应更多开发可再生能源及清洁的核电,增加这一部分电力的比重,把煤炭的消耗降下来。
核电是清洁能源,核能是高密度的能源。我国核能的利用率太低,全球有440座核反应堆用于发电,占全球总电力的4%左右,而我国当前的核电只占全国电力的0.9%。加快核电建设具有改善我国电力结构、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日报:你也和一些专家一样,建议中国发展内陆核电?
陆佑楣:由于日本福岛核电站受地震海啸的袭击,造成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引起了全球的"核恐慌",我国将正在建设的内陆核电站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叫停,影响了我国核电的正常发展。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都在设法提高核电的安全性,增强了人们对核电的信心,在核电堆型上,采用了非能动的冷却系统,即AP1000新堆型。
与此同时也在考虑改变核电站的布置形式,把反应堆置于地下(山体内),岩体可以增加一道抗辐射泄漏的屏障,我国有很多崇山峻岭,把核电站选在远离居民区的大山里,可增加内陆核电站的站址资源,这一设想正在积极地研究和可行性论证中。
科学充分利用水电
日报:目前中国水电(601669,股吧)发展如何?过度开发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陆佑楣:我国的水能资源相对较为丰富,水力发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但是总量有限,全国多次普查技术经济上可开发的总量约在5亿~5.5亿千瓦,当前已开发了2.5亿千瓦,可以预计在本世纪中叶,水能资源将全部开发利用。尽管如此,在我国电力总量上占的比重也只有15%~20%,应该科学充分地用好这一部分能源。
日报:有人说,三峡给当地生态带来很大的影响,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陆佑楣:三峡工程和所有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水电站都是在河流上修建水坝形成水库,这一工程措施必然改变原有水流的生态环境。其实,人类的一切造物活动都在不断地改变生态和环境,问题的本质是改变的生态环境是有利还是不利,而什么是利?怎么衡量?这一标准只能以人类对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需求的可持续发展为准则。
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了解决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洪水灾害问题,在遭遇小于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情况下确保江汉平原4万余平方千米肥沃平原以及其中人口密集的十几座重要城镇的安全,这是三峡工程对原有生态环境的最大改变,这显然也改善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水力发电没消耗一立方水,也不污染一立方水,不产生任何有害气体和固体废弃物。
利用河流的水量和形成的落差,获得巨大的能源,它的能源价值是极高的,一般水库都具有防洪、通航以及渔业综合效益。而它不利的一面是会影响野生鱼类的正常繁殖,水库的移民可能增加社会的负担,泥沙运动发生变化造成下游河道的冲刷和淘深等,这些不利的影响可以通过工程措施来加以改善、稳定。对于有一些误导的舆论,如大旱、地震、暴雨、大涝等自然现象都可以通过科普的办法来加以说明。
日报:十年来,中国电改进展十分缓慢。对此,你有何建议?
陆佑楣:关于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力是可以用货币交换的商品,商品在市场规律中运营。打破垄断,能源、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都能独立核算,更不应该有中间环节的垄断。肃清虚假成本,推行市场价格,优胜劣汰、公平竞争,企业自主经营。三中全会决议在电力体制改革中的贯彻,一定能健康地发展我国的电力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