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治水精神 再谱水利新篇
——海河流域水利治理开发50年回眸
11月17日,是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题词发表50周年纪念日。50年前,为根除海河水患,造福人民,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海河人民在这一号召的指引下,掀起了一次次治理与开发海河的高潮,建立了全流域防洪除涝、城乡供水、抗旱灌溉工程体系,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统计数字展现50年辉煌成就
如今,行走在海河流域的城市或农村,随处可见水利建设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新变化,而用简单的描述难以还原现实的图景。让我们通过海河水利委员会统计的一组组数据,展现50年来海河治理的显著成效。
"63·8"海河大水后,海河流域人民群众按照"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治水方针,围绕开挖疏浚行洪河道、水库除险加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等重点内容,掀起海河治理高潮。
通过多年的开发治理,目前海河流域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1854座,总库容332.7亿立方米。全流域达到规划防洪(潮)标准的堤防总长度超过1.1万公里,开挖疏浚行洪河道50余条,修建了永定新河防潮闸、独流减河防潮闸等一批防潮枢纽工程,安排蓄滞洪区28个,蓄滞洪容积198亿立方米。初步建成了由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形成了"分流入海、分区防守"的防洪格局,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在保证城乡供水方面,截至2011年年底,流域共建成塘坝工程8000多处,窖池工程51.8万多处,引调水工程24个,供水泵站3213座,农村饮水工程291.5万处,初步建成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和非常规水源相结合的供水工程体系,使全流域包括引黄在内的总供水能力达到541亿立方米。引滦入津、引黄入冀等一批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发挥显著效益,多次实施从山西、河北向北京集中输水。其中,引滦入津工程30年来累计为天津市供水163亿立方米,成为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全流域共建成大中型灌区471处,灌溉面积由建国初期的不足1400万亩,发展到1.14亿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近7000万亩;建设各类机井647.9万眼,各类灌排渠道14万公里,为粮食的稳产增产提供了重要水利保障。
水资源保护方面,近年来,在海委的主导下,完成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核定,出台了流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流域入河排污口分级管理方案。目前,已有19个城市地表水源地和46个地下水源地划定了保护区,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004年以来,海委先后组织实施了引岳济淀、引岳济港、引岳济衡、引黄济淀等生态调水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水土流失治理取得初步成效。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累计达9.55万平方公里,官厅、密云、潘家口水库等重要水源地上游和太行山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仅"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首都水资源规划水土保持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和平原风沙区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就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5万平方公里。
同时,5类制度机制、16部流域规划、252个基层水务单位,提升了流域综合管理水平。
智慧结晶奠定新时代发展基石
"治理海河水患的历史,是一部奋斗史。50年来,艰苦卓绝的治理实践,为今后海河水利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海河水利委员会主任任宪韶说。
海河流域是资源型严重缺水地区,水污染、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等问题突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任务艰巨,责任重大。50年海河治水历程充分印证,只有坚持人水和谐,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调配流域内外水资源,加强需水管理,量水而行,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解决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存发展、人居环境、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民生水利问题,努力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才能使水利发展成果惠及流域人民。
50年的治水实践使海河人清醒地认识到,搞好海河水利事业,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依法治水、团结治水,坚持科技引领,加快水利现代化步伐。
50年治水兴水,50年利国惠民。回顾半个世纪的治水历程,既是为了总结过往,更是为了促进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河水利事业面临的发展机遇更好,同时肩负的历史责任更重。
党的十八大把水利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为水利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海河流域各级地方政府都对水利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水利发展战略,现代水利建设正全面兴起。
据任宪韶介绍,作为流域管理机构,海委下一步将同流域各级政府一起,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积极开拓进取,继续秉承海河治水精神,做好顶层设计,使流域水利发展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相协调,同国家总体布局相适应;继续大力推进民生水利,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需求提供有力保障;继续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流域发展提供水利支撑;继续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加强水利行业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水利法制化、制度化、现代化;不断深化水利管理与改革,推进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支撑流域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可持续发展。
蓝图已就,奋进当时。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海河水利人将继续牢记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准确把握流域水利改革发展任务,以科学的治水精神不断开创海河流域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为流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本报记者 陈泓亮 李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