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这条古老的河流,千百年来用她时而沉静时而咆哮的声音倾诉着喜悦与悲愁,见证着江山兴废与文明盛衰。而治淮,历来就承载着无数中国人的梦想。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着治淮。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此后60多年间形成了多次大的治淮高潮。特别是199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2003年淮河大水后,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加快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的重大决定。
建设19项骨干工程是治淮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策。按照国务院要求,水利部统一安排、积极筹划,淮委和流域四省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目前,19项治淮骨干工程已经全面完成,并成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
科学实践 构筑淮河安全屏障
12世纪黄河夺淮后,淮河流域逐渐沦为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兴水利、除水患是数百年来流域百姓的期盼。经过科学规划和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建成后,淮河流域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
兴建和复建、加固水库。燕山、白莲崖等水库的兴建,提高了上游拦蓄洪水的能力。近200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水库复建,确保了水库安全运行与效益发挥。
扩大和整治淮河干流河道。采取加高加固堤防、退建束水堤段、清除阻水障碍、切滩疏浚河道、建设行蓄洪区等措施,提高了淮河干流上中游排洪能力。开挖茨淮新河和怀洪新河,分担淮河干流防洪压力。兴修加固淮北大堤等重要堤防及淮南、蚌埠等城市圈堤,大大提高了保护区防洪标准。建成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洪水调度、防控的手段和能力明显提高。在合理运用治淮行蓄洪区的情况下,淮河中游主要防洪保护区和重要城市防洪标准已达到100年一遇。
建设行蓄(滞)洪区。行蓄(滞)洪区是淮河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治淮19项骨干工程的建成,流域内利用湖泊洼地已建成蓄滞洪区和综合利用型湖泊工程16处,总库容359亿立方米,滞蓄洪库容263亿立方米。沿淮河干流中游建有17处行洪区,如在设计条件下充分运用,可分泄河道设计流量的20%-40%。为缓解行蓄(滞)洪区启用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保障区内群众安全,在行蓄(滞)洪区内兴建部分进退洪控制工程,建成庄台520万平方米、避洪楼18万平方米、保庄圩37处、撤退道路1600公里以及预警报警系统。2003年、2007年淮河大水后,国家对淮河干流行蓄洪区和滩区实施了"退人不退耕"式的居民迁建工程,累计安置49万人,使他们远离洪水威胁,过上安定的生活。
巩固和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加高加固洪泽湖大堤,兴建加固三河闸等水利枢纽工程,以控泄淮河洪水;全面整治入江水道,扩大入江能力;开挖分淮入沂、苏北灌溉总渠,以分泄淮河洪水入海。2003年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结束了淮河长达800多年没有直接入海出路的历史,使洪泽湖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
整治沂沭泗河水系。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自1991年开始进行,随着南四湖二级坝水利枢纽、韩庄控制闸、刘家道口枢纽、大官庄枢纽等工程的建成,沂沭泗河中下游主要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沂沭河洪水可就近东调入海,南四湖洪水南下较为畅通。
治理跨省骨干支流。重点对黑茨河、包浍河等淮北跨省骨干支流河道以及焦岗湖、瓦埠湖、里下河湖洼易涝地区进行了治理,提高骨干支流防洪、除涝标准,治理区除涝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沂沭泗河水系南四湖湖西地区,先后开挖疏浚了洙赵新河、东鱼河、复兴河等骨干排水河道。实施平原地区河道治理和配套工程建设,使流域内1亿亩易涝耕地的排水条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2290万亩盐碱地90%多得到改良。
防洪减灾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1991年、2003年和2007年三次流域性大洪水中,科学的工程布局、优良的工程质量经受住了实战的检验。一组组对比鲜明的数字说明了一切。
1991年、2003年、2007年河道高水位持续时间相当,但淮河干流出险处分别为609处、391处和370处,防汛压力和负担逐年减轻。行蓄洪区启用次数减少,2007年洪水量级大于1991年,但是行蓄洪区启用数量明显减少,行蓄洪区转移人口从1991年的100万人,减少为16万人。2003年,怀洪新河最大分洪流量1670立方米每秒,共分洪17.18亿立方米,降低淮河蚌埠段最高水位0.45米;分淮入沂分洪流量1500立方米每秒,分洪17.9亿立方米;入海水道初次运用,分洪44亿立方米,降低洪泽湖水位0.26米。2007年,怀洪新河分洪2.3亿立方米,降低淮河蚌埠段水位约0.35米、蚌埠以下河段0.15-0.20米,并提前2-4天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分淮入沂分洪5.4亿立方米、入海水道分洪34亿立方米,降低洪泽湖洪峰水位0.37米。跨省骨干支流治理对提高防洪标准、改善排涝条件、减少洪涝灾害损失作用巨大。以奎濉河为例,治理前的1996年和治理后的2007年相比,两年暴雨和行洪流量相当,但2007年行洪水位明显降低,洪水上滩减少3-8天,受灾面积由1996年的300万亩减少到158万亩。
从一组组数字可以明显看出,在科学防控淮河洪水中,淮河上游新建和加固的水库起到了明显拦洪错峰作用,淮河上中游河段堤防险情显著减少,行蓄洪区群众的防洪保安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下游洪泽湖洪水出路得到扩大,跨省骨干支流防洪标准提高、排涝条件改善,流域洪涝灾害损失明显减少。2007年的淮河洪水洪量大于治理前的1991年,区域经济总量更是远超1991年,但流域受灾面积、受灾人口、倒塌房屋、转移人口、直接经济损失等各项灾害指标的绝对值减幅都在50%以上。
据统计分析,治淮19项骨干工程多年平均减淹面积349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减灾效益82亿元;1991年、2003年、2007年大水中成灾面积、受灾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呈减小趋势,特别是在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2007年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1991年、2003年减少54.3%和45.7%。实践表明,治淮19项骨干工程符合流域规划,总体布局和建设方案科学合理,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良好的防洪减灾效果也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产量连年增加。
改善环境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多年的治淮建设在有效发挥防洪减灾效益,保障流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流域人民打造出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环境。
淮河水质明显改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在人多地少的淮河流域有着更加突出的体现,水问题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多年来,通过采取对重点污染单位实施关闭、停产、改造、转产,禁止新建污染严重的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工业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等举措,污染源治理取得良好成效。据监测,2009年淮河流域主要污染物COD入河排放量为55.08万吨,比治污初期1995年的150万吨削减了63.3%;省界断面水质明显改善,2009年淮河流域省界断面水质为Ⅴ类和劣Ⅴ类的测次占44.2%,比1995年的75.3%下降了31.1%,同时流域内重大水污染事故明显减少。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淮委和地方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开展淮河水污染联防,采取枯水期污染源限排、水闸防污调度及水质水量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等措施,有效改善了枯水期河流水质,降低了淮河干流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发生频率。
科学补水,生态效益显著。多年来,淮委和流域各级水利部门依靠修建的水利工程,科学实施跨流域、跨水系调水,有效改善了流域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2001年,淮委会同江苏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功实施引沂济淮,跨水系调度沂沭泗洪水8.08亿立方米补济洪泽湖,大大缓解了洪泽湖地区的旱情,改善了洪泽湖水生态环境。2002年,为拯救濒临干涸的南四湖生态,国家防总、水利部组织淮委与江苏、山东两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实施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历时86天,从长江调水1.1亿立方米补济南四湖,有效挽救了湖内宝贵的动植物资源。2004年,为避免苏北地区受水污染影响,淮河防总科学调度,紧急输水2.3亿立方米,保障了人们生产生活用水安全。2009年年初,淮河流域持续百余天无有效降雨,流域各省冬麦主产区冬春连旱,部分地区出现饮水困难。全流域奋力投入抗旱保苗,充分利用水利工程蓄、引、抽水,实施应急水量调度,保证了淮河流域粮食在大旱之年获得丰收。
打造了一批景色优美的水利风景区。"建设一项工程,美化一方环境",治淮人摒弃过去"重功能、轻外观"、"重工程、轻环境"的观念,从工程设计到施工都力求人与自然、工程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注重工程的美化与景观营造,在发挥工程原有作用的同时,还保护和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如今,已完成的入海水道、临淮岗洪水控制等工程都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在发挥工程防洪除涝等作用的同时,还凭借其相当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成为以水利工程为依托的水利风景区,推动了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治淮工程不再仅仅是保安全、保供水,也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地方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一代代治淮人的艰苦付出,催生了淮河今天的壮丽图景。当前,随着国务院进一步治淮决策的全面启动和逐步实施,治淮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回首多年治淮建设历程,我们有成绩有自豪更有无数希冀;展望新一轮治淮,我们有蓝图有梦想更有百倍信心。
(原载于2013年11月8日《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