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得到缓解
2012/1/12 8:08:50 新闻来源:中国能源报
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得到缓解
——访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三局副局长、三峡担保集团总裁刘兴义
□本报记者 苏南 《 中国能源报 》( 2012年01月09日 第 02 版)
2011年12月19日,重庆市三峡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宣布成立,三峡担保集团与国开银行北京分行、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和北京农商行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仪式后,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三局副局长、三峡担保集团总裁刘兴义接受了《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
没有三峡工程就没有三峡担保
中国能源报:如何理解“没有三峡工程就没有三峡担保”?
刘兴义:三峡担保集团成立的目标任务就是为了破解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和移民就业增收难题。三峡担保集团成立以来,前四年都在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和移民安置问题。产业“空心化”是影响三峡库区移民就业和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而其关键点则是库区企业信用度低、融资难。三峡担保集团帮助库区“筑巢引凤”、招商引资;以担保为纽带,与库区中小企业共同成长,共度难关;用担保构建融资补给机制,帮助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安置增收;以融资增信为桥梁,支持职业教育产业扎根库区,增强了当地移民的就业生存能力。
中国能源报:您能具体介绍一下如何破解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吗?
刘兴义:随着“梯度转移”的提出,我们帮助沿海发达地区加工产业向库区转移,帮助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现在三峡库区成为了全国各地投资的热点,特别是三峡大坝的蓄水成功消除了全国很多企业的顾虑,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投资者觉得库区发展前景广阔。
现在库区经济发展非常快,截止2011年6月末,三峡担保集团已累计为416个库区项目提供了119亿元担保,累计贷款担保金额中,库区项目占比达50.44%;目前库区在保项目167个,金额为58.97亿元;受保企业累计新增产值215亿元,实现利税39亿元,帮助超过3.6万移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助专利新能源企业转化生产力
中国能源报:您在启动仪式上说,三峡担保北京分公司成立标志着三峡担保集团“立足重庆,走向全国”的区域布局发展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分公司将重点支持哪些产业发展?
刘兴义:三峡担保集团作为政策性担保公司,其98%的项目都是面向中小企业,北京分公司将仍然坚持政策性方向,支持文化类和高科技产业的中小企业。我们这次到北京来的一个主导思想是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能源领域的企业。例如,清洁能源产业、太阳能产业中的中小企业,有专利产品的企业更是我们支持的方向。
公司规划支持新能源领域有专利技术的企业,帮助他们把专利迅速转化成生产力。虽然我们宏观上支持太阳能等新能源行业,不过微观上具体项目需要具体分析。
中国能源报:哪些项目是支持重点?
刘兴义:有生命力、有市场前景、有科研成果的新能源项目将是我们支持的重点。
中国能源报:为什么支持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刘兴义: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中小企业,中国未来在国际上有没有竞争力也取决于中小企业。这可以简化为“56789”,中小企业上缴利税超过50%,中小企业占中国GDP已经超过60%,中国出口总额中小企业占到70%,80%以上的就业靠中小企业,全国企业总数的98%是中小企业。从未来趋势来讲,下一个五年计划要占领国际上的领先地位,最核心的竞争就是能源。具体讲,能源行业里高科技企业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都可以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能源报:如何理解您刚才所谈到的政策性方向?
刘兴义:三峡担保集团是重庆市政府、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是全国唯一一家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家级银行和中央企业作为股东的大型国有担保集团。三峡担保集团北京分公司是继成都、宜昌、西安分公司开业之后的第四家分公司。我们将坚持“政策性方向,市场化运作”的理念,所谓政策性方向是党中央国务院“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产业、重点经济发展领域;市场化运作是要按照市场化规则,保证银行资产安全、股东利益回报。
——访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三局副局长、三峡担保集团总裁刘兴义
□本报记者 苏南 《 中国能源报 》( 2012年01月09日 第 02 版)
2011年12月19日,重庆市三峡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宣布成立,三峡担保集团与国开银行北京分行、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和北京农商行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仪式后,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三局副局长、三峡担保集团总裁刘兴义接受了《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
没有三峡工程就没有三峡担保
中国能源报:如何理解“没有三峡工程就没有三峡担保”?
刘兴义:三峡担保集团成立的目标任务就是为了破解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和移民就业增收难题。三峡担保集团成立以来,前四年都在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和移民安置问题。产业“空心化”是影响三峡库区移民就业和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而其关键点则是库区企业信用度低、融资难。三峡担保集团帮助库区“筑巢引凤”、招商引资;以担保为纽带,与库区中小企业共同成长,共度难关;用担保构建融资补给机制,帮助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安置增收;以融资增信为桥梁,支持职业教育产业扎根库区,增强了当地移民的就业生存能力。
中国能源报:您能具体介绍一下如何破解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吗?
刘兴义:随着“梯度转移”的提出,我们帮助沿海发达地区加工产业向库区转移,帮助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现在三峡库区成为了全国各地投资的热点,特别是三峡大坝的蓄水成功消除了全国很多企业的顾虑,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投资者觉得库区发展前景广阔。
现在库区经济发展非常快,截止2011年6月末,三峡担保集团已累计为416个库区项目提供了119亿元担保,累计贷款担保金额中,库区项目占比达50.44%;目前库区在保项目167个,金额为58.97亿元;受保企业累计新增产值215亿元,实现利税39亿元,帮助超过3.6万移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助专利新能源企业转化生产力
中国能源报:您在启动仪式上说,三峡担保北京分公司成立标志着三峡担保集团“立足重庆,走向全国”的区域布局发展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分公司将重点支持哪些产业发展?
刘兴义:三峡担保集团作为政策性担保公司,其98%的项目都是面向中小企业,北京分公司将仍然坚持政策性方向,支持文化类和高科技产业的中小企业。我们这次到北京来的一个主导思想是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能源领域的企业。例如,清洁能源产业、太阳能产业中的中小企业,有专利产品的企业更是我们支持的方向。
公司规划支持新能源领域有专利技术的企业,帮助他们把专利迅速转化成生产力。虽然我们宏观上支持太阳能等新能源行业,不过微观上具体项目需要具体分析。
中国能源报:哪些项目是支持重点?
刘兴义:有生命力、有市场前景、有科研成果的新能源项目将是我们支持的重点。
中国能源报:为什么支持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刘兴义: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中小企业,中国未来在国际上有没有竞争力也取决于中小企业。这可以简化为“56789”,中小企业上缴利税超过50%,中小企业占中国GDP已经超过60%,中国出口总额中小企业占到70%,80%以上的就业靠中小企业,全国企业总数的98%是中小企业。从未来趋势来讲,下一个五年计划要占领国际上的领先地位,最核心的竞争就是能源。具体讲,能源行业里高科技企业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都可以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能源报:如何理解您刚才所谈到的政策性方向?
刘兴义:三峡担保集团是重庆市政府、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是全国唯一一家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家级银行和中央企业作为股东的大型国有担保集团。三峡担保集团北京分公司是继成都、宜昌、西安分公司开业之后的第四家分公司。我们将坚持“政策性方向,市场化运作”的理念,所谓政策性方向是党中央国务院“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产业、重点经济发展领域;市场化运作是要按照市场化规则,保证银行资产安全、股东利益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