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核电发展不要"三国演义"
2009/4/13 18:17:45    新闻来源:人民网-能源频道

随着核电热的升温,短短几天内,全国政协委员、核电秦山联营公司董事长李永江已被十多个记者追访。已经连续参加了七届政协会议的他对《能源》杂志记者有感而发,这一次,“是七年来的第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核电”。
  大多数情况下,他每年只带一个提案来参加政协会议。提案内容都属于他熟悉的核电领域。“提案多了怕质量没法保证,别的行业也不熟悉。”
  “我也只是顺应潮流提出一段时间内的关键声音。”他说。

  贯穿每个环节

  所谓潮流,应该可以理解为核电大发展的这辆“快车”。
  2005年,在电源结构中,核电发电量超过20%的国家和地区共16个。而中国现在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只有6个,总的装机容量大约在900万千瓦。中核集团总经理康日新在最近介绍,当前国内核电“如果从装机容量讲只占到中国国内的大约1.3%,发电量大约在2%左右”。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虽然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已达到900万千瓦,但显然不够。现在到2020年之间,要增加到6000万千瓦。“相当于十一年要增加5倍。”李永江说。中国核电事业无疑进入大发展时期。
  核电产业链长,怎样让整个核电工业体系跟上这样的步伐,如何保证核电站安全、经济有效地运营是李永江十分关心的问题。
  去年他的提案——建议开展在建核电站的评估的初衷就是如此。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出现的核电评估民间组织,核电运营者协会,由世界核能界专家组成。他们在世界范围内对运行核电站进行全面评估,提出建议,使核电站改进弱项。
  相对于国际上对于建成核电站的测评,李永江认为当前中国更需要对在建核电站进行测评。三年之内中国在建的核电站有30多台,速度不可谓不快。核电在建项目的安全性成为当前的首要问题。“这在中国还是个空白。”
  当年,秦山二期扩建工程在建时他们请了美国华盛顿国际集团公司来测评。“确确实实感到了收获。”李永江说。他建议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专家对中国在建核电机组进行测评。“行政机构管理的事情太多了,顾不过来也没那么多专业人才。”这个测评组织没有行政审批权,完全是为了更加安全可靠。“今年很快就要在某个在建核电站进行测评。”
  他今年的提案已经被大家熟知,是关于加强核电安全监管方面的建议。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就要超过法国、日本而接近美国,成为世界第二核电大国,而目前环保部下的国家核安全局人员为300人左右。相比美国现有104台核电机组,3900人监管人员中国的监管力量实在需要加强。

  如果说李永江委员关注的重点是核电建设的前半段、中间段,那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念念则在两会分组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核电站后续问题的处理意见:关于乏燃料的处理。作为核燃料和核材料专家,他对《能源》杂志记者表示,随着我国核电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后期的乏燃料也会堆积得越来越多。“目前中国没有一家能处理乏燃料的工厂,短期存放没问题,但长期不行。”
  尽管在2007年10月公布的《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中提及了乏燃料的处理,但只是粗线条的框架:“制定方案征收乏燃料后处理基金。‘十一五’期间启动有关研究工作,争取在2010年前开始实施。”
  对多方而言,这显然是一个难题,就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接受某电视媒体采访时也提到了这个问题。目前,中国核电站产生的废料堆放在比几个游泳池更大的水池里,还没有进行处理。他曾向美国求解核废料的处理,美国人回答“不处理,集中起来深埋,因为害怕核扩散。”
  “美国采取集中深埋的方法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乏燃料当中有很多有用的材料可以提取出来再利用。欧洲则对此选择了经处理后最终深埋。中国应该走欧洲道路。”陈念念说。他为国家还没有出台后续乏燃料处理的整体规划而担忧。
  “此处工序没有经济效益,投资非常大,需要相当于核电站建设总投入三分之一的资金去处理。目前中国没有一个专业的乏燃料处理工厂。”而且,“各省市一听到建设核电站的消息争先恐后,一听说要在当地建设乏燃料处理工厂,谁都不愿意要。”他有些无奈。

(来源:《能源》杂志)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