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舟曲泥石流之惑:水坝建设
2010/8/22 14:53:31    新闻来源:中国国家地理网

舟曲泥石流之惑:水坝建设

 

三惑:水坝建设

水坝到底是加剧泥石流还是缓解泥石流?

 

水坝建设与地质灾害的争论由来已久。这次舟曲泥石流灾害水坝建设也难逃其咎 有人援引甘肃省舟曲县水土保持局发表的《舟曲县水电开发建设中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的做法》一文内容(发表于20098月《发展》杂志,甘肃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主管并主办),认为水电开发建设项目可能是造成泥石流的原因。

 

该文指出,从2003年至2007年,舟曲县41个在建或已建的水电站工程合计扰动地表面积达322.83公顷,弃渣达3834.8万立方米,水土流失预测量达74.9万吨。在这些开发建设项目中70%以上是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大多数业主存在水土保持意识差、经营不规范等问题,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办法,脆弱的生态环境又会遭到一次严重的破坏。

 

这一实际情况并无夸大,修水电站要炸山征地,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岩体松动,植被破坏,弃渣堵塞河道,在沟道中胡乱堆积也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松散固体物质。因工程建设不合理弃渣导致的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据有关资料显示,云南东川矿务局、易门铜矿、昆阳磷矿等都有因未合理布设排土场,把剥离和掘进产生的大量废石倾倒在山坡上和沟谷中,诱发泥石流爆发。个旧锡业公司曾把大量尾矿注入火谷都尾矿库,该库尾矿坝质量欠佳,加上暴雨袭击导致坝体溃决,促使特大规模泥石流爆发。

 

不仅工程弃渣容易给泥石流提供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而且水利工程还有可能为泥石流提供水动力条件。水库若设计标准偏低或施工质量欠佳,都能造成水坝溃决或渗漏,在拥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的条件下,泥石流的形成就只差陡峭的地形了。这样的例子也是有的。1981年,成昆铁路沿线弯丘车站沟上游一小水库因设计标准偏低,在强暴雨作用下,坝体溃决,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强大的水动力条件。2007年,舟曲拱坝河有一处水电站曾发生过水库溃堤事故,农田被淹,下游的一座桥也被冲垮。

 

其实,泥石流同样危害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工程一旦被毁,则会造成更大程度的灾害。比如,200478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将大盈江支流户撒河上的二级和三级电站引水坝以及厂区职工宿舍摧毁,造成重大损失。2005811四川海螺沟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灾害,建立在磨子沟的所有小型水电站全部被冲毁,造成严重灾害。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舟曲的水利工程情况。1998年的森林停伐,掐断了舟曲县的经济命脉,2001年,舟曲县找到一个新增长点——在白龙江及其支流上兴建水电站。据介绍,十年间舟曲县获得审批的大小水电站55座,共54万千瓦的装机容量,目前建成的有27座,仅在拱坝河上就聚集了大小水电站十多座,几乎每隔10公里就有一座。水电已替代林业成为舟曲的经济支柱,舟曲副县长杨学锋向媒体说,水电一项争取在2012年税收过亿。

 

舟曲县水电局局长李云鹏称,只有1千千瓦以下装机容量的水电站,水电局才有权力批复,而这样的电站只有两个,1千千瓦以上的必须由甘南州发改委批,而一份公开数据显示,整个甘南州已经建成水电站156个。

 

这次有境外媒体报道称舟曲发生泥石流与水利设施有关。同时,国内不少地质专家、环保NGO组织对此不无担忧和指责。如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暂无足够证据说明,水电建设与泥石流灾害直接有关,但大规模工程活动,对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可忽视,可能加快水土流失,最终可能付出惨重的环境代价,甚至生命的代价。

 

中国水电学会秘书长张博庭在接受《地理E周刊》采访时,发表了相反的观点。事情跟有些人的担忧相反,实践证明,水电建设是从根本上减轻地质灾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很有可能舟曲地区地质灾害的出现与目前的水电资源丰富,但却严重的开发建设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此言一出,令很多人费解。张博庭解释说,舟曲地形山高水急,河水中蕴藏着极大的能量。在江水的奔腾中这些能量必然不断的切割着边坡,随着河谷被深切周围的岸坡变得越来越陡峭。一旦遭遇暴雨或地震就会出现大量的滑坡、崩岸、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修建水电站之后,河水的能量被用来发电,才能减少河水对河谷边坡的不断切割,从而从根本上减少造成地质灾害的。这一个结论并非我信口胡说,清华大学水利系王兆印教授有实验基地和相应的研究项目证明这一观点。张博庭说。

 

王兆印是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我国第一个水利博士。担任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主编、世界泥沙研究学会秘书长,主要从事泥沙运动规律和江河治理方面的科研工作三十余年。

 

王兆印研究认为,崩塌和滑坡的动力其实都是来自河流的下切,下切的愈深,崩塌滑坡的势能愈大。他认为在河流治理过程中要坚持四个方向,即:增加阻力,降低流速;控制侵蚀,减少河流输沙能力;增加水面面积和生物栖息地的连通度;保护和修复河流自然景观。

 

张博庭说,部分媒体和有关人士的指责是对水电开发的偏见。他认为,水电站坝相对河流来说就是增加阻力,降低流速的举措,这种消能的办法能恰恰是保持水土的好办法。他还认为,水电站建成之后,由于水库的形成,能够增加周围的水汽,有效地改善周围的局部小气候,有利于植被的快速生长,从而进一步改善环境减少地质灾害的出现。可以说水电站建设的时间越长,它的地质减灾效果就越明显。张博庭说,像舟曲这样的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发,而且水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减轻地质灾害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加速水电开发,尽量把切割河谷的能量用来发电。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张小林处长接受《地理E周刊》采访时也认为,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和初期,确实会造成一定的滑坡和塌方,但一般都仅限于库区。但是,相对水电站在防洪方面做起到的作用而言,这些并非是大问题。另外,在修建水电站的过程中为了水电站的施工安全,电站建设者也必须要对周围的危险地质情况进行处理。所以从另一方面说,在建设水电的过程中,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