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水淡化进入加速期
2010/5/17 8:22:58 新闻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家海水淡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项目审查会会议近日在湖北召开。会议指出,在沿海大规模建设海水淡化工程,可有效增加水资源总量、改善水资源结构、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率,是解决淡水短缺的战略选择和重要措施。
3月,天津北疆电厂10万吨/日海水淡化工程全部四套装置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后,除7%供电厂生产生活外,其余的经水厂进入滨海新区的市政管网。到今年年底,天津滨海新区海水淡化总规模将达到日产50万吨,海水淡化年生产能力达1.5亿吨以上,成为国内最大的海水淡化基地。
淡化海水天津领跑
“天津已成为淡化海水项目上全国的领跑者。”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总工程师阮国岭表示。
中国漫长海岸线上的大多数城市,淡水资源并不充足。人均水资源量16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1/15的天津,就是“站在海边喊渴”的沿海城市之一。
为了得到更多的淡水,天津把目光瞄向了大海。作为国内最早建立的海水淡化示范基地,天津大港发电厂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利用蒸馏法使海水脱盐,同时尝试着将富余的淡化海水提供民用。
当前,大港发电厂内不只是生产用水,生活用水也全部来自淡化海水。其下属的海得润滋食品厂去年淡化海水150万吨,生产淡化的直饮纯净水50万吨。在天津市场上,约25%的桶装水是淡化海水。以淡化海水为原料的瓶装水在超市、便利店随处可见,价格与其他普通矿泉水差不多。
沿海城市热情高涨
在天津领跑下,渤海沿岸城市建设海水淡化工程的热情不断高涨。唐山曹妃甸工业区阿科凌、大连红沿河电站、青岛百发、浙江大唐乌沙山电厂等多个万吨级及以上海水淡化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纷纷开工建设。
受国家推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产业政策影响,目前沿海地区拟建电厂项目几乎全部计划配套建设海水淡化装置。据天津海水淡化与利用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72套海水淡化装置,日产24万吨淡水;在建和待建56项工程。全部建成后,我国海水淡化日产220万吨淡水,是过去18年的总和。
淡化产业显现蓬勃生机
在世界范围里,海水淡化产业正显现出蓬勃生机。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总产量已达日均6348万吨。2008年,全球海水淡化工程总投资额达248亿美元,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2015年,预计将达564亿美元。把水资源的最终解决方案寄托在海水淡化上,是人们的期待。
然而,中国的海水淡化产业只是刚刚起步。2009年,全国海水淡化工程实际产水量24万吨/日,仅占世界总量的3.8%。。“与国外相比,中国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产业存在差距,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用“初见端倪”形容中国的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制造产业。
海水淡化水还无法与自来水一样“触手可及”。国家海洋局科技司高新技术处介绍,目前淡化水多限于企业自用,对外供水以及为民用供水的极少。作为居民饮用水的仅占海水淡化工程供水总量的13.6%,大部分为海岛海水淡化工程,主要集中在浙江、山东、辽宁大连等地。
缺乏科学合理的水价体系和运行机制,是淡化水不能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阮国岭工程师计算了一下,现在每吨淡化水的成本4—5元,建造管网进入自来水后,价格从6元到10多元不等。另外,“海水淡化水在沿海城市水资源配置,特别是在市政供水中的作用和地位尚未得到有关部门普遍关注,也阻碍了海水淡化水进入市政管网的进程。”国家海洋局科技司答复记者提问时表示。
“淡化水进入家庭需要许多部门的协作。我想大概还要5年,海水淡化水才能达到一个受全民关注的阶段。未来淡化水将会是海岛上的主要水源,也是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我们不能指望通过它去解决所有问题。”阮国岭说。
3月,天津北疆电厂10万吨/日海水淡化工程全部四套装置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后,除7%供电厂生产生活外,其余的经水厂进入滨海新区的市政管网。到今年年底,天津滨海新区海水淡化总规模将达到日产50万吨,海水淡化年生产能力达1.5亿吨以上,成为国内最大的海水淡化基地。
淡化海水天津领跑
“天津已成为淡化海水项目上全国的领跑者。”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总工程师阮国岭表示。
中国漫长海岸线上的大多数城市,淡水资源并不充足。人均水资源量16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1/15的天津,就是“站在海边喊渴”的沿海城市之一。
为了得到更多的淡水,天津把目光瞄向了大海。作为国内最早建立的海水淡化示范基地,天津大港发电厂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利用蒸馏法使海水脱盐,同时尝试着将富余的淡化海水提供民用。
当前,大港发电厂内不只是生产用水,生活用水也全部来自淡化海水。其下属的海得润滋食品厂去年淡化海水150万吨,生产淡化的直饮纯净水50万吨。在天津市场上,约25%的桶装水是淡化海水。以淡化海水为原料的瓶装水在超市、便利店随处可见,价格与其他普通矿泉水差不多。
沿海城市热情高涨
在天津领跑下,渤海沿岸城市建设海水淡化工程的热情不断高涨。唐山曹妃甸工业区阿科凌、大连红沿河电站、青岛百发、浙江大唐乌沙山电厂等多个万吨级及以上海水淡化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纷纷开工建设。
受国家推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产业政策影响,目前沿海地区拟建电厂项目几乎全部计划配套建设海水淡化装置。据天津海水淡化与利用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72套海水淡化装置,日产24万吨淡水;在建和待建56项工程。全部建成后,我国海水淡化日产220万吨淡水,是过去18年的总和。
淡化产业显现蓬勃生机
在世界范围里,海水淡化产业正显现出蓬勃生机。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总产量已达日均6348万吨。2008年,全球海水淡化工程总投资额达248亿美元,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2015年,预计将达564亿美元。把水资源的最终解决方案寄托在海水淡化上,是人们的期待。
然而,中国的海水淡化产业只是刚刚起步。2009年,全国海水淡化工程实际产水量24万吨/日,仅占世界总量的3.8%。。“与国外相比,中国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产业存在差距,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用“初见端倪”形容中国的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制造产业。
海水淡化水还无法与自来水一样“触手可及”。国家海洋局科技司高新技术处介绍,目前淡化水多限于企业自用,对外供水以及为民用供水的极少。作为居民饮用水的仅占海水淡化工程供水总量的13.6%,大部分为海岛海水淡化工程,主要集中在浙江、山东、辽宁大连等地。
缺乏科学合理的水价体系和运行机制,是淡化水不能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阮国岭工程师计算了一下,现在每吨淡化水的成本4—5元,建造管网进入自来水后,价格从6元到10多元不等。另外,“海水淡化水在沿海城市水资源配置,特别是在市政供水中的作用和地位尚未得到有关部门普遍关注,也阻碍了海水淡化水进入市政管网的进程。”国家海洋局科技司答复记者提问时表示。
“淡化水进入家庭需要许多部门的协作。我想大概还要5年,海水淡化水才能达到一个受全民关注的阶段。未来淡化水将会是海岛上的主要水源,也是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我们不能指望通过它去解决所有问题。”阮国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