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大旱,给我们上了怎样一课?
2010/4/28 8:35:44    新闻来源:山西新闻网



用黄河水浇地真美,省时还省钱。

姚姬娥摄


 

  核心提示:今年春天,西南大旱;去年春天,华北大旱。无论哪次大旱,都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除了自然灾害的原因外,水利欠账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我省属于干旱地区,那么,我省水利状况如何?面对十年九旱的天气,我省人民会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应对?再次遇到大旱,我们怎样抵御?

  大旱制约农业发展

  去年春天,华北大旱。当时,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份的小麦主产区受旱面积达1.6亿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达6753万亩。

  今年春天,西南大旱。大面积农作物绝收,大量人口出现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目前已经达到200亿元。综合水利部门数据,到3月中旬,除云南大部地区干旱等级升至100年以上一遇,贵州也出现80年一遇的干旱;广西部分地区旱情已达特大干旱等级,总体旱情50年一遇。

  其实,2001年、2006年、2008年,我国也曾出现过大面积旱灾。每次干旱,排除了自然因素,水利设施维护和建设方面出现了严重欠账,是不能回避的事实。如今,当我们意识到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命脉,水利是农业丰收的命脉时,缺水、干旱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最大因素;地下水资源的日益贫乏与农业灌溉需水量的逐年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和困难。

  每次大旱都让国人揪心。

  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千年农业史,就是一部靠天吃饭、受大自然摆布的历史。建国之初的农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中部和南部,每年夏天都会发生多次江河决口、洪水泛滥淹没和冲毁良田。而在北方的广大地区,春季则面临干旱,土地不能灌溉,正常年景下,亩产只有两三百斤,旱情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上世纪50年代至上世纪70年代,我国先后建成了8万多座大、中、小型水库,这些大型水库兼有蓄水、防洪、灌溉、抗旱、养殖、发电等综合性功能。从此,不仅洪水泛滥的历史基本结束,而且变水害为水利,基本消灭了大面积的干旱现象,扭转了几千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

  但是,近20年来,水利建设被忽视,一部分建好的水库和灌溉系统由于缺乏管理与资金投入而荒废;再加上市场化改革后,水利设施承包者短期逐利行为严重,他们大多数将水利设施改作他途,与农业用水之间产生巨大矛盾;水利部门资本化现象严重,基层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甚少;广大农村曾经水质清澈、维护良好的水塘与灌溉系统,由于无人组织,单户农民也无力修整,因此年久失修而积满淤泥,成为臭水沟或者完全干涸。这些原因,导致1990年以来有效灌溉面积不断减少、成灾率不断上升、抗旱能力和抗洪能力不断下降。

  我省属于干旱区,用老百姓的话说是十年九旱,而干旱常常引发一些社会问题:一是地下水位下降,用井水浇地成了间歇性的。二是造成村民之间的矛盾。三伏天,地旱缺水,百姓为浇地争水,常常打架吵闹。三是井水灌溉浇不到的地方,无法耕种,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形成 “空心村”。

  大旱拷问农田水利建设

  据报道,去年春旱时,我省有3274.4万亩农田受灾、818.45万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到旱灾影响,作为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冬小麦,78%受到影响。干旱还造成部分地区旱井、旱窖、小泉小水等饮水工程失去作用,106万人、19万头大牲畜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全省70%以上的小泉断流,汾河、沁河等主要河道来水量较上年同期减少了五成至八成;全省大中型水库的蓄水量为6.78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1.1亿立方米。

  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曾指出,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是靠天吃饭。不幸的是我省当时的情况恰恰是这样的。某县26座水库已经干涸的有21座,其余5座存水量也不容乐观,而这种现象只是我省整体旱灾的一个侧面。据了解,由于长期干旱,河道水源明显减少。某市境内的101座水库干涸59座,其余水库1月末蓄水总量为2080万立方米,其中,4座中型水库蓄水1099万立方米,比历年同期减少314万立方米。64座塘坝有49座干涸,1350眼机电井,出水不足发生掉泵的有308眼;水利工程蓄水减少,给人畜用水和小水电运行带来严重威胁。人畜缺水已涉及1200余个村庄和35万口人;同时不仅给小水电企业收入带来严重影响,给小水电自供区群众生产生活也造成一定影响。在严重干旱的影响下,明显可以看到省内农田水利设施不足的影子,水库只能泄洪却不能有效储水的例子并不偶然。大量水利设施的滞后,导致了有的地方灾上加灾。

  而在运城、临汾的一些地方,面对枯黄的麦苗,农民们最揪心的不是水的问题,而是他们根本就浇不起地。因为光电费就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与其花大价钱用电取水,还不如放弃枯黄的麦苗。由于浇灌电价成本很高,旱情严重时,每亩地要两三个小时才能浇透,约需100元左右,农资成本的居高不下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他家的麦田就没浇:“水价太高,不划算。”

  原本缺水,后期投入又不足,再加上相关成本的高昂,旱灾充分暴露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滞后。

  一场旷日持久的干旱给我省带来的不仅仅是眼前的严重损失。在抗旱中,农田水利设施的陈旧、建设机制体制的滞后、投入的严重不足成为最致命的问题。一场大旱,是对我省水利建设的一次多重拷问。

  大旱引发出种种问题

  大旱使农民守着土地没粮吃

  大王镇的古仁村是芮城县一个有名的旱圪垯村。它南靠黄河,地面和黄河有300米的垂直距离,地势高,西、北、东三面环沟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该地区严重缺水的先天性不足。由于干旱,全村8400亩土地养活不了2000口人。为了引水,古仁村的祖祖辈辈出力流汗,费尽了心血,伤透了脑筋,解放以来曾先后4次从周边村引水都未能成功。缺水的现实,使依靠土地来维持生计的村民显得很无奈,种地靠天帮忙,广种薄收,遇上干旱年份甚至绝收。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村民一直吃国家救济粮,许多人还出去讨过饭。2008年春季,干旱少雨,该村大多小麦仅长筷子高,拿着镰刀没法用,老百姓只好毁了麦子,借着微墒种了玉米。由于长期的干旱缺水,有的群众只好放弃粮食种植,栽植耐旱的槐树,靠采摘槐米增加点收入。“古仁村的女和男,祖祖辈辈都种田,靠天吃饭几百年,缺水缺粮苦难言。”这是村里老人们对当年缺水的描述。因为缺水,曾驻该村的原古仁乡政府在上世纪末搬迁到了岭下;因为缺水,村里的中学撤销了,连小学也合并到了镇上的学校;因为缺水,年轻人只好外出打工,村里只剩老人和孩子;因为缺水,没有姑娘愿意嫁到这里,村里的小伙子找媳妇也难,人口出现负增长……说起缺水,村党支部书记马黑斗有些伤感:“古仁村田土宽,也平展,但就是没有水,井打多深也没水,村子里仅有两口机井,仅能满足人畜吃水,庄稼灌溉压根就没想过。村民洗衣做饭都是到几里外的村子去拉水,遇到下雨,就赶紧把盆盆罐罐搬到房檐下接水,把院子里的雨水引到水窖里存集起来,沉淀后长年饮用。”老一辈的古仁人深受缺水之苦,曾在上世纪70年代挖沟修渠建水站,大修水利工程引水,但仍是有渠无水一场空。上世纪90年代,不甘心受水制约的年轻一代古仁人再踏寻水征途,到最后仍是以有渠道不见水而苦苦告终。

  村民经常因为争水吵闹打架

  大王镇大阳行政村,辖4个自然村,全村有4000余亩耕地,1700口人,村民以苹果种植业为主,还有小麦、棉花,是个纯农业村。过去村子最多时有15眼机井,随着地下水位以每年5米至10米左右的幅度下降,村子里的井深都在150米以上,浇地成了间歇性的,常常是浇两天,歇两天。遇到平常年份,一亩苹果园还能浇到两三次水,可遇到干旱时,只能采取“限时排号”的用水办法,先保证人畜吃水,再进行农田灌溉。村委会主任关振中算了一笔简单的账,用机井浇一亩地光成本就得100元左右,水量小,浇地时间长不说,还浇不到地头。以前他浇两亩苹果园,从早上浇到晚上都浇不完,费时费力还费钱,还不能保证收成,村民经常因为争水浇地吵闹打架。

  提起村里缺水的事,他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种地多靠老天,由于缺水,苹果树浇不上,树干了,也就不管了、挖了、毁了。种秋粮更是“不种一肚子气,种了两肚子气。”小麦收成不好,还指望种秋粮补。不种吧,耽误了土地,一肚子气,可种上了,天不下雨,出不来苗。有时苗出来了,水没有保证,还是没收成,还得搭上化肥和种子,真是两肚子气啊。

  水!水!水!

  水,成为生存在这一方土地上的百姓们的殷殷渴盼。


  水利建设是给农民送钱哩


  农田缺水,关系到百姓生计,关系到国家大计,牵动着大禹渡扬水工程管理局每一位干部职工的神经。


  治水利,解一方旱情


  大禹渡扬水工程管理局位于芮城县城东南方,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2万亩,受益范围包括芮城县东垆、西陌、南卫、古魏、学张、大王、永乐7个乡镇83个行政村,受益区人口21万人。整个灌区地形北高南低,气候干旱少雨,地下水位每年以2米~6米的速度下降。尤其是地处灌区最西边的大王镇、学张乡一带,沟壑众多,地下水资源更是极度贫乏。

  为了彻底解决大王镇一带老百姓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被动历史,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大型水利工程抵御自然干旱的能力,利用引黄水增加粮食产量,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成为大禹渡扬水工程管理局一班人心头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大王镇离大禹渡扬水工程管理局有40多公里,中间要经过一条宽100米,深50米的郑村沟,这是一项很艰巨的工程。但大禹渡人硬是用大禹治水的精神,遇沟架设渡槽,平地铺水渠,修缮旧的水利设施,他们放弃了节假日休息,用最短的时间,让这一方旱地变成了良田。一位参加了郑村沟渡槽建设的农民感慨地说:“以后我们再也不用瞅着黄河水愁干旱了。”


  用黄河水浇地,真美


  如今,世代盼水梦成真的村民,看着长势很好的庄稼更是喜不自禁:“我家两亩苹果园、一亩小麦地,用引黄水浇了一个钟头,花了50.4元。一亩地比用深井浇地省了80多元。我这麦子浇第二水,你看长得绿油油的,多喜人!”4月10日,刚刚浇完地的大王镇张村村民段晓亮高兴地说。


  在该镇郑村采访时,村民王波、董虎全等村民正在浇地。他们告诉记者,以前用井水浇地,一亩地用两个井要浇七八个小时,花170元,一年浇两次,用井水,不够本,常干旱,庄稼收成不好。自从去年用上大禹渡扬水工程管理局引黄水后,浇一亩地20多元,便宜省时,而且河水是阳水,比井水浇地庄稼长势好,收成明显比以前好。村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黄河水浇地真美,省时还省钱。”


  如今一亩地,顶过去10亩地


  大阳村第二居民组组长郭忠昌家有4亩地,以前干旱,年亩产粮食仅50公斤,去年用上大禹渡扬水工程管理局引黄水后,麦子亩产400公斤,玉米亩产500公斤以上,他说:“一亩地顶过去10亩地。”像郭忠昌家这样的地,大阳村第二居民组有300亩。村民吴忠硕家就有10亩,以前干旱没产量,他就把地以每亩年50元租金承包出去了,如今3年租期已到,原来的旱地也变成了高产田,承包人愿意多给钱,但不愿意还地,吴忠硕现在是着急没地种。


  大阳村村委会主任关振中动情地说:“我们村离大禹渡扬水工程管理局比较远,但水价和大禹渡出水口价格一样低,而且是三级扬水。我们享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好处,给我们送水的干支渠铺的是口径0.4米的工程塑料管,寿命是80年,都是国家投资,村民一分钱都不用花。用大禹渡扬水工程管理局引黄水灌溉,浇一亩地才20多元,这是国家政策对农民的优惠。我们村4000亩地,每亩地按年300元增收,全村年增加收益就120万元,这是给我们老百姓送钱哩。国家有种粮补贴,浇水又便宜,现在村民种粮的积极性很高。”

  大禹渡引黄灌区西干一级站,让大王镇引黄灌溉面积扩大到了2万多亩,解决了该镇大阳、张村、尚村、古仁等11个村农田灌溉用水难题,引黄灌区20余眼深井转为人畜用水井,采用了地表水,压缩了地下水的使用,而且保浇面积扩大万余亩,浇地周期缩短,成本下降56万元,直接增加灌区农民人均收入300元。


  大禹渡扬水工程管理局还将投资建设西干二级引黄泵站,覆盖大王镇金盆、大王等6个村,尝到甜头的大王镇人,还要再扩大水浇地面积1万亩。


  再遇到大旱 我们将怎样抵御


  加快水利建设成了我省农业丰收的关键。


  “再遇到大旱,我们应该有信心抵御。”我省水利部门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为了彻底改善水利欠账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用水,以防再次遇到大旱时能从容应对,我省已经开始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做大文章。主要通过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大型泵站更新改造,解决大型灌区工程老化问题,通过重点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解决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不足的问题。到2020年,我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将完成投资54亿元;到2015年,我省6处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将完成投资9.5亿元。2009年以来,大型泵站改造工程累计安排投资计划1亿元;重点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累积安排建设资金1.27亿元。

  通过节水改造,大型灌区水源问题和灌区输水瓶颈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渠道输水能力明显增强,灌溉能力明显提升。

  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解决农业用水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我省灌溉水资源严重不足,用水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比较明显。我省耕地亩均水资源量222立方米,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2%。由于水资源缺乏,加上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据统计,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省5大盆地浅层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在30米—300米之间,直接导致河水入渗加快,河流补给源消失,河道断流,进而灌溉水源消失,生态环境恶劣。

  为了扭转这种状况,我省加大力度,在扩大和恢复地表水灌溉面积、压减地下水灌溉面积上下工夫。中央和省准备再下拨6800万元资金,重点推进西山沿黄河地区引黄灌溉工程建设。而像夹马口、大禹渡这些大型引黄工程灌区,在使用地表水、缓解旱情、解决粮食安全等方面,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尽快健全水利设施,积极应对大旱

  首先我省地面水利工程多,新修了地表水工程35个。并且我们会将工作重点放在增加我省最主要的粮棉基地—中部盆地灌区灌溉面积上。从去年开始我们就一直提倡使用地表水,压减地下水的使用,让地下水位回升,储备大旱之年使用。这位水利部门负责人在分析西南大旱的原因时说,西南大旱如此严重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西南地区,由于多雨,平时都靠地表水,并无使用地下水的水利设施。当大旱来临时,地表水严重缺乏,又不能使用地下水,所以旱情才会如此严重。我们现在倡导使用地表水,就是节约使用地下水,储备地下水,以便解决发生大旱时急需的抗旱用水。其次是抗旱服务体系比较全面,有平时蓄水旱时用的旱井,有平时少用备大旱时用的机井。三是这几年,抗旱服务设施建设比较完善,每个县都备有一台抗旱应急备用车,以备干旱时人畜用水。


  本报记者 姚姬娥 实习生 李庆



  大旱警示我们要敬畏自然



  4月3日至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贵州旱情最严重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察看灾情,与干部群众共商抗旱救灾大计。据悉,这是今年以来温家宝总理第三次下西南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西南旱情的高度重视。其实,面对“西南大旱”,不仅是灾区群众有切肤之痛,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其外。


  表面上看,西南大旱的成因是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但其背后也有当地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结果。为追求经济效益,西南一些省份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而这两种速成丰产林其实是大功率“抽水机”,大面积种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涵水能力差。与此同时,大旱也与我国长久以来水利建设欠账太多有关。多年的投入欠账与制度缺失,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种粮效益低,使农民不愿意进行水利投资,也难以投资;国家对水利设施只投大江大河与粮食主产区的建设,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田水利建设缺失无人问津。农业在很大的程度上依然是听天由命、靠天吃饭的局面。年初虽然全国动员了大面积的抗旱,但从全局的结果来看,犹如杯水车薪,其根源在于水利设施不健全,不配套,不到位所致。


  其实,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又何止于此!据气象部门有关资料显示,由于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引发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在过去40年里,北极冰厚度减少大约40%;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约3倍,超过了过去的100年。在全球气候异常这个大背景下,我们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恶劣天气。3月22日是第18个“世界水日”,然而,干旱与沙尘暴已经在这个以水为主题的时期内唱起了主角。从3月19日开始的北方强沙尘暴,使我国37个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接踵而至的极端天气,不断出现的自然灾害,给我们发出了强烈的信号,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发展,是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西南大旱再一次提醒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同时必须把水利建设等欠账尽早补上。作为普通公民,保护环境,就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做起。我们提倡的所谓低碳生活,不应该是一种时尚,而是从今往后代代相传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这些点滴做起。 陈英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