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调整好能源结构是根治矿难的关键
2009/2/25 9:46:36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www.hydropower.org.cn   日期:2009-02-25
 

文/水博



触目惊心,又有74条鲜活的生命死于矿难

22日凌晨2时许山西古交市屯兰煤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据抢险指挥部介绍,爆炸事故发生在该矿的南四盘区。事故发生时,井下当班工人共有436人,经抢救大部分矿工已安全升井,114名伤员送医救治,其中5人病重。到目前为止包括升井后死亡和井下遇难者已达74人。看到媒体上刊登出来的一些遇难家属悲痛欲绝的照片,人们不禁要问,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些触目惊心的矿难。

“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监管”这几年我们国家对煤矿安全的整治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效果总是那么不尽人意。这是什么原因?笔者认为;根治矿难的最重要因素是要降低整个社会的煤炭产能压力。

中外很多国家的历史都证明,矿难的死亡人数似乎总是与煤矿的产能压力成正比。早在上个世纪初期,美国的能源也主要依赖于煤炭。在巨大的煤炭需求所造成的产能压力下,美国的煤矿死亡事故也曾经是一直是高居不下。最多时每年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六千多人,其死亡比率,甚至比我们中国还要高很多。这种情况直到美国的能源结构多元化之后,才得到彻底的解决。现在的美国,由于煤炭供需基本平衡,煤矿产能压力很小,所以,几乎很少再发生矿难事故。

我国的情况也不例外。矿难的发生几乎总是与煤矿生产的产能压力成正比。目前我国煤炭的产能压力,几乎主要是来自快速增长火力发电。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煤价飞涨,一些发电企业因买不起煤发电而使国家面临巨大的电力缺口。我国煤炭的价格急剧上涨。这就是煤炭需求快速增长,煤矿产能不足,煤炭产量供不应求的必然结果。

08年年初的雪灾,更使得煤炭供应不足这一矛盾彻底暴露。当时,很多人曾简单的以为,煤电矛盾只是能源行业内部“市场煤与计划电之间”的市场定价问题。总以为只要政府放开电价管制,就能依靠市场解决问题。好在我们的决策者并不糊涂,早已经看到了“电荒”和“煤荒”的本质决不是简单的电价问题,而是煤炭产能和运力的不足。几次尝试性的小幅调整电价,都只能暂时的解决问题,而很快就会引起新一轮的价格上涨。所以,有关部门宁可让国有的几大电力集团全部亏损,也顶住压力决不轻易提高电价。

在能源结构严重恶化的局面下,不管调整、不调整电价几乎都不可能解决煤炭总量的不足问题。管制电价必然出现电荒,放开电价必然出现煤荒。因为,问题的本质不在于是煤炭和电力价格的高低,而是在于我们的能源结构出现了问题。在于我们国家煤炭的消耗量,早已大大超过了实际的开采和运输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似乎只有加快煤炭的开采速度,才能成为我们渡过难关的唯一希望。

在我国煤电矛盾最突出的时刻,我国煤矿生产事故也几乎达到了顶峰。据统计仅从9月4日到21日短短的17天时间里,根据公开的新闻报道就发生了9次矿难。372人死亡,50多人失踪。也就是说17天的矿难的实际死亡人数不少于400人。平均每不到两天就发生一起矿难,平均每次矿难死人达到40到50人。(见统计附件)

如果不是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大幅度的下降了社会用电需求,意外的缓解了煤炭产能的巨大压力。我们很难设想我国的矿难,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可怕局面?

在前几天召开《中国水电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有专家就尖锐地指出,调整能源结构是减少我国矿难的根本措施之一。仅仅以每百万吨的死亡率计算,我国的长江三峡工程每年至少可以挽救上百个矿工的生命。而我国的怒江水电工程的搁置,则至少让我们每年多死亡上百名矿工。

专家还强调,实际情况恐怕远远要比这种简单的计算严重得多。由于矿难的发生与煤矿的产能压力决不是简单的线性正比关系,当煤炭的产能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煤矿安全的事故将会成倍的增长。为此,专家们建议尽快发展我国的水电、核电,彻底改善能源结构,才是杜绝我国矿难的根本措施。

附:煤炭供应最紧张时期的矿难死亡人数统计:

9月4日,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河西镇第八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27人死亡。

9月5日凌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久庆镇金河煤矿发生煤与瓦斯事故17人死亡。

9月5日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新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11人遇难,还有2人失踪。

9月7日河南禹州鹤煤集团仁和煤矿发生透水事故,3死亡,14人失踪。

9月8日山西临汾市襄汾县新塔尾矿库发生溃坝,目前死亡265人,排查的失踪不少于3人。

9月9日, 云南昭通市彝良县,腾达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5人死亡。

9月13日,四川峨眉山市川主乡莲花煤矿发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人死亡,3名失踪。

9月20日,黑龙江省鹤岗市富华煤矿发生火灾,已发现5人遗体,26名矿工被困井下。

9月21日,河南省登封市新丰二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有37人遇难,多人失踪。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