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震次生灾害,堰塞湖的决堤越早越好
2009/3/13 17:56:26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www.hydropower.org.cn   日期:2008-05-18   供稿:张博听
 

水博

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全国上下全力以赴的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之中。但是,由于地震区与道路交通严重受阻,很多地方的具体信息不能畅通,从而引起人们对水库在地震中的安全性的极大关注。一些记者的新闻报道也不同的角度,对个别水库的受损情况进行了报道。但是,这些报道有时难免相互矛盾,因此,至今很多人对地震中水库安全性非常关注、担心。

例如,先有报道称当地最大的水电站紫萍铺出现裂缝局部沉陷,已经威胁到下游都江堰和成都市的安全。后又有消息说“紫坪铺大坝现场指挥部向社会发出通告,紫坪铺水库大坝结构稳定、安全” 。这些相互矛盾的消息,难免然让公众产生一些疑虑。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因为水坝的抗震安全标准普遍比较高,根据国际上大地震发生后的纪录,至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座直接被地震损害而垮塌的水坝。目前,这种国际普遍的情况,在我国也越来越得到证实。昨天,国家电监会副主席考察震中地区几座水电站之后对记者说,“这些电站水库大坝虽受地震影响,但安全让人放心,不会有问题”。

我觉得这一消息,应该是比较可信的。因为,从技术上讲水电站的大坝虽然抗震性能较高,但是,一些辅助设施和电网、变电站往往难免在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所以,大震后的水电站一般都不能继续正常发电。然而在上游还要不断的来水,如果不能正常的泄水发电,时间长了必然会威胁到水库的安全。所以,震后必须保证水电站的泄水设施能够启用。根据目前的消息,震区各水电站的排水设施均已启动,所以,震后水电站的安全性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事实上真正在地震之后可能造成严重洪水灾害的,往往是自然河流被阻挡后造成的“堰塞湖”。地震之后由于有大量的山体滑坡阻挡河流,造成天然河流局部的水位上涨,形成“堰塞湖”。除个别堰塞湖能够在水量积蓄到一定寻找到一条新的河流出路,形成天然的高山湖泊(例如,我国的仁中海、木格措),大部分堰塞湖都会在水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冲开滑坡下来阻挡河流的砂石,造成决堤,引发较大的地震次生洪水灾害。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考察,此次汶川大地震已经形成了13个堰塞湖,而且,有些堰塞湖正在面临决堤。例如,有消息称“北川17日下午2时55分接到河塞即将决堤的指令,北川所有救灾的官兵和群众正全部撤离,现在已在高处。”。听到这些消息,一些公众对堰塞湖的决堤也感到比较担心。实际上,堰塞湖的决堤和我们以往常规意义上水坝决堤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人造的水坝是绝对不能让它决堤的,决堤必然就是巨大的灾难。而天然形成的堰塞湖一般早晚都是要决堤的,而且,堰塞湖的决堤还是越早越好。因为,决堤的时间早,河流被阻挡的时间短,积蓄的水量也相对较少。因此,堰塞湖决堤后的破坏性也相对较小。

反之,如果堰塞湖决堤的时间较晚,积蓄的水量巨大,就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地震次生洪灾。例如1933年发生在四川的大地震,就有一个堰塞湖在地震发生几个月之后突然决堤。造成了岷江地区历史上最大的洪水灾害。所以,如果在地震发生仅仅几天之后堰塞湖出现决堤,不仅不是什么坏事,而且还是减少次生灾害的好事。事实上,为了较少地震次生灾害的破坏性,我们还必须要尽快地的采取一些措施,让那些已经形成的堰塞湖早一点“决堤”。总之,在短时间内,只要不是突降特大暴雨,大家对堰塞湖的决堤还不必过于恐慌。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