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对《环评风暴能否救怒江?》一文的不同意见
2009/3/13 16:35:38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www.hydropower.org.cn   日期:2008-03-05   供稿:张博庭
 

水博

(旧文重登说明;这是一片几年前争论的旧文,现在拿出来还可以让大家看看蒋高明先生反对怒江开发的论据何在?)

光明网上发表了蒋高明同志的《环评风暴能否救救怒江》的科学评论文章,文后还特别注明作者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然而,看过文章的内容却令人非常失望,真为我们国家有如此水平的首席研究员感到忧虑,该文章从事实到逻辑以及基础科学知识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而有关怒江的争论又是我国当前非常敏感的话题,我认为中华读书报和光明网发表蒋高明同志文章的审查不够慎重,对公众也不够负责,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为了避免误导公众,我分别对蒋先生的文章评论如下:

蒋先生说“尽管多数专家就土壤损失、景观破坏、文化消失、移民安置等敏感问题对该项目的可行性提出了强烈质疑,可那些反对声音压根就没有反映到决策者那里。现场参加调查的专家一个都没被邀请参加项目环评论证会,就是一个明证。”

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个弥天大谎。有关怒江开发的争论社会上尽人皆知,温家宝总理曾给予重要批示,蒋先生怎么能说“那些反对声音压根就没有反映到决策者那里。” 难道就因为没有请你们所谓“现场参加调查的”专家参加环评会,就连温总理都不能算决策者了。再说对怒江的各种现场调查不知搞过多少次了,不知道蒋先生参加的是谁组织的,哪一次调查?况且,那些被邀请参加怒江环评会的很多专家都曾经到怒江考察过,为什么非要请到您,才能把反对的声音反映到决策层呢?

  蒋先生引证说“漫湾水库建坝后粮食产量减少到建坝前的四分之一。”是否能请蒋先生指出这是在什么范围内的统计数字?一般来说水库建成之后,由于淹没土地,肯定会造成在一定范围内的粮食损失。在淹没区内粮食减产的损失是百分之百。在一定的库区范围内统计,也可能会由于可耕用土地减少的比例过高,出现粮食总量减产。但是,由于水库修建以后的巨大灌溉作用和气候调解作用,粮食单产都会提高,在更大范围内一般是应该会增加农业粮食总产量的。水库的灌溉作用能够使粮食增产是全世界的一致共识,我国的龙羊峡等一批早期建设的水库,已经为我国农业的增产立下了汗马功劳。我相信怒江当地政府决心开发怒江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统筹规划,在这一点上蒋先生大可不必利用不同的统计规则所得出来的个别数据大做文章。

蒋先生说“河流是地球上重要的湿地类型,其功能有饮用、灌溉、航运、养殖、旅游、调节气候、鱼类洄游、维护生物多样性、水电开发等,水电开发仅是其中的一个功能。高山峡谷类型的河流因为流速大,作为航运开发不理想,但其它功能的开发都是能够实现的。”蒋先对水电开发的理解甚为肤浅,水电开发绝不是只容许开发水电功能,而是综合开发。怒江的水电综合开发,就是要实现怒江的各种功能的全面提升的开发,如果按蒋先生理解的不容许开发水电的单独开发,反倒是河流的哪一项功能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这一点已经被怒江几十年的开发实践所证明了。

蒋先生说“怒江天然落差达1578米,水电资源丰富,在全国可开发容量中位居第二。怒江工程规模为1820亿千瓦,是三峡工程 847亿千瓦 的115%,高额的商业利润是人们热衷开发怒江水电资源的主要理由。但是,其生态成本巨大,对这点“电家”就闭口不谈了。”不知道蒋先生从哪里收集到的这些资料?看到蒋先生的评论,我认为蒋先生连基本的发电功率和发电量都不懂。前不久一位叫汪永晨的激进的反坝人士就已经闹过这么一次笑话了,如果至今还有人搞不清楚这些基本概念就出来对水电开发乱发议论,是不是有些对自己的声誉太不负责了?何况蒋先生还是什么“首席研究员”居然也能写出这样可笑的评论来。就凭这一点,蒋先生还是先不要埋怨“电家”了。先把基础的知识充实好以后,再来议论水电开发。

蒋先生说“现场调查后,我们发现怒江不适合大规模水电开发的几条重要理由:其一,地质结构复杂,峡谷两侧为新生山体,且多处于地震断裂带上,岩石圈不稳定,易诱发滑坡和地震。”

下面我们分别分析一下蒋先生的理由:其一,很多反水坝的宣传都把地震和滑坡走为反对修建水坝的论据,实际上这是一种极为错误的偏见。就人类现有对地震的研究水平来看,人们总能够通过地质勘探让坝址避开地震的断裂带。工程的抗震能力也是现代水电工程的一个重要科学分支,每个工程的修建都必须达到这方面的技术标准。实际上现代人类建筑的摩天大楼要比水坝的抗震难度大的多,现代人们既然可以在东京、洛杉矶这样的地震高发区放心的建设大楼,就根本用不着担心水坝的抗震能力。就现有的工程技术水平而言,只要正确的认识到了地震的强度,人们完全可以采用相应技术手段解决水坝的抗震问题。根本不存在一些人所说的那样危言耸听的危险。

当然,关于大坝对地震的影响,我们应该承认水库蓄水以后确实会引起一些地震的发生。但是,不要把这些说成是水坝的罪过。水坝蓄水只是引发或者说诱发地震,而不是造成地震。辩证的看水坝诱发地震不仅不是坏事,反而可能是好事。因为地震的强度取决于地下能量的积累,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地震的能量提前释放,一般来说是会起到把大地震分解成多个小地震的作用。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的观测也是如此,很多水库建成以后都会诱发地震,但是这些地震往往都是震级很小,次数频繁。现在很多学者都已经认识到,水库诱发地震对于减小地震灾害的积极作用。

此外,水库的修建一般会降低原来的河水流速,从而大大减少河水对岸边的冲刷和侵蚀。所以,一般情况下建坝修水库的工程都会减少新的滑坡体的产生(当然,在施工期开挖地基回填之前,应该特别注意施工期的边坡保护)。此外,在工程修建过程中,为了减少滑坡通常都要对主要的滑坡体进行护坡或者预应力锚索固定处理,对于那些不能处理的滑坡体,一般工程也要采取监测手段,严密观测其发生滑坡的各种先兆,以便减少滑坡的破坏性。

总之,水库产生的地震、滑坡的根本条件不是取决于是否修建了水坝,而是取决于原有的地质条件。如果没有产生地震、滑坡的地质、地貌条件,水库的修建也不会引发地震、滑坡。曾经有一些文章武断的认为曼湾水电站的修建,造成了陡坡垦殖、滑坡和泥石流。而实际上,几乎与曼湾处在同一地区现在还没有修建电站的怒江,这种地质灾害的情况比曼湾水库地区还要严重得多。仅就2004年,怒江地区由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造成的地质灾害已经使几十人丧生。根据怒江州的统计资料,全州共49.2万人,其中有12.7万人必需要易地安置才有可能摆脱贫困;有4.4万人已经基本丧失生存条件,受泥石流、滑坡危及生存的有2.3万人。当地政府和怒江人民盼望怒江修建水电站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能够通过水电工程解决怒江州的生态移民和贫困移民。使几万群众早日摆脱地质灾害的威胁。事实上,与蒋先生的理由一恰恰相反。只有怒江水电开发才是解决怒江地质灾害问题的捷径。

蒋先生说的理由“其二,大量宝贵的土壤物质将被冲到印度洋中一去不复返,这些土壤是经历了亿万年的演化形成的,丢失起来只是一瞬间。我们都知道寸土必争的道理,当年珍宝岛就为几百平方米与“苏修”发起过战争,双方都死了不少人,而今几百平方公里国土怎能轻易丢失?”

蒋先生引用的这种理由是一种完全相反的错误概念。众所周知,河流的上游由于坡陡水急一般属于冲蚀河段,下游由于水流变缓一般会成为淤积河段。我国的怒江属于典型的上游冲蚀性河段,自然状态下的冲蚀现象极为严重。相反,怒江水电开发之后才会,由于水流变缓,冲蚀情况将大大减轻,有些地区甚至会变成淤积河段。所以,只有开发怒江的水电才会减少蒋先生所担心的土壤冲蚀情况。此外,水库淹没土地后形成水库也并不能说是丧失土地,水库湿地的生态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恢复湿地生态,我国有大面积的地区正在推行退耕还湖。如果按照蒋先生湿地就是丧失国土的逻辑,退耕还湖的国策岂不成为卖国行为了。

蒋先生说“其三,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持续利用了这些土地2000多年,且还可持续利用下去,而水坝的寿命只有短短的50年!土壤损失将使原本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成为不毛之地,再加上需相应的土地安置移民,将大大增加人地矛盾。如果损失的土地在几个平方公里,尚可以承受,而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损失就应该慎重考虑。”

或许由于专业限制,蒋先生可能不知道水坝有各种各样的水坝。也许蒋先生曾经听说过一些农村的小型土坝只有50年的寿命,就以为任何水坝都是只有50年的寿命。实际上蒋先生只要稍微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就不难发现,不仅国外百年左右的水坝水电站比比皆是,就是在国内,我国的丰满水坝现在早已经60多年了到现在还在正常运行。像怒江、三峡这样的特大型水电工程运行寿命决不会少于几百年,实际完全可能会超过千年以上。况且,即便水坝废弃以后,水库也不会成为不毛之地。连昔日的黄土高坡,我国黄河上的一些水电站淤积以后都会形成水肥草美的湿地保护区,蒋先生对水库淤积以后的危言耸听,恐怕是有些太离谱了吧?

蒋先生说“其四,水电开发还会使沿江200多公里公路丧失,需要重修,还要占用额外的土地和破坏植被,再加上所发出的电需长距离运输出省,沿途还要牺牲许多宝贵的生态资源。如果综合考虑上述水电开发的生态成本,900亿投下去产生的将是负效益!”

蒋先生的思想过于狭隘,现在怒江的沿江200多公里的公路对于怒江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不管建不建水电站,怒江的公路系统都需要要大力的发展、改造。从这一点上看,水电开发才是怒江公路建设的最好契机。蒋先生的“如果综合考虑上述水电开发的生态成本,900亿投下去产生的将是负效益!”的结论得来的过于轻率。如果,真是这样简单的就能得出结论,我们国家还犯的上动用这么大的力量对怒江开发进行反复论证吗?所以,您的第四条理由也是站不住的。总的来说我感觉蒋先生的现场调查真可以说是盲人摸象,不仅没有得到正确信息,反而得到许多误解。幸亏国家环保局没有请蒋先生去参加环境评价审查,否则真不知要闹出什么笑话来呢?

蒋先生还说“考虑到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巨大的环境成本,怒江水电以不开发 即“零方案” 留给后代人开发为上策。”仅仅从蒋先生连发电功率和发电量都搞不清楚的知识水平来看,我们的蒋先生最好还是不要评论什么目前的技术水平为好。恐怕您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蒋先生说“当今尽管科学飞速发展了,可我们在自然面前还有很多不懂的道理,等待技术成熟了再开发,环境成本会大大降低。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自然财富不能断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还要想想那些没有出生的后生们”。的确,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没有穷尽的,如果没有当地群众的迫切需要,我们也不会轻易的去开发任何江河资源,例如;雅鲁藏布江的水能资源更丰富,但是,我们目前并没有任何开发计划。再说开发河流的自然资源并不是就要断送这些资源,更何况水电本身就是可再生资源。我国的丰满、新安江水电站已经开发几十年了,不仅没有断送任何资源,反而使社会和生态环境更加美好。要知道怒江水电的资源,相当于每年5000-6000万吨原煤,100年的累积资源总量可达到50-60亿吨原煤。如果蒋先生真是为子孙后代着想,就不会把这些不可保存的水能资源白白浪费掉,非要去消耗本可以留给子孙后代的矿物资源。

文章中还有一些问题我就不再一一指出了。总之,我认为蒋高明先生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科学评论错误百出,毫无科学可言,真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位科学工作者写的文章。现提出以上意见,请蒋先生参考。

原文可参见网址:http://www.gmw.cn/content/2005-02/23/content_182542.ht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