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浅谈河流的资源、生态和环境三大功能
2009/3/13 15:58:56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www.hydropower.org.cn   日期:2008-02-16   供稿:张博庭
 

文/水博

最近一些人对我国家倡导的大力开发水电的政策颇有微词,其中比较有欺骗性的一种说法就是“河流本来具有资源、生态和环境三大功能,而建水坝开发水资源只是要利用河流的资源功能,忽视了河流的生态和环境功能”。应该说这种看法是极不科学的。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河流的生态功能和环境功能是自然存在的。不仅河流的这种功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且,就人类对河流的生态、环境功能的利用而言,恐怕也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相对来说,只有河流的资源功能是针对人类需求而言的,也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才实现的。也就是说,在河流的资源、生态和环境三大功能中,只有充分的利用好河流的资源功能,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程度的具体体现。当然,在某种情况下河流的资源功能与它的生态、环境功能之间也会有一定的矛盾、冲突,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作出一定的取舍。因此,现代社会中的水坝、水库、水电站对河流生态环境的某些改变和不利影响确实也是不可完全避免。如何在开发利用河流的资源功能的同时,把握好对河流生态和环境功能的兼顾,到是我们当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

很多缺乏科学知识的极端的环保主义者都极力提倡让河流自由流淌,他们认为河流的资源功能一定是和它的生态、环境功能是完全对立的。所以,人类不能在河流上修建任何水坝,你只要阻挡了河流的天然流动,就一定会破坏了河流的生态功能和环境功能。其实这种看法非常幼稚。因为,建水坝阻挡河流不是人类活动的专利。在自然状态下河流也会被天然的“水坝”阻挡形成天然的水库。例如我国的西南地区的著名风景区“人中海”“木格措”。这种天然水坝对河流生态和环境作用影响仅仅是改变,而绝非破坏。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水坝和水库,恐怕非美洲著名的尼加拉瓜大瀑布和五大湖莫数了。可是有谁又能说那里的生和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呢?

事实上,人造水坝与天然水坝的机理和作用都十分相似,不管是美国的胡佛、中国的新安江,这些建造于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巨型水坝,其生态环境效果如何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不管是由于天然还是人工的作用,湿地、河流,河湖并存的生态环境,未必就会比单纯的激流河段更差。

当然,我们承认现实社会也不会总是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美好,当河流水资源的供应与当地的社会的生存需求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时候,河流的生态和环境遭受破坏确实是不可避免的。例如,为了满足北京的供水需要,目前人造水坝几乎让永定河几乎常年干涸。显然,无论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还是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利用河流的资源功能毫无疑问都必须是第一位的。当然对永定河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也不能不去解决,不过要解决永定河的资源与生态和环境功能之间的矛盾,只能通过逐步减少北京市的人口和用水需求或者采取蓄水、调水的工程措施。目前我国在长江上游大量修建的水库和著名的南水北调工程,都可以说是我们恢复永定河生态、环境功能具体措施的一部分。一些所谓的长江问题“专家”在振振有词的批评建水坝和蓄水威胁了长江的健康的时候,也许根本就不会想到,这正是我们解决黄河以及北京的永定河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让所有的河流都自由的流淌当然是好事。但是,我们考虑河流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时候,不能脱离我们世界人口生存的巨大的水资源需求的现实。这就好比谁都知道小桥流水、花前月下的乡间别墅的生态环境好。但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住单元楼确只能是绝大多数人无奈的选择。只强调局部的河流生态环境问题,忽视整个人类需求与资源和环境间的尖锐矛盾,正是那些缺乏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极端环保人士的一种通病。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我们的水电规划和开发只考虑发电因素没有考虑生态环境需要。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不符合事实的炒作。国外很多一百多年以前建设的很多水坝就已经留有船闸和过渔通道,这不是考虑生态环境又是什么呢?我国上个世纪开始建设的三峡工程的首要目的就是防洪,这能说是不考虑生态环境的需要吗?客观地说,历来所有的水电工程,都必须把生态环境作为最主要的问题来考虑。否则这个工程根本就不能建,建了也不能运行。例如,如果是仅仅考虑发电效益,我国早期修建的三门峡工程根本就不需要改造。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和生态的标准也不断的改变。过去认为合理的工程设计,今天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也是可能的。这就好比我们建造房子,从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到装修标准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决不能说我们过去建造的房子,就是不环保的,就没有考虑到生态环境问题。

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生态和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是必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建设生态文明、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是我们的努力目标。但是,同时我们也防止某些盲目的否定历史和追捧、炒作生态环境问题的倾向。总之,人类活动对自然河流的生态环境有所影响、有所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不过这种改变可能是利大于弊,也可能是弊大于利。一方面我们不要对河流的这种生态环境改变诚惶诚恐,因为,自然界中的河流本身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另一方面,也不能盲目地把不改变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保守,作为我们保护生态环境标准。科学的提高河流开发中的生态环境标准非常重要,在缺乏科学依据的情况下,仅仅采用保守的态度解决河流的资源、生态和环境功能之间的矛盾,并不值得去提倡。

例如,在根本就搞不清楚河流水温的变低对水生动植物的影响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情况下,就要求我国的大型水库都必须采用分层取水装置,就有一定的盲目性。在这一点上,美国的科学家就非常务实,他们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因为根本就不能准确地判断低温水的利弊,所以他们的水利工程基本上都不采用分层取水。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提高生态环境标准的做法有时候非常可笑。例如,我国某水电站为了防止下泄水温度过低,被要求不得不采取分层取水措施的同时,下游几公里的一座火电站却因为冷却排水可能对河水产生的温升高于一度,不得不改为冷却塔。在根本就不知道河流水温度变化的利弊情况下,就因为盲目的追求不能改变原来河流的原始状态,我们的水电站和火电站建设不仅都要大规模的增加投资,而且,在今后的长期运行中无疑都将要增加发电能耗。其结果必然是增加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很显然,,盲目的、保守的对待河流生态环境问题,也有可能对全球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因此,提高科学素养、推进科技进步,全面地、科学的理解和利用好河流的资源、生态和环境功能极为重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