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晋:水资源污染,喝水人买单?
2009/10/20 9:23:12 新闻来源:晶报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环球国际论坛上,部分国内专家表示,由于水资源成本上升,中国城市自来水价格面临上涨趋势。
作为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准公共产品,公众对水价问题向来敏感。前段时间,不少地方纷纷酝酿上调水价,引发了有关“外资垄断中国水务”的大讨论。这次专家也是在喊涨,不过又有了新的理由。比如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水资源中心主任邵益生就指出,近年来,由于城市本地水源污染日益严重,导致大范围调水工程增多,增加了调水成本和污水净化及处理成本,从而使自来水价面临上升压力。
专家的意思很明白,水价之所以该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水资源污染严重,于是才有了一系列成本的上升。换句话说,水被污染了,老百姓就该“被涨价”,铁定了做这个冤大头。
但问题是,老百姓背不起污染水资源这口黑锅。2005年,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爆炸事故发生后,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2007年,在长江中游湖北宜昌市猇亭区古老背轮渡口附近,某纺织印染厂的化工污水通过江边埋设的约50米长的管道直接排放进入长江,造成水质严重污染。诸如此类触目惊心的污染事件还有不少,如果污染加重可以成为水价上涨的理由,则好似歹徒犯事,良民受罚。
而住建部专家拿污染说事,也像是在暗中将了环保部门一军:环保局变成环保部,级别提升了,环评风暴也常常刮,但现实却是水污染年年加重,这不是失职又是什么?
但环保部门恐怕也有倒不完的苦水。今年6月,环保部开出了中国环保史上的最大罚单——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建设项目、山东省钢铁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但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却在采访中发现,环保部罚单所涉及的项目仍在照常施工,或只作出一些应对性的表面安排,项目负责人都在笃定地等待“风暴”刮过,随时准备继续开工。有各方利益掣肘,环保部往往在处理环境污染问题时力不从心。
这样推来推去,谁都有难处,谁都有苦衷,但是自来水生产成本提高了,总得要人埋单不是?
于是惟一可以打主意的,就是公众的钱袋子。
污染加重就要涨水价,这恐怕是水务公司和相关职能部门最欣赏的逻辑,巧的是,貌似中立的专家们也相当配合,摆事实讲道理,把这一怪异逻辑包装得跟朵花似的,就等着水价上涨的梦想照进现实。
【作者:成文晋 来源:晶报】
作为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准公共产品,公众对水价问题向来敏感。前段时间,不少地方纷纷酝酿上调水价,引发了有关“外资垄断中国水务”的大讨论。这次专家也是在喊涨,不过又有了新的理由。比如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水资源中心主任邵益生就指出,近年来,由于城市本地水源污染日益严重,导致大范围调水工程增多,增加了调水成本和污水净化及处理成本,从而使自来水价面临上升压力。
专家的意思很明白,水价之所以该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水资源污染严重,于是才有了一系列成本的上升。换句话说,水被污染了,老百姓就该“被涨价”,铁定了做这个冤大头。
但问题是,老百姓背不起污染水资源这口黑锅。2005年,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爆炸事故发生后,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2007年,在长江中游湖北宜昌市猇亭区古老背轮渡口附近,某纺织印染厂的化工污水通过江边埋设的约50米长的管道直接排放进入长江,造成水质严重污染。诸如此类触目惊心的污染事件还有不少,如果污染加重可以成为水价上涨的理由,则好似歹徒犯事,良民受罚。
而住建部专家拿污染说事,也像是在暗中将了环保部门一军:环保局变成环保部,级别提升了,环评风暴也常常刮,但现实却是水污染年年加重,这不是失职又是什么?
但环保部门恐怕也有倒不完的苦水。今年6月,环保部开出了中国环保史上的最大罚单——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建设项目、山东省钢铁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但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却在采访中发现,环保部罚单所涉及的项目仍在照常施工,或只作出一些应对性的表面安排,项目负责人都在笃定地等待“风暴”刮过,随时准备继续开工。有各方利益掣肘,环保部往往在处理环境污染问题时力不从心。
这样推来推去,谁都有难处,谁都有苦衷,但是自来水生产成本提高了,总得要人埋单不是?
于是惟一可以打主意的,就是公众的钱袋子。
污染加重就要涨水价,这恐怕是水务公司和相关职能部门最欣赏的逻辑,巧的是,貌似中立的专家们也相当配合,摆事实讲道理,把这一怪异逻辑包装得跟朵花似的,就等着水价上涨的梦想照进现实。
【作者:成文晋 来源: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