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头地区重现“千湖美景”
2009/9/14 8:53:23 新闻来源:新华社
据新华社西宁9月8日电(记者 何伟)被誉为“格萨尔故乡”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黄河源头地区,是三江源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域。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下水位大幅下降。经过积极治理,目前黄河源头地区重现了“千湖美景”。
果洛州境内被誉为“黄河源头第一县”的玛多县近几年的生态变迁,已成为果洛藏族自治州退牧还草及生态保护工程取得实效的缩影。
4年前,记者在玛多县采访时,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风沙蔓延、草原退化、湖泊干涸的景象,越来越多逐水草而居的高原牧民移居他乡。4年后,记者再到玛多县,看到的却是成群结队的藏原羚、藏野驴在湖边悠闲觅食、嬉戏,茫茫草原上野生动物、羊群与牧民“和谐”共处的场景。素有“千湖之县”美誉的玛多重现了昔日湖泊星罗棋布、波光粼粼的千湖美景。
玛多县副县长万玛加认为,这些巨大变化主要源于近年来国家投入巨资在这一地区先后实施的退牧还草和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通过退牧还草、灭鼠、沙漠化治理、移民搬迁、人工增雨等一系列工程项目的实施,玛多县生态系统初步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他说。
2005年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在包括玛多县在内的三江源区实施,这个县将生活在黄河源头核心区内的近2000名牧民移民搬迁,300多万亩天然草原得到休养生息,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恢复产生了重要作用。
这一地区生态初步恢复的主要表现是:众多湖泊水量明显增加,湖泊面积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扩大趋势。据遥感监测,鄂陵湖、扎陵湖等湖泊面积均有所增大,增大幅度在0.5至47平方公里。玛多县境内一些原已干涸消失的湖泊重现高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湖泊数量已经恢复到4000余个。
当地一些藏族牧民告诉记者,眼下,他们的家乡已经变成片片绿洲,重现了昔日水草丰茂的景象,让他们颇感欣慰。
果洛州境内被誉为“黄河源头第一县”的玛多县近几年的生态变迁,已成为果洛藏族自治州退牧还草及生态保护工程取得实效的缩影。
4年前,记者在玛多县采访时,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风沙蔓延、草原退化、湖泊干涸的景象,越来越多逐水草而居的高原牧民移居他乡。4年后,记者再到玛多县,看到的却是成群结队的藏原羚、藏野驴在湖边悠闲觅食、嬉戏,茫茫草原上野生动物、羊群与牧民“和谐”共处的场景。素有“千湖之县”美誉的玛多重现了昔日湖泊星罗棋布、波光粼粼的千湖美景。
玛多县副县长万玛加认为,这些巨大变化主要源于近年来国家投入巨资在这一地区先后实施的退牧还草和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通过退牧还草、灭鼠、沙漠化治理、移民搬迁、人工增雨等一系列工程项目的实施,玛多县生态系统初步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他说。
2005年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在包括玛多县在内的三江源区实施,这个县将生活在黄河源头核心区内的近2000名牧民移民搬迁,300多万亩天然草原得到休养生息,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恢复产生了重要作用。
这一地区生态初步恢复的主要表现是:众多湖泊水量明显增加,湖泊面积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扩大趋势。据遥感监测,鄂陵湖、扎陵湖等湖泊面积均有所增大,增大幅度在0.5至47平方公里。玛多县境内一些原已干涸消失的湖泊重现高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湖泊数量已经恢复到4000余个。
当地一些藏族牧民告诉记者,眼下,他们的家乡已经变成片片绿洲,重现了昔日水草丰茂的景象,让他们颇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