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水电开发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n Switzerland) 瑞士国土面积 4l 293 km2 ,境内多高山,地形高差很大。山区年降水量高达 2 000 ~ 3 000 mm ,谷地 600 ~ 700 mm ,平均 1 470 mm 。河流平均年径流量 535 亿 m3 。冬季积雪量大,在春末夏初的融雪季节,径流集中,流量较大。森林植被覆盖很好,河流泥沙含量很少。
瑞士的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为 410 亿 kW . h / a ,平均每平方千米有 99.3 万 kW . h / a ,相当于世界平均数 10.7 万 kW . h / (a.km2) 的 9.3 倍,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集中的国家。
瑞士于 1882 年建成第 1 座小型水电站,其电力工业一直以水电为主,过去水电比重长期在 90 %以上,至 20 世纪 70 年代才开始有所下降。 1998 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 11 980 MW ,年发电量 345 亿 kW . h ,分别占电力总容量和总发电量的 74.3 %和 56.3 %。
瑞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达 84.1 %,瑞士对其天赋的水能资源,不论河流的大小和落差的高低,都精打细算和千方百计地加以利用,并常常跨流域引水取得更大的水头。为了充分利用高山溪流分散的水能资源,常把许多小溪小沟的细流,通过沿山修建的长隧洞和管道集中到一个水库后引水发电。有的小溪流引水处比较低,还建水泵站抽水注人水库,而利用它发电时所得的水头比抽水扬程高出许多,仍属经济,这也是一种抽水蓄能的方式。
瑞士在高山峡谷区所建的高坝不少,坝高在 100 m 以上的有 25 座,其中超过 200 m 的有 4 座。最高的为大狄克逊坝 (Grand Dixence Dam) ,高 285 m ,是世界上已建最高的重力坝;其总库容 4 亿 m3 ,是瑞士最大的水库。初期所建支墩坝高 87 m , 1934 年建成香多林 (Chandoline) 引水式水电站,水头 1 672 m ,装机容量 142 MW 。 1961 年建成 285 m 高坝后,将老坝淹没并加建飞虹纳 (Fionnay) 和南达 (Nandaz) 连续 2 级引水式水电站,水头分别为 878 m 和 1 013 m ,装机容量分别为 32l MW 和 384 MW 。 1998 年又另建通过长 15.9 km 的隧洞引水,水头 1 883 m ,安装 3 台各 400 MW 冲击式机组,装机容量 1 200 MW 的克留逊 (Cleuson) 水电站。前后由大狄克逊高坝水库引水的 4 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 2 047 MW 。这是世界上已建水头 1 000 m 以上的最大水电站,所用 400MW 冲击式机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水头机组。这种水电站主要担负峰荷,还可以在丰水期多蓄水少发电,待枯水期多发电,以补偿径流电站的不足。
瑞士在平原地区也建有不少低水头径流式电站,担负电力系统中的基荷。这些电站能提供全国水电发电量的 40 %左右。
瑞士的水电站,除大狄克逊一克留逊水电站外,最大的装机容量为 380 MW 。据 1978 年统计, 200 MW 以上的大水电站有 12 座,其装机容量占水电总容量的 29 %; 10 ~ 200 MW 的中型水电站 152 座,占 66 %,是主力; 10 MW 以下的小水电站 2 136 座,占 5 %。
瑞士在西欧联合大电网中占据着重耍的位置,与相邻的奥地利、意大利、法国、德国有 29 条输电线路联网。基本上是夜间低谷时输入廉价电能,白天高峰时输出高价电能,丰水期有多余电能时也输出,总计输出多于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