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2012年中国水电行业发展情况
2013/2/18 13:53:07    新闻来源:
来自:中商情报网 
 
    一、我国资源潜力
  根据2003年全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年电量6.08万亿千瓦时,平均功率6.94亿千瓦;技术可开发年发电量2.47万亿千瓦时,装机容量5.42亿千瓦;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1.75万亿千瓦时,装机容量4.02亿千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勘察规划工作不断深入,我国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和经济可开发量将进一步增加。根据雅鲁藏布江下游河段现场考察和初步规划情况,目前我国水电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可增加到5.7亿千瓦。
  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和经济可开发量均居世界第一。截至2010年,水电开发程度为27.7%(按发电量计算),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开发潜力较大。
  二、水电发展现状
  截至2012年底,我国水电装机24890万千瓦(含抽水蓄能2031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1.7%,水电发电量86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3%,占全国发电量的17.4%,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三、“十二五”水电发展目标
  根据水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水电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水电建设平稳较快发展。全国新开工常规水电1.2亿千瓦,抽水蓄能0.4亿千瓦,新增投产0.74亿千瓦,2015年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9亿千瓦(抽水蓄能0.3亿千瓦),年发电量9100亿千瓦时,折合标煤绚3亿吨;2020年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2亿千瓦(抽水蓄能0.7亿千瓦),年发电量1.2万亿千瓦时,折合标煤约4亿吨。“西电东送”能力不断扩大,2015年水电送电规模超过制8400万千瓦。
  ——生态保护取得重大进展。环境友好的水电开发和河流生境修复技术取得新的突破,主要流域生态安全监控、环保综合措施和生态调度体系逐步形成,已开发河流生境修复与生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水电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标准与综合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科学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初步建立。
  ——移民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水电开发机制和移民安置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水电开发与移民群众、地方政府的利益共享机制逐步建立“先移民后建设”的水电移民政策措施体系初步形成,移民安置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明显提升,移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重点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基本解决,移民社会管理工作明显加强,库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科技装备水平明显提升。水电建设坝工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复杂地质条件、高地震烈度及300米级高坝等筑坝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装备制造水平明显加强,百万千瓦级常规机组和40万千瓦、500米水头以上抽水蓄能机组全面实现自主化。水电科技研友、装各制造、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基本健全。
  ——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水电行业管理显著加强,开发建设市场秩序全面规范,水电开发政策体系和投资体制更加完善,水电管理体制和电价形成机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科学合理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管理和运营机制基本建立。
  ——国际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进一步加强,合作领域不断扩展,合作水平明显提高。“走出去”战略实施进一步深化,国际水电资源合作开发规模不断扩大。跨界河流共同开发取得积极进展,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格局基本建立。
  大型水电基地建设
  按照“建设十大、建成八大”千万千瓦级水电基地的目标,综合考虑资源状况、开发条件、前期工作等因素,重点开发大渡河、雅窘江、调沧江中下游、金沙江中下潜等流域,启动金沙江上带、漏沧江上游、黄河上游(茨哈以上)、雅鲁藏布江中游、怒江中下游等水电基地开发。
  ——优化开发闵浙赣、东北、湘西水电基地。开工建设赣江井冈山、第二松花江丰满重建等工程,总规模130万千瓦。新增投产托口等水电项目,总规模80万千瓦。到2015年,闽浙赣、东北、湘西水电基地总规模分别为890万千瓦、660万千瓦、780万千瓦,除东北水电基地外,其余两基地水电基本开发完毕。
  ——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南盘江红水河、乌江水电基地。开工建设长江千流小南海、乌江白马和红水河龙滩二期等水电站,总规模350万千瓦。新增投产三峡地下电站,乌江沙沱、银盘,红水河岩滩扩机等大型水电项目,总规模650万千瓦。到2015年,长江上游、南盘江红水河、乌江水电基地建设基本完成,总规模分别为2850万千瓦、1270万千瓦、1110万千瓦。
  ——全面推进金沙江中下游、澜沧江中下游、雅砻江、大波河、黄河上游、雅鲁藏布江中游水电基地建设。继续抓好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雅窘江锦屏一级、锦屏二级、官地,大渡河长河坝、大岗山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发电,投产规模达到4000万千瓦。开工建设金沙江乌东德、白鹤滩、梨园、鲁地拉、龙开口、观音岩,雅窘江两河口、卡拉、杨房沟,大渡河双江口、猴子岩、硬梁包、丹巴,澜沧江古水、黄登、苗尾,黄河上游玛尔挡、宁木特、茨哈峡,雅鲁藏布江中游加查、街需、大古等项目;重点加强调节性能好的龙头水库电站建设。“十二五”期间金沙江中下游、澜沧江中下游、雅窘江、大渡河、黄河上游、雅鲁藏布江中潜等水电基地开工规模分别为3830万千瓦、1560万千瓦、850万千瓦、1180万千瓦、650万千瓦、140万千瓦,2015年投产总规模升别达到2390万千瓦、1640万千瓦、1410万千瓦、1180万千瓦、1500万千瓦、50万千瓦。
  ——有序启动金沙江上涛、澜沧江上游、怒江水电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金沙江上游和阑沧江上游水电开发步伐,开工建设叶巴滩、拉哇、苏洼龙、如美等项目,适时启动怒江中下游水电基地开发,力争开工建设松塔、马吉、亚碧罗、六库、赛格等梯级电站,开工规模2400万千瓦。着力打造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怒江上游”百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
  一、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着力完善东部地区站点布局。在华东、广东等区外送电比重高和煤电核电比重大,海南、福建等核电发展较快,以及吉林、河北等风电大规模开发地区,根据电网调峰要求,合理布局一批经济指标优越的抽水蓄能电站,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开工建设丰宁、荒沟、敦化、文登、宁海、厦门、深圳、琼中等一批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约2300万千瓦。建成投产仙游、深阳、清远、仙居、蒲石河等抽水蓄能电站,新增规模878万千瓦。
  ——适度加快中部地区电站建设。着力解决中部地区因水火分布不均、水电基本开发完毕、三北地区风电受端带来的电网调峰和安全运行问题,加快建设一批条件成熟的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绩溪、天池、五岳、上进山等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约700万千瓦。建成投产响水涧、洪屏、佛子岭等抽水蓄能电站,新增规模326万千瓦。
  一一有序推进西部地区蓄能开发。在西北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适应新能源基地大规模开发需要,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有序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开工建设镇安、阜康、中宁、肃南和重庆蟠龙等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约1000万千瓦。建成投产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新增规模120万千瓦。
  二、西电东送
  根据我国水能资源及电力市场分布特点,充分考虑西部地区用电负荷增长需要,深入推进“西电东送”战略,通过加强北部、中部、南部输电通道建设,不断扩大水电“西电东送”规模,完善“百电东送”格局,强化通道互连,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优化北部通道。北部通道主要依托黄河上游水电,将西北电力输往华北地区。“十二五”期间,在拉西瓦和公伯峡水电站200万千瓦外送规模的基础上,结合黑山峡河段及黄河上游水电开发,进一步优化北部通道水电外送规模和外送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