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将推新能源并网新政
2013/2/5 8:16:34 新闻来源:经济观察报
新能源行业将迎来新的利好。《可再生能源电力优先上网管理办法》正在由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中,该办法将着重解决风电和太阳能等电力难以全额收购的难题,此外,行业期盼已久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管理办法》也将择机出台。
除了并网方面,国家能源局还修订调整了《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中对太阳能发电的装机目标,从21吉瓦提高为35吉瓦。
并网新政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一直以来,都存在并网难的问题。
电监会去年8月份发布的《重点区域风电消纳监管报告》就指出,目前全国重点区域风电“弃风”越来越严重,其中华北、西北和东北所在的“三北”地区并网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虽然占全国85%以上,但2011年全年弃风电量达123亿千瓦时,对应电费损失约66亿元。
此间,还有数据称,目前“三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有的风电场弃风或者未被接纳的电量达到20%。
不仅是风能,太阳能的并网情况也不容乐观。本报记者日前获取的一份资料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上半年,2009年和2010年金太阳工程项目目录中,批复项目主体工程完成并网项目106个,主体工程完成未并网项目44个。
由此来看,并网项目占完工项目的71%,并网情况比较乐观。然而,接近该数据统计的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些并网的项目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具有国家电网正式并网许可文件的项目,一种是没有上述文件但企业自行并网的项目,“但是前者的数量极少,按照实际意义上的并网,就是被国家电网认可和许可的情况下进入电网系统发电的,不超过10个项目,90%甚至更多的项目都没有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并网。
对于难以并网的原因,一位能源局人士表示,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市场空间问题,一个是输送通道问题,还一个是运行和补贴问题。“拿风电来说,如果在既有电力体系不改变的情况下发展,行业的市场空间已经利用完,如果不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变,风电就将没有发展空间,即便改变格局,南方还有点空间,过两年也都开发完了,所以市场问题是机制体制改变的问题。”上述人士表示。
对此,该人士称,今年能源局提出的风电计划是新增并网装机1800万千瓦,在2009-2012年的规划中新增装机是1500万千瓦,“以前规划的是开工容量,今年要的是结果,看实际并网。”
据该人士介绍,目前,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西北地区,包括华北地区的张家口和承德都存在运输通道问题,“先不说协调不协调,这些地区输送容量都不够,要先把输电瓶颈解决掉。”
上述电监会报告就曾统计称,截至2011年底,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并网工程累计投资440亿元,尚不及自2006年到2011年电网建设总投资的5%,而且报告还总结风电未能并网的原因时认为,风电配套并网工程建设滞后是主要成因之一。“这就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上述能源局人士表示,这就要解决运行和补贴问题,其主要的就是优先上网和全额收购问题,这一方面各方存在较大争议。
其实,对于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的电力收购,多个法律法规有明确的规定。2005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和2007年电监会颁行的《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都明确表示,电网企业应当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
但事实上,在并网时多方分歧较大,主要体现在电源冲突、电费结算、补贴拨付和输配网络建设投资等环节。
“不同部门和不同方面有不同意见,风电规模大了后,对火电带来冲击,利用小时下降,这时有部门提出风火置换补偿,由风电补偿火电让出的容量损失,保证风电的上网容量,这看似合理,其实没有法律基础,法律规定必须保证风电全额收购,所以要对现有的价格机制进行改革,以缓解两种电源间的矛盾。”上述人士称。
对此,本报独家获悉,国家能源局正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优先上网管理办法》,以解决风电和太阳能等电力难以全额收购的难题,而且,行业期盼已久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管理办法》(下称《配额管理办法》)也将择机出台。“能源局出台上述办法意在解决并网问题,但是按照法律规定,必须全额收购,就不该存在优先的问题,更没有先后之分,所以谈优先上网本身就没有法律基础,解决并网问题,还要看后者《配额管理办法》的出台情况。”国家能源委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林伯强表示。《配额管理办法》主要是国家能源局根据各地可再生能源资源、经济总量、电力消费总量及电力输送能力,确定2015年前四类区域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具体比例,并通过考核和经济处罚等相关措施,保障配额制实施到位。
此外,上述人士还透露称,新能源的电价补贴已经步入正轨,已实现财政预拨付。“此前,电网只结算标杆电价部分,补贴部分等到国家资金下来后计算,现在统一改为财政部按季度预拨,当月的电量、标杆电价和补贴资金进行一起结算。”“我们在发达国家进行过考察,风电问题如果可以做到预测可知,并保证电力系统具有灵活的电源,风电并网运行就不存在电网所说的技术上的障碍。”该人士表示。
光伏目标再提高
除了并网方面,国家能源局还对去年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进行了一些调整,其中对太阳能发电的装机目标,从规划的21吉瓦,提高为35吉瓦,这一数字将在新的规划文件中体现。
按照《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21吉瓦的装机容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伏电站的装机将均达到10吉瓦,太阳能热发电达到1吉瓦。
“当前的既有装机是7吉瓦,今年的计划装机是10吉瓦,这样就有17吉瓦了,所以到2015年肯定会超过20吉瓦,按照新的35吉瓦来倒推,明后年每年将有9吉瓦的增量。”林伯强表示,“目前的关键就在于今年的10吉瓦能否落实,因为当前的7吉瓦是此前光伏几年发展的装机总和,在目前的低迷市场情况下,如此之大的规模能否投建成行,还有待观察。”
而对于调整的原因,林伯强认为,“作为世界最大的光伏设备制造国,中国自2011年以来,遭受了来自欧美的双反,光伏行业一直处于寒冬状态,国家层面希望通过开拓国内市场扭转行业困局,启动和重振市场,其方式之一就是提高国内市场的规模,所以改变目标便顺理成章。”
“太阳能和风电解决了容量、并网和补贴问题,市场定会发生改变。”林伯强表示,“真的不能再等了,行业已经等不起。”
除了并网方面,国家能源局还修订调整了《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中对太阳能发电的装机目标,从21吉瓦提高为35吉瓦。
并网新政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一直以来,都存在并网难的问题。
电监会去年8月份发布的《重点区域风电消纳监管报告》就指出,目前全国重点区域风电“弃风”越来越严重,其中华北、西北和东北所在的“三北”地区并网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虽然占全国85%以上,但2011年全年弃风电量达123亿千瓦时,对应电费损失约66亿元。
此间,还有数据称,目前“三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有的风电场弃风或者未被接纳的电量达到20%。
不仅是风能,太阳能的并网情况也不容乐观。本报记者日前获取的一份资料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上半年,2009年和2010年金太阳工程项目目录中,批复项目主体工程完成并网项目106个,主体工程完成未并网项目44个。
由此来看,并网项目占完工项目的71%,并网情况比较乐观。然而,接近该数据统计的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些并网的项目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具有国家电网正式并网许可文件的项目,一种是没有上述文件但企业自行并网的项目,“但是前者的数量极少,按照实际意义上的并网,就是被国家电网认可和许可的情况下进入电网系统发电的,不超过10个项目,90%甚至更多的项目都没有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并网。
对于难以并网的原因,一位能源局人士表示,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市场空间问题,一个是输送通道问题,还一个是运行和补贴问题。“拿风电来说,如果在既有电力体系不改变的情况下发展,行业的市场空间已经利用完,如果不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变,风电就将没有发展空间,即便改变格局,南方还有点空间,过两年也都开发完了,所以市场问题是机制体制改变的问题。”上述人士表示。
对此,该人士称,今年能源局提出的风电计划是新增并网装机1800万千瓦,在2009-2012年的规划中新增装机是1500万千瓦,“以前规划的是开工容量,今年要的是结果,看实际并网。”
据该人士介绍,目前,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西北地区,包括华北地区的张家口和承德都存在运输通道问题,“先不说协调不协调,这些地区输送容量都不够,要先把输电瓶颈解决掉。”
上述电监会报告就曾统计称,截至2011年底,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并网工程累计投资440亿元,尚不及自2006年到2011年电网建设总投资的5%,而且报告还总结风电未能并网的原因时认为,风电配套并网工程建设滞后是主要成因之一。“这就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上述能源局人士表示,这就要解决运行和补贴问题,其主要的就是优先上网和全额收购问题,这一方面各方存在较大争议。
其实,对于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的电力收购,多个法律法规有明确的规定。2005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和2007年电监会颁行的《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都明确表示,电网企业应当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
但事实上,在并网时多方分歧较大,主要体现在电源冲突、电费结算、补贴拨付和输配网络建设投资等环节。
“不同部门和不同方面有不同意见,风电规模大了后,对火电带来冲击,利用小时下降,这时有部门提出风火置换补偿,由风电补偿火电让出的容量损失,保证风电的上网容量,这看似合理,其实没有法律基础,法律规定必须保证风电全额收购,所以要对现有的价格机制进行改革,以缓解两种电源间的矛盾。”上述人士称。
对此,本报独家获悉,国家能源局正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优先上网管理办法》,以解决风电和太阳能等电力难以全额收购的难题,而且,行业期盼已久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管理办法》(下称《配额管理办法》)也将择机出台。“能源局出台上述办法意在解决并网问题,但是按照法律规定,必须全额收购,就不该存在优先的问题,更没有先后之分,所以谈优先上网本身就没有法律基础,解决并网问题,还要看后者《配额管理办法》的出台情况。”国家能源委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林伯强表示。《配额管理办法》主要是国家能源局根据各地可再生能源资源、经济总量、电力消费总量及电力输送能力,确定2015年前四类区域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具体比例,并通过考核和经济处罚等相关措施,保障配额制实施到位。
此外,上述人士还透露称,新能源的电价补贴已经步入正轨,已实现财政预拨付。“此前,电网只结算标杆电价部分,补贴部分等到国家资金下来后计算,现在统一改为财政部按季度预拨,当月的电量、标杆电价和补贴资金进行一起结算。”“我们在发达国家进行过考察,风电问题如果可以做到预测可知,并保证电力系统具有灵活的电源,风电并网运行就不存在电网所说的技术上的障碍。”该人士表示。
光伏目标再提高
除了并网方面,国家能源局还对去年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进行了一些调整,其中对太阳能发电的装机目标,从规划的21吉瓦,提高为35吉瓦,这一数字将在新的规划文件中体现。
按照《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21吉瓦的装机容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伏电站的装机将均达到10吉瓦,太阳能热发电达到1吉瓦。
“当前的既有装机是7吉瓦,今年的计划装机是10吉瓦,这样就有17吉瓦了,所以到2015年肯定会超过20吉瓦,按照新的35吉瓦来倒推,明后年每年将有9吉瓦的增量。”林伯强表示,“目前的关键就在于今年的10吉瓦能否落实,因为当前的7吉瓦是此前光伏几年发展的装机总和,在目前的低迷市场情况下,如此之大的规模能否投建成行,还有待观察。”
而对于调整的原因,林伯强认为,“作为世界最大的光伏设备制造国,中国自2011年以来,遭受了来自欧美的双反,光伏行业一直处于寒冬状态,国家层面希望通过开拓国内市场扭转行业困局,启动和重振市场,其方式之一就是提高国内市场的规模,所以改变目标便顺理成章。”
“太阳能和风电解决了容量、并网和补贴问题,市场定会发生改变。”林伯强表示,“真的不能再等了,行业已经等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