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聚焦小水电困局 一位小水电协会会长的来电
2012/8/28 8:21:02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8月25日,一个寻常的周六中午,记者意外地接到西南地区某小水电协会会长徐军(化名)的电话。他一开口就说,“我想聊聊我们省的小水电,说说没娘的孩子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当天上午,从外地赶回来的他,看了《小水电困局》的系列报道后,特意委托秘书联系记者,希望能够在电话中向记者反映当地小水电的情况。

  8月13日,能源周刊推出专题报道《小水电困局》,在覆盖四川、贵州、云南、江西、浙江等省市小水电的调查的基础上,从电价、环保、监管等三方面剖析了小水电缘何深陷亏损泥淖。

  50分钟的通话里,徐军虽有时会提高声调,但更多的时候是在用平淡的语气和记者唠叨。作为一个小水电行业的资深研究者,他一再强调要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角度全面地看待小水电。

  徐军说,正是由于投资体制与管理体制不匹配,才使得民营资本的介入扰乱了“一池春水”。

  在小水电发展的前两个阶段,主要是出于解决农村用电难题而投建项目,一般无关乎投资回报,小水电的开发利用“按部就班”的推进着。

  近年来,民营资本逐渐取代国有资本,在小水电市场中份额日趋增加。逐利的民资本可以刺激市场活力,但在相应的配套管理体制未能出台或有效落实的情境下,蜂拥而上的民营资本“跑马圈河”,一切似乎乱了套。

  徐军对此感触颇深。在他看来,电价、税收、利息等方面延续旧制无疑会加重民营资本的负担,加之行业分配不公,小水电的利润空间一再缩减,多省亏损运营,苦不堪言。

  其实,小水电更像一个没娘的孩子,“谁都管,谁都不管。”能源局、发改委、水利部、环保部都只管理其中的一方面,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管部门“大家长”对小水电的生存发展问题进行长远、科学的规划与管理。

  徐军说,这次匆匆从外地赶回省里,是由于当地政府又在试图通过协商的方式压低小水电电价,让利给地方国有企业和支柱性产业。他希望本报能够帮助呼吁,给小水电企业留一些生存空间。

  “救市可以理解,但不是小水电企业不想让利,是根本无利可让。几厘钱看似不多,可对于已经低到底的价格怎么降?”隔着电话,记者还是可以感觉到徐军的不满,但更多的是深深地无奈,最后化成一阵苦笑。

  徐军说,当生存成为难题的时候,小水电企业根本没有钱去搞管理体制改革、员工培训、技改、植被恢复等。对这些问题,他并不回避,甚至认为,“四无”电站,也并非全是民营资本逐利的错。“审批、设计、验收成本已经占到总投资成本的20%,手续越来越繁琐、复杂,经常是电站建成了,手续还没完全拿下来。”

  审批、核准、验收的标准与要求至今不统一,虽不至于“无法可依”,但具体要求很模糊。

  仅以验收标准为例,目前普遍采用的还是2000年的国标标准,但该标准适用于25万千瓦以上装机的大型水电站,对低于25万千瓦的中小水电站参照执行。而小水电如何参照执行,至今未有配套细则出台,混乱是不言而喻的。

  徐军告诉记者,去年某市120余座水电站面临验收,通过率尚不足6%。但未通过验收的水电站因当地电力供应紧张并未关停,仍在运行,这样的“四无”电站在西南并不鲜见。

  “小水电现在效益不好,难过;效益好了,也同样难过。”徐军说,就目前的市场环境而言,小水电企业能做的很有限。管理体制不顺,没有“大家长”的小水电的日子怎么过,还得看接下来的政策。(王彩娜)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