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促进生产方式大变革
2012/7/3 8:49:10 新闻来源:中国能源报
——邓英淘《新能源革命与发展方式跃迁》对能源未来的思考
□本报记者 张子瑞 《 中国能源报 》( 2012年06月25日 第 06 版)
“展望今后50-100年,中国的能源供给完全可以建基于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之上,且在技术上不存在颠覆性的障碍。这无疑是一次生产方式的大变革。”邓英淘先生在其著作《新能源革命与发展方式跃迁》一书中指出。
大风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新能源革命与发展方式跃迁》,收录的是邓英淘自2005年以来,在这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黄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黎明之时,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不幸的是,书籍已出版,思想已留下,而他本人却于今年3月因病离世,时年60岁。
邓英淘的学术专长是计量及数理经济学,从事农村宏观经济研究的他走遍中国大江南北,捕捉一切新能源技术,实地调研新能源的开发与使用,探索中国持续发展的道路。2005年他刚从山东考察回来,那里的新能源体系,让他激动不已,他认为,“山东已经显示出社会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特征,内需主导的发展模式、集成推动的城市化进程和重组整合的新能源体系,这可以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基调。”
《新能源革命与发展方式跃迁》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旧的发展方式和工业化之路是以点块聚集的不可再生能源为基础,是从减弱生物圈质能循环中获“利”,这是少数人发达和现代化之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条死路。中国要想完成现代化,必须另辟蹊径,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大量使用可耗竭能源、资源的老路。新的发展方式和工业化之路则要从加强生物圈质能循环中获“利”,它是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基础,是中国及世界大多数人发达和现代化之路,这是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邓英淘引领读者去思考,面对21世纪已经来临的环境危机的挑战和科技进步趋势的跃迁(如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我们该怎样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在他看来,人类的很多战争正是为了抢夺能源而引发的。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质能在地球上的分布远比石油资源均匀许多,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这些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不仅可以解决碳排放问题,石油煤电的垄断也会被彻底打破,甚至还可以减少战争,使世界永久和平。
分布式能源发展方式就是要改变原有的集中开采集中加工、分散消费的能源消耗方式。用邓英淘的话说:“分布式能源动力体系,强调的不是串联而是并联,能源动力生产可以在局部地区经营,而不是通过传统垄断性能源公司集中生产,唯此才有新能源的生长环境。”
□本报记者 张子瑞 《 中国能源报 》( 2012年06月25日 第 06 版)
“展望今后50-100年,中国的能源供给完全可以建基于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之上,且在技术上不存在颠覆性的障碍。这无疑是一次生产方式的大变革。”邓英淘先生在其著作《新能源革命与发展方式跃迁》一书中指出。
大风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新能源革命与发展方式跃迁》,收录的是邓英淘自2005年以来,在这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黄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黎明之时,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不幸的是,书籍已出版,思想已留下,而他本人却于今年3月因病离世,时年60岁。
邓英淘的学术专长是计量及数理经济学,从事农村宏观经济研究的他走遍中国大江南北,捕捉一切新能源技术,实地调研新能源的开发与使用,探索中国持续发展的道路。2005年他刚从山东考察回来,那里的新能源体系,让他激动不已,他认为,“山东已经显示出社会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特征,内需主导的发展模式、集成推动的城市化进程和重组整合的新能源体系,这可以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基调。”
《新能源革命与发展方式跃迁》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旧的发展方式和工业化之路是以点块聚集的不可再生能源为基础,是从减弱生物圈质能循环中获“利”,这是少数人发达和现代化之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条死路。中国要想完成现代化,必须另辟蹊径,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大量使用可耗竭能源、资源的老路。新的发展方式和工业化之路则要从加强生物圈质能循环中获“利”,它是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基础,是中国及世界大多数人发达和现代化之路,这是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邓英淘引领读者去思考,面对21世纪已经来临的环境危机的挑战和科技进步趋势的跃迁(如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我们该怎样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在他看来,人类的很多战争正是为了抢夺能源而引发的。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质能在地球上的分布远比石油资源均匀许多,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这些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不仅可以解决碳排放问题,石油煤电的垄断也会被彻底打破,甚至还可以减少战争,使世界永久和平。
分布式能源发展方式就是要改变原有的集中开采集中加工、分散消费的能源消耗方式。用邓英淘的话说:“分布式能源动力体系,强调的不是串联而是并联,能源动力生产可以在局部地区经营,而不是通过传统垄断性能源公司集中生产,唯此才有新能源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