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发展战略处处长张旺解读《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联合印发《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四项: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着力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大力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构建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水利改革和管理的主要任务有三项:创新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依法治水管水、推进水利科技创新。
针对《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邀请曾参与该《规划》编制工作的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发展战略处处长张旺进行解读。
水利建设任务针对性强
中国经济时报:《规划》提出水利建设的四项任务有何背景?国家防总发布的消息说,近期南方有42条河发生洪水,造成9省区71万人受灾,加强防洪薄弱环节的建设显得更加迫切,这方面国家会否优先予以考虑?
张旺:农田水利、防洪工程、城乡供水工程、水生态安全工程体系等是我国“十二五”时期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这四项任务本身没有轻重缓急,都是今后一段时期非常重要、迫切需要完成的建设内容。
这四项任务是针对几个水利发展较为滞后的领域而制定的;一是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灌排方式较为落后;二是我国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滞后;三是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四是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部分地区水生态环境恶化。
近期,江南、华南强降水造成42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凸显我国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仍较为薄弱。因此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大力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大江大河干流及重要支流、独流入海和内陆河流的重点河段堤防、重要海堤达到规划标准,基本消除现有病险水库隐患,建立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县级及以下基层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水利建设的四项任务能否顺利实现?这些任务中有哪些重点和难点?
张旺:完成水利建设的四项任务,难度比较大。重点和难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难度大、任务重。我国将在洪水易发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区建成2058个县级及以下基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对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防洪任务较重、洪灾损失较大、保护对象比较重要的173条大江大河主要支流进行集中治理,这些领域基础都非常薄弱。第二,农田水利工程量大面广,历史欠账多,短期内难以彻底扭转农田水利落后的局面。第三,我国经济社会仍在快速发展时期,水生态水环境持续恶化趋势难以短期扭转。维系良好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水环境的目标实现难度较大。
尽管以上任务的难度较大,但我国明确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把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加强统筹协调,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责任落实、措施得力的情况下,完成水利建设的四项任务仍是有充分保障的。
实现水利改革发展任务要理顺体制机制
中国经济时报:水利发展的现行体制机制是怎样的?请谈谈体制机制对水利发展的影响?
张旺: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近年来,随着水利改革不断深化,水利的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全国七大流域管理机构初步编制完成了流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黄河水量分配指标细化到各支流;流域管理取得新成效,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权责进一步界定和规范;黄河流域颁布了《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太湖流域建立了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流域综合管理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水务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到2010年年底,全国72%的县级以上城市实行了水务一体化管理;采取承包、拍卖、租赁和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等多种形式,推进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进一步完善了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大幅增长,引导设立省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公共财政投入规模不断加大。
体制机制改革对水利发展的意义非常重大。水利不只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一家的工作,涉及到农业、城建、环境、国土等诸多部门,涉及到从中央到地方、到县乡等各级政府,涉及到管理部门、建设施工单位、农民合作组织等多个主体。只有体制机制理顺,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职责明确、机构清晰,才能实现水利改革发展的任务。
中国经济时报:怎样才能实现依法治水管水?
张旺:在依法治水管水方面,需要继续加快水法规体系建设,完善民生水利方面的法律制度。加快修订《河道管理条例》,推动出台《节约用水条例》、《洪水影响评价管理条例》、《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太湖管理条例》、《南水北调供用水管理条例》、《珠江水量调度条例》等法规。进一步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保障水法规的贯彻落实。
实现依法治水管水,需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完善水利社会管理的部门规章体系。修订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质量事故处理和质量监督管理等规定,加强地方水法规体系建设。二是建立健全专职水政监察机构和队伍,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完善和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执法监督,建立重大水事违法案件查处过程、行政处罚决定和执行结果的公开制度。三是建立健全水事矛盾纠纷预防机制,完善边界地区水事活动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四是深化水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执行水行政审批程序,开展水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规范水行政许可行为。
中国经济时报:水利科技创新对水利发展有哪些现实意义?
张旺:推进水利科技创新,需要建立健全水利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和科技管理体系。
水利科技创新对水利发展的意义有四个:第一,大力加强科技兴水,是实现“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目标、完成水利战略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水利社会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第二,加大水利科技推广力度,是实现水利现代化和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只有不断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广泛推广转化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才能促进建立国家水利信息管理系统和平台,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第三,科技创新是保障防洪安全、实现防汛抗旱目标的必然要求。第四,科技创新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