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四川水资源保护:从水源头到水龙头
2012/5/14 8:30:23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兴水利,除水害,本身就是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这篇大文章中的重要一环。本报记者在参加“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期间,来到位于金沙江下游的向家坝水电站。这个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将有望于年内发电。 本报记者张琴/ 
 
 
  本报记者 张琴 程晖 马川军
  
   位于四川郫县的成都市自来水六厂,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重力自流节能型水厂,也是成都市的主力水厂,日供水140万吨。在厂里的监控室里,有3个小的玻璃水池,3个池子里的水分别是即将进入水厂的原水、正在车间里的水和进入城市管网的自来水,上边分别标注着出厂水生物监测池、沉淀水生物监测池、原水生物监测池,里边各养9条小鱼。
   成都市自来水厂厂长助理曾景莉介绍说:“这是用生物来监测水质污染状况,里边的鱼是锦鲤,因为锦鲤对水质要求很高,如果这3个环节的水有问题,锦鲤就会有不适的表现。”
   成都市自来水六厂是今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对四川省水资源调查的第一站。一周多的时间里,记者还赶赴阿坝、成都、宜宾等地,对当地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等情况做了深入采访。
  
  城乡综合整治让水更清
  
   号称“千河之省”的四川,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229条。全省水资源总量261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000立方米。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全省多个城市出现水质性缺水。2008年以来,四川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在城乡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截至2011年底,四川省农村已经建成污水处理设施7308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15万吨/日,新增垃圾处理场地15005万座,新增垃圾处理能力307万吨/日。四川省通过实施农村连片治理,已经形成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
   2008年,四川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仅360万吨,而到了2011年末,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14万吨/日;2008年末全省城镇污水排水管网总长12499公里,2011年末全省城镇新建污水排水管网总长12849公里,相当于过去上百年建成的污水排水管网的总和。
   “我们对城市的考核就是看有没有污水直排口。如果有,那么这个城市的排污管网建得再好也不合格。”四川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管理,从2008年开始,四川省连续多年采取居民搬迁、建筑物拆除、排污口取缔、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措施,对32条涉及饮用水源保护的重点小流域和湖库污染进行了分期分批治理。从近年水源地水质监测情况来看,河道型水源地水质状况稳定,湖库型水源地水质状况总体好转,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Ⅲ类水质标准。
   《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条例》从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把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规制空间拓展至乡村的省级地方性法规。
  
  水源保护打“组合拳”
  
   为使流域内政府主动治理污染企业、规范畜禽养殖、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四川省对环境保护机制进行了创新。其中的一条,就是实施重点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用经济手段调动地方政府抓水污染治理的积极性。
   对此,四川省环保厅副厅长钟勤建表示:“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对个别地区起到了威慑作用。”
   根据河流流量、水环境敏感程度和水质管理目标,从2011年9月起,四川对岷江、沱江流域跨界断面水质实行分级别、分浓度考核,重点考核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其中一级断面扣缴基数为50万元,二级断面扣缴基数为30万元。涉及的成都等5个市和彭山等14个扩权试点县,如出境断面水质超标程度大于入境断面,将按超标倍数实行资金扣缴。由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每月考核断面水质,年终汇总考核结果报省政府批准后,省财政厅在年终结算时扣缴。今后,这一制度还将在嘉陵江等流域推行。
   据了解,根据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去年9月至12月间的监测结果,24个考核断面中有7个超标,涉及6个地方,共扣缴水质超标资金1118万元。扣缴资金专项用于:对下游污染治理的补偿;水环境质量优于断面水质考核目标地区的工作奖励;考核断面水质监测补助、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和运行补助等支出。
   此外,四川还开展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2011年推动71家企业参加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均为石油化工企业,后有少数的造纸、制药、电镀、冶炼等行业加入,增加至99家。钟勤建表示:“该项工作要坚定不移地推行。”2012年计划在200家企业进行试点。
   在市级层面,以内江市为代表的地市则用“河长制”大力整治工业、城市和农村的污染。内江市从2009年起,对所辖范围的沱江干流、?溪河、球溪河等8条河流进行综合整治:每条河流确定一名“河长”(由县区长担任),一名市级联系领导、一个以上市级联系部门,“河长”对所负责的河流治理负总责,构建了政府主导、环保牵头、部门协同、市县乡三级联动的领导机制。仅2009年,全市就投入资金1.5亿多元,完成156个整治项目。
   实施“河长制”两年来,内江全市主要河流水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目前,市内水源地大多达到3类水质标准。四川省环保厅相关人士透露,“河长制”现已开始在全省推行。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