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胜:小电站举步维艰 收入不抵利息
2012/3/21 8:50:27 新闻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龙胜3月20日消息(记者白宇)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中国之声连续关注了广西龙胜发展小水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与争议。据了解,在龙胜县内,水电站总数约有60座,一部分电站正陷入经营困局。
龙胜县主要分管领导把问题归结于投资环境,认为通过政府的沟通协调和时间的不断往后拖延,问题总会解决。那么,来到龙胜投资的水电站老板们在如此的投资环境和时间拖延中,究竟是怎样生存的呢?
小水电站经营举步维艰
面对记者,龙胜县兴隆电站投资人龚高生直言,兴隆电站是经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两年多的论证评估后开工建设的,现在经营举步维艰,他对当年投资水电站表示很后悔。
龚高生:我已经将近六十岁的人了,我一辈子也还不完这个债。凡是现在做的电站,没有一个没亏本,水太小,成本高。现在我们连利息都交不起,掉眼泪,真的掉眼泪,谁都掉眼泪,现在凡是来我们龙胜投资的没有一个不后悔。
龚高生告诉记者,兴隆电站的总装机容量1.08万千瓦,近几年来,广西龙胜的降水量逐年减少,缺水的不光是老百姓,电站也因为缺水难以维持。
龚高生:我们电站总共投资了1.32个亿,其中8000多万是贷款,还有3000万左右是集资做的。现在我们贷款每个季度交的利息就要150多万,现在我们的收入一个季度不超过100万,连交利息都不够,本金更还不了。
记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龚高生:天气原因。原来预算的现在差的很远很远,原来一年发的一万度电的,现在只发到两千度电,每年减少20%-30%左右的水量,没办法,没有水,发不了电,都是倾家荡产的东西。不是我这一家电站,所有我们龙胜的大电站都是叫苦连天,发出来的电连交利息都交不起。
按时还息,银行就不担心
采访中,龚高生把记者带到一个简陋的居民房中,这是电站因办公需要而租用的。在龚高生的要求下,财务人员打开保险柜,不好意思的拿出一摞借款欠条,龚高生一边数一边和记者讲述着经营的压力。
龚高生:现在我们跟银行贷的款有些是一年到期的,必须要还,你就去跟别人借,你看一下我的借据,我现在借了都差不多一千万了,这里是25份借条,一共一千多万,利息是一分的,一分五的都有,借了去还银行,然后再跟银行贷,再去还人家,债滚债,债滚债……
面对小企业的经营现状,贷款给电站的银行是否有所担心呢?银行经理莫女士:
莫女士:他(兴隆电站)在这贷了6000万,一年的利息可能有600多万。他现在都是去外面借钱还,很难还。因为他借款的期限很长,一下子反映不出来,我们这边只要你按时还利息了,应该是没有什么担心的,因为我们放款的时候都是有抵押物的。
南山电站(南山水利枢纽工程)是龙胜规模较大的发电企业,总装机容量7.2万千瓦,2002年开始动工,预计工期33个月,但因为土地使用权归属和附近村民反对等问题,时至2012年,工程仍未全部完工。
大电站股份换贷款
经历了十年的电站建设,电站副总经理王利建已经从四十岁的不惑之年走入了知天命的五十岁。小电站经营难,较大规模电站的日子又是怎么过的呢?
王利建介绍,南山电站目前已完成八个引水隧洞的建设,建设引水坝时也充分考虑到了下游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并在坝头设计了自然排水系统。但因为工期一再拖延导致施工成本增加,投资预算已经从十年前的五个亿增加到了七点二个亿。
南山电站副总经理王利建:当地的施工环境还是不太理想,基本上动不动一点小事老百姓就可以让你停工。你没有投产就没有发电,没有发电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你利息要还,同时还要再拿资金继续建设。而且到现在的话,建设的人工,原材料的价格和以前相比涨的很厉害,原来我们请个工人大概是三十块钱一天,现在要一百,原材料你像钢材,水泥,全部在涨,那原来的预算肯定做不了。
因为工期被拖延,南山电站一度陷入了绝境,为了解决资金来源,电站的元老们不得不把超过51%的股权转让给能带来资金的大企业。
王利建:当时我们是大股东,现在变小股东了,因为我们转让股份,别人要占51%以上啊,不占51%以上别人不要的,哪个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做了这么久的项目……想做好,没有钱了,你必须要找有钱的人来,别人提的条件你必须要答应,你不答应就做不下去了。当时我们属于民营的,民营当时银行就不贷款了,怕你没有资本。但是你转给大股东,给国营单位,银行就贷了,国营的银行不怕,反正就是这个口袋放到那个口袋,反正都是国家的,不管到最后怎么样,他银行承担的责任就小了。
当地政府有何作为?
王利建认为,电站发展受阻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当地政府的协调力度不够。
王利建:这个阻力就是政府部门的协调力度差一点,真正的,到了有问题的时候开会,开了两个月、三个月都没有拿一个办法出来。有些事情我们必须要依靠当地政府来解决,但政府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及时。
面对电站经营困局和企业老板们的叫苦不迭,当地政府会为自身的投资环境打上多少分呢?记者采访到了广西龙胜县副县长梁文星:
记者:如果投资环境满分是一百分,您能够打多少分?
梁文星:这个事情我欢迎你到下面继续去评估,我不好评估这个事情,也欢迎你对我们政府工作的监督,我有点事……
记者:我再占用你最后一分钟,我想问一下,水电站方面,他们现在的整体运转经营状况怎么样?有没有经营的困境?
梁文星:十年前建的电站现在是产生效益了,但是在最近两三年投入运转的电站,基本上是没有效益的。因为我们的电费,国家发改委没有提,这个小水电的电价一直没有提,但我们的成本已经涨三倍了。
记者:这种艰难的运营怎样才能改变呢?
梁文星:那就看国家发改委电价什么时候提价。
据龙胜县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7年至今的五年中,当地降水量分别是1507mm、1420mm、1628mm、1550mm和1106mm,2011年的降水量较此前几年明显减少。水量减少看起来或许是当地群众和电站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水资源也由此变的越发珍贵甚至稀缺。在这样的投资环境和自然条件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越发显得重要。
广西龙胜有关小水电的争议还在继续,中国之声也将继续关注。
龙胜县主要分管领导把问题归结于投资环境,认为通过政府的沟通协调和时间的不断往后拖延,问题总会解决。那么,来到龙胜投资的水电站老板们在如此的投资环境和时间拖延中,究竟是怎样生存的呢?
小水电站经营举步维艰
面对记者,龙胜县兴隆电站投资人龚高生直言,兴隆电站是经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两年多的论证评估后开工建设的,现在经营举步维艰,他对当年投资水电站表示很后悔。
龚高生:我已经将近六十岁的人了,我一辈子也还不完这个债。凡是现在做的电站,没有一个没亏本,水太小,成本高。现在我们连利息都交不起,掉眼泪,真的掉眼泪,谁都掉眼泪,现在凡是来我们龙胜投资的没有一个不后悔。
龚高生告诉记者,兴隆电站的总装机容量1.08万千瓦,近几年来,广西龙胜的降水量逐年减少,缺水的不光是老百姓,电站也因为缺水难以维持。
龚高生:我们电站总共投资了1.32个亿,其中8000多万是贷款,还有3000万左右是集资做的。现在我们贷款每个季度交的利息就要150多万,现在我们的收入一个季度不超过100万,连交利息都不够,本金更还不了。
记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龚高生:天气原因。原来预算的现在差的很远很远,原来一年发的一万度电的,现在只发到两千度电,每年减少20%-30%左右的水量,没办法,没有水,发不了电,都是倾家荡产的东西。不是我这一家电站,所有我们龙胜的大电站都是叫苦连天,发出来的电连交利息都交不起。
按时还息,银行就不担心
采访中,龚高生把记者带到一个简陋的居民房中,这是电站因办公需要而租用的。在龚高生的要求下,财务人员打开保险柜,不好意思的拿出一摞借款欠条,龚高生一边数一边和记者讲述着经营的压力。
龚高生:现在我们跟银行贷的款有些是一年到期的,必须要还,你就去跟别人借,你看一下我的借据,我现在借了都差不多一千万了,这里是25份借条,一共一千多万,利息是一分的,一分五的都有,借了去还银行,然后再跟银行贷,再去还人家,债滚债,债滚债……
面对小企业的经营现状,贷款给电站的银行是否有所担心呢?银行经理莫女士:
莫女士:他(兴隆电站)在这贷了6000万,一年的利息可能有600多万。他现在都是去外面借钱还,很难还。因为他借款的期限很长,一下子反映不出来,我们这边只要你按时还利息了,应该是没有什么担心的,因为我们放款的时候都是有抵押物的。
南山电站(南山水利枢纽工程)是龙胜规模较大的发电企业,总装机容量7.2万千瓦,2002年开始动工,预计工期33个月,但因为土地使用权归属和附近村民反对等问题,时至2012年,工程仍未全部完工。
大电站股份换贷款
经历了十年的电站建设,电站副总经理王利建已经从四十岁的不惑之年走入了知天命的五十岁。小电站经营难,较大规模电站的日子又是怎么过的呢?
王利建介绍,南山电站目前已完成八个引水隧洞的建设,建设引水坝时也充分考虑到了下游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并在坝头设计了自然排水系统。但因为工期一再拖延导致施工成本增加,投资预算已经从十年前的五个亿增加到了七点二个亿。
南山电站副总经理王利建:当地的施工环境还是不太理想,基本上动不动一点小事老百姓就可以让你停工。你没有投产就没有发电,没有发电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你利息要还,同时还要再拿资金继续建设。而且到现在的话,建设的人工,原材料的价格和以前相比涨的很厉害,原来我们请个工人大概是三十块钱一天,现在要一百,原材料你像钢材,水泥,全部在涨,那原来的预算肯定做不了。
因为工期被拖延,南山电站一度陷入了绝境,为了解决资金来源,电站的元老们不得不把超过51%的股权转让给能带来资金的大企业。
王利建:当时我们是大股东,现在变小股东了,因为我们转让股份,别人要占51%以上啊,不占51%以上别人不要的,哪个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做了这么久的项目……想做好,没有钱了,你必须要找有钱的人来,别人提的条件你必须要答应,你不答应就做不下去了。当时我们属于民营的,民营当时银行就不贷款了,怕你没有资本。但是你转给大股东,给国营单位,银行就贷了,国营的银行不怕,反正就是这个口袋放到那个口袋,反正都是国家的,不管到最后怎么样,他银行承担的责任就小了。
当地政府有何作为?
王利建认为,电站发展受阻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当地政府的协调力度不够。
王利建:这个阻力就是政府部门的协调力度差一点,真正的,到了有问题的时候开会,开了两个月、三个月都没有拿一个办法出来。有些事情我们必须要依靠当地政府来解决,但政府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及时。
面对电站经营困局和企业老板们的叫苦不迭,当地政府会为自身的投资环境打上多少分呢?记者采访到了广西龙胜县副县长梁文星:
记者:如果投资环境满分是一百分,您能够打多少分?
梁文星:这个事情我欢迎你到下面继续去评估,我不好评估这个事情,也欢迎你对我们政府工作的监督,我有点事……
记者:我再占用你最后一分钟,我想问一下,水电站方面,他们现在的整体运转经营状况怎么样?有没有经营的困境?
梁文星:十年前建的电站现在是产生效益了,但是在最近两三年投入运转的电站,基本上是没有效益的。因为我们的电费,国家发改委没有提,这个小水电的电价一直没有提,但我们的成本已经涨三倍了。
记者:这种艰难的运营怎样才能改变呢?
梁文星:那就看国家发改委电价什么时候提价。
据龙胜县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7年至今的五年中,当地降水量分别是1507mm、1420mm、1628mm、1550mm和1106mm,2011年的降水量较此前几年明显减少。水量减少看起来或许是当地群众和电站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水资源也由此变的越发珍贵甚至稀缺。在这样的投资环境和自然条件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越发显得重要。
广西龙胜有关小水电的争议还在继续,中国之声也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