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三问世界能源走向:中东北非仍是主角?
2012/1/24 8:16:07    新闻来源:新华网

来源: 中国石油石化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11年版《世界能源前景》报告不仅对未来25年的能源供需情况进行了预判,而且提出警示,全球能源发展趋势迫切需要变革。 

    作为国际能源署(IEA)的旗舰出版物,2011版《世界能源展望》如期出炉并与业内外人士见面。这份根据2011年最新数据、政策发展和经济表现,深入分析了当前和未来全球能源市场,提出了未来能源需求解决途径和建议的报告甫一发布,便引起热议一片。

中东北非仍是主角?
    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11版报告指出,在经济增长减速和利比亚石油将重返市场的形势下,原油市场的短期压力正在缓解。但到2035年,国际平均油价仍将维持在接近120美元/桶的水平。石油市场对一小部分产油国的依赖程度将增加,2011~2035年,全球新增的石油需求逾90%将由中东和北非地区来满足。在此期间,如果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投资额较每年所需的1000亿美元低1/3的话,消费者可能在近期内面临150美元/桶的油价。

    对此,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抗认为,这样的预测还是比较理性的。虽然北美洲地区加拿大的油砂、美国页岩气的发展非常迅速,南美洲地区委内瑞拉的重油、巴西的岩层油开采前景非常广阔,但是从总量以及经济性上而言,这些非常规资源在近中期所占的市场份额仍然比不上常规油气资源。中东、北非地区无论石油储量还是石油出口量都占据绝对优势。

    “这些地区虽然近年来政局动荡,但从几次战争情况分析,这种不稳定是相对的,对全球能源供应不会产生严重影响。即便短期出现石油供应中断问题,不少国家也有足够的石油储备来应对。”张抗说。

    针对未来全球新增石油需求逾90%将由中东和北非地区来满足的说法,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能源政治研究专家查道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当前这个地区的人口结构比较年轻,而且补贴性能源消费增长速度较快,同时还存在其他一些变量。比如该地区不少国家正努力减少自身经济发展对油气资源的依赖,有油缓采,有油缓卖的趋势比较明显。综合分析,未来该地区虽然会对世界能源的供应继续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其供给不会占到全球新增石油需求的太高比例。

    “据我了解,阿联酋、沙特等国家都在积极建设自己的核电站。2011年10月,我去巴林,发现这个国家也在积极寻求转型途径。他们在与中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谈合作的时候不再仅强调油气资源,更看重粮食等农业领域的合作。”查道炯认为,这是我们必须看到的变化。同时,我们要努力成为这些国家能源多元化努力的一部分。在油气贸易领域,我们应对中东供应来源不确定的一个绕不开的措施则是开放国内的炼化和销售市场,目的是减少被动。

    由此看来,虽然,中东和北非地区在未来担当世界能源供应主角的宿命不会改变,但必然会调低油气资源的出口量。世界能源供需情况会因此变得更加紧张,中国这样的能源消费大国将为油气资源的进口付出更大代价。如此情势下,深耕细作与新增石油供应地区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俄气潜力无限? 

    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11版报告还有一个亮眼的预测:未来,天然气将迎来它的黄金时代,无论是需求侧还是供应侧都向好发展。新政策情景中,IEA认为,未来世界对天然气的需求几乎达到了对煤炭的需求,天然气的全球贸易会翻番。到2035年,全球天然气供应量将增长1.7万亿立方米,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IEA表示,如果俄罗斯将能效提高至经合组织成员国一样的水平,那么该国的一次能源消费量将减少近1/3。仅天然气就可以节约1800亿立方米,接近该国2010年的天然气净出口量。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地缘政治与能源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成键认为,这是IEA比较理想化的预测。“当前,虽然俄罗斯在做远期能源发展规划时,都会将提高能效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但要真正减少油气田开发成本,并提高国内能源利用效率还是较难落实的。”成键说。一方面,俄罗斯能源开发以及工业化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大部分是苏联时期留下来的,比较陈旧。如果为了提高能效而更新换代需要巨大投资,除非俄罗斯政府下很大决心。另一方面,依照目前的能源价格水平,俄罗斯的油气产品无论用于满足国内需求,还是出口都有较大的利润空间。所以俄罗斯人没有太大的动力来改变已有的消费习惯,除非俄罗斯国内的天然气价格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因为诸多历史原因,这也是较难实现的,需要漫长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俄罗斯大选即将拉开帷幕。业内有专家认为,如果普京在大选中获胜,基于其一贯的做法和油气资源国有化的立场,俄罗斯政府会限制外国公司进入俄罗斯能源体系的上游,其天然气的出口量也不会如IEA预测的那么大量。 

    但当前,俄罗斯国内反普呼声也是比较高涨的。一旦“反普”派对普京实现“胜选”造成威胁,未来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量到底会增加多少就不好预测了。因为俄罗斯能源政策可能因此出现新的调整。 

消费大国无悬念?

根据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11年版报告假设的主要情景,2010~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1/3,其中90%将来自于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中国将继续巩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的位置,到2035年,能源消费将比美国高出将近70%

对于这样的预判,练异洞表示:“在具体数据上,IEA的预判和国内其他机构的分析有差别,但整体的趋向是一致的。”他认为,虽然现在欧债危机还没有解决,欧美地区经济复苏比较缓慢,但世界总体的经济环境并没有被破坏,发展趋势是能够把握的。随着各国经济的逐步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必定会大幅增加。

有关中国在能源消费方面的大尺度估计已不是什么新鲜结论。早在2009年,IEA就提出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该观点随即遭到不少中国人的驳斥。对此,张抗表示:“人口规模也就意味着消费规模。不管中国人愿不愿意承认,我国能源消耗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逐年增高,加上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耗量,目前的总量已经超过美国。”

我国庞大的人口总量、日益稳健的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城市化速度,在张抗看来都意味着到2035年,我国成为第一能源消费国没有任何疑义。至于是否会比美国高出70%的量,他认为这并不特别值得去深究。关键是在这样的情势下,我们要尽早研究如何确保如此大的能源消费需求不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构成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能源来源多元化战略的深度落实显得尤为迫切。这一点早已被IEA看在眼中。尽管中俄天然气谈判迄今未就价格达成一致,但IEA的报告依然看好中俄天然气合作。IEA预计,中国在俄罗斯总化石燃料出口收益中的份额会从2010年的2%增加到2035年的20%

目前,中俄在原油进口的合作上似乎比天然气更顺利一些。成键认为,由于俄罗斯原油储量有限,且油质不好,中俄在原油进口的合作是中短期的,天然气的合作才是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

练异洞认为:“如果在价格上双方都能做一些让步,中俄两国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非常有前景,是完全能实现互惠互利的。”(记者  张起花)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