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三峡工程175米蓄水重庆库区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2011/11/22 8:51:51    新闻来源: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一、175米蓄水库区水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是次级河流“水华”问题。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部分入江支流回水区就开始频繁出现“水华”现象。截止目前,已有17条支流回水区发生“水华”80多次,主要涉及巫山、奉节、云阳、万州、丰都等5个区县。随着长江水位升高,“水华”呈现发生规模扩大、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向上游扩展之势,已经危及到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源安全。二是消落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水位消落期间,消落带裸露,漂浮物、垃圾堆集,消落带生态环境改变,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对生态和水质将产生影响。三是漂浮物和消落区垃圾的清理问题。三峡工程175米蓄水以后,重庆库区涉及清漂的次级河流数量由原来的43条增加到62条,次级河流江面平均扩宽近30米。长江干流清漂岸线增加近100公里,干流江面平均扩宽近250米,整个水域清漂面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近60%,由156米水位的1220平方公里扩展为目前的1950平方公里,且每年汛期都存在30多米高的消落带,加大了汛期及汛后蓄水期间的清漂工作难度。四是部分饮用水源受到影响。因175米蓄水和支流“水华”影响,部分城镇饮用水源受到影响。五是水位消落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和滑坡,可能导致污染治理设施受损,引发次生环境安全问题。

    二、175米蓄水期间水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三峡水库175米蓄水期间,我市进一步加大了库区水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一是全面加强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期环境管理工作。要求各区县环保部门对高危企业、尾矿库等进行每日巡查,重点污染源每周进行巡查,严密监控蓄水后诱发的环境安全隐患问题,制定消除污染的措施方案,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及污染事故(件)报告制度,指导企业认真开展隐患整治和事故防范工作,检查水位线下堆放、存贮固体及其他污染物情况,督促开展搬迁、转移等工作,开展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检查,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二是强化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开展了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对次级河流回水区饮用水源影响调查,多方筹集资金整治受蓄水影响的19处饮用水源,做好次级河流回水区“水华”巡查和应急监测,完善饮用水源应急预案,加强预案演练,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环境安全检查,防止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确保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三是开展了175米蓄水期间加密监测工作。印发《关于加强三峡工程175米蓄水期间水质监测工作的通知》,开展巡查和库区水环境质量加密监测,针对三峡工程蓄水,对库区水位影响范围内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库区一级支流回水区及回水区上游进行巡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及时组织加密监测。目前,库区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严格环境准入政策,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防止有重大环境风险项目进入库区,禁止在城市上游和三峡库区建设威胁水环境安全的项目, 所有的工业项目进园区集群发展,所有的工业园区都同步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实现污染集中控制、环境风险集中防范。二是加快实施城乡生活污染治理。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和垃圾收运系统建设,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建成项目正常稳定运行。三是加快推进库区次级河流污染综合整治,严格实行次级河流综合整治水质改善和项目推进“双目标”考核。四是强化污染源监管,严格环境执法,加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排查环境安全隐患,消除环境风险。五是加强漂浮物清理和消落带的整治。六是采取工程措施解决受蓄水影响的群众饮用水源问题,加强受蓄水影响的次级河流回水区饮用水源的巡查,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