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主辅分离“再推”电力体制改革
2011/11/8 14:14:45    新闻来源:
2011年11月8日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之一的电网主辅分离,正在稳步推进。

  国家电网公司11月3日表示,目前公司正与新组建的两大辅业集团协商办理分离国有产权划转移交工作,移交的辅业单位资产总额约848亿元,净资产约115亿元,涉及的程序包括协商签订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上报国资委审批等。
  
  电力设计施工一体化
  
  据国家电网公布的关于电网主辅分离事项的说明,山东、四川等12个省份的53户辅业单位移交中国电建管理,山西、陕西等11个省份的68户辅业单位移交给中国能建。说明同时称,移交的辅业单位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最终数据以国资委审批为准。

  9月29日,国家电网与新建的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建)签署协议,将其有关区域、省级电力公司所属121户辅业单位的生产经营、安全生产、干部及组织关系等管理权责移交给新集团。两家新央企由两大电网公司剥离的辅业与4家电力设计施工央企重组而成。

  据介绍,整合后两家新公司的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均超过千亿元人民币,中国电建2010年营业收入为1600亿元,资产总额1960亿元,在职职工数20.27万人;中国能建2010年营业收入为1100亿元,资产总额1200亿元,在职职工数16万人。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表示,重组后两家电力建设集团形成了集规划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制造、项目运营为一体的完整的电力建设产业链,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实力得以增强,在行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也将增强。

  “辅业剥离重组的设计思路是将电力设计、施工一体化,这就解决了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电力设计和施工分割的格局。”邵宁说。
  
  电力改革八年再迈一步
  
  “这次电网主辅分离改革,是中国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也是中国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如是评价。

  2002年,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5号文件”),正式启动实施以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4项为主要改革任务的电力体制改革。

  发电厂与电网的分开当年即顺利实现,形成了五大发电集团和两大电网的格局。

  在“十一五”末的一次电力体制改革内部座谈会上,有专家认为,选择厂网分开的道路有其必然性。“当前的市场化改革是路径依赖的结果。”从1985年起,独立发电企业快速发展;到1997年左右,独立发电企业已经拥有全国总装机容量的60%以上,但垄断仍然存在,国家电力公司同时拥有电网和电源。在垂直一体化的同时,又有这样大比重的独立发电企业,这种结构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矛盾很难协调。要么重回垂直一体化,要么彻底市场化,1997年后,中国的电力体制一直面临方向选择问题。如果退回到垂直一体化,难度会更大。

  而主辅分离,却耗时8年。

  国资委主任王勇表示:“这是国资委推进中央企业重组中,涉及人员最多,分布地域广,历时较长的改革。”由于电力辅业的企业负担重,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多,解决难度大,为此,改革重组方案安排了920万千瓦发电资产的变现收入作为改革成本用于职工安置等,“在中央企业重组中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王勇说。
  
  进一步改革电价形成机制
  
  谈到主辅分离的目的时,邵宁表示,剥离电网的辅业,使电网集中搞输电和配电的主业。同时,电网是垄断企业,只有将辅业分离出去,才有可能进行准确的电价成本核算。

  多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学者表示,电价体制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最核心的问题。而体制不顺、职能不清是目前电力体制改革最需要解决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并不看好主辅分离”。他认为,剥离的仅是电网的设计、勘测等辅业,而金融、保险等近年增加的新业务,但并未界定是不是辅业,因而实质上某些不属于主业的业务没有分离,“这有违主辅分离改革为使电网更有效率的初衷。”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要配合厂网分开和后续的输配分离,主辅分离被分做两步,此次成立两大辅业集团,只是完成了主辅分离的第一步。

  主辅分离的第二步,需要剥离国家电网的电网科研院所、送变电施工和装备制造。如果这些辅业不剥离,输、配电成本就无法厘清,输配分开到竞价上网无从谈起。

  对此,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总经济师李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任何一个政策的出台不可能一次到位,是一个逐渐优化的过程。例如先把区域设计院剥离、再把省级的设计院剥离,是由简单到难、逐步的过程。改革就是利益的调整。“电力市场化改革一定要循序渐进。”

  谈到电力体制改革的下一步重点,林伯强表示,根本上还是要进行电价形成机制的改革。如果电价形成机制不进行改革的话,改革路径看不清楚。他预计,今后缺电将成为“常态”,因此价格改革中的煤电联动最为迫切,以解决煤电矛盾。

  李英认为,应理顺煤电关系,保障能源供应;从节能减排角度看,要理顺能源价格形成关系;同时,能源价格政策应考虑布局、生产、输送等环节。

  “不是说厂网分开、输配分开就是市场化改革。”李英表示,电力市场化改革,涉及电力工业的组织结构、电力工业的管理体制,也包括政府监管以及未来电力的发展、运行方式等层面的改革,需要完整、科学的顶层设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