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科学推进我国水电建设
2011/9/23 14:14:39    新闻来源:人民网

本报记者 郭立琦 《 中国能源报 》( 2011年09月19日   第 19 版)
 
 

  今年以来我国西南地区再次遭遇旱灾,贵州、广西、云南和重庆等地旱情尤为严重。据新华社消息,截止9月中旬,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9358万亩,1454万人、919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而同时,9月5日~12日,嘉陵江、岷沱江以及汉江上游出现了两次中等以上强降雨过程,9月13日,汉江上游降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受其影响,丹江口水库水位持续上涨,9月14日上午库水位涨至153.72米。预计,14日后汉江上游仍有强降雨过程,防洪形势不容乐观。长江流域出现上游抗旱下游防洪的局面,这一方面极大地考验着我国水利工程在水资源调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我国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提高蓄水能力,解决工程性缺水

  西南地区是我国水力资源富集的地区,约占全国水力资源的71%左右,“西南不缺水”是业内人士的共识,也就是说从缺水类型上看,不属于资源型缺水。但由于西南地区的地质特点,使得这个地区普遍存在“工程性缺水”的问题。所谓工程性缺水,是指某些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并不少,但由于其自身地理、地质特性不易存水,同时相应的水利工程建设不足因而导致缺水情况的出现。

  “解决工程性缺水,就是要通过大型水利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时空调节能力。”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指出,我国西南地区的工程性缺水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随着用水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此类型缺水的状况会更为紧迫。以贵州为例,全省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179毫米,人均水资源量在2800立方米左右,而据去年贵州水利厅的数据,全省年缺水量50亿立方米,农村人均保灌面积仅0.34亩,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跟进水利设施的建设来解决工程性缺水,一位水利专家表示,这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顾名思义,工程性缺水就是需要改变水利设施的不足,但光建设是不够的,它需要对水资源做出评估,需要整体规划,同时还要配合农田水利的建设以保证水能真正流到田间地头,“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科学的前期规划和严格的后期管理。

  协调推进,查漏补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坚持“人水和谐”的理念,在水利设施建设中如何体现这一理念,有专家表示需要坚持“三协调”,即:协调技术可开发量、经济可开发量以及生态可开发量。

  一般来说,技术可开发量是指水流落差及其所具有的能量指标;经济可开发量则主要根据电站性能、规模、电力需求等因素来测算;而生态可开发量着眼于水电开发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其开发不超出环境的承载力对当地的生态气候不产生较大影响。专家解释到,这三方面相协调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条件,根据不同的情况对三者做出不同排序。尤其是大型水电项目,需权衡各种利弊做好长期性规划。比如,我国西南地区是物种多样性地区同时也是生态脆弱的地区,加上地质风险比较高,在开发大型水电项目时,就应当把生态可开发量排在前面。通过科学规划、严格施工、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同时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以此来拓展水电的生态可开发量,不能唯利是图,盲目上马。

  此外,年久失修或存在安全隐患的病险水库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需要常规性的安全检查,进行排险加固。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坤刚日前表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抗旱供水工程建设的一部分,可以提高供水保障能力,需进一步推进。

  客观看待大型水电项目

  曾有专家指出,我国大型水电站存在功能单一化的问题,往往就是“汛期泄洪,枯期蓄水”,并没有实现“调丰补欠”的作用。对此张博庭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恰好相反,在我国大型水电除发电外主要就是起到了调配作用,根本不存在功能单一化的问题。”

  据悉,为缓解长江中下游旱情,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三峡水库已启动了第二轮加大放水,一直持续到6月上旬。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了解到,从9月10起,三峡开始进行175米试验性蓄水,目前已达到156米,争取10月底实现175米的正常蓄水高度,为明年下游地区进行充水。然而今年的大旱又将三峡“是福是祸”的争论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抛开三峡带来的好处不说,仅就它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造成什么影响来说,不能仅根据两三年的情况就下定论,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客观。”一位地质专家对记者说,“与其争论该不该建,不如研究一下怎么样去建,这对于水旱灾情更有帮助。”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