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评论:《中国三峡》,人文情怀的文献纪录片
2011/8/23 9:08:49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产业发展部副主任杨书华现在颇有点“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感觉,这是因为他撰稿、导演的大型电影纪录片《中国三峡》获得了广泛的认可:6月24日该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映,中央领导同志出席观看并给予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7个频道播放《中国三峡》;7种语言的海外拷贝发行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评论界认为,该片“跳出了文献纪录片窠臼”且“有效解答了话题的众多争议”。

  五年磨一剑

  《中国三峡》由国务院三峡办、湖北省政府、重庆市政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推出,全景式记录了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工作、库区发展历程。

  《中国三峡》孕育了5年,杨书华折腾了5年。这其中,是不断地策划、讨论、修改……“现在总算有个交代。”杨书华感慨地说。

  1995年,当时在新华社四川分社《蜀报》工作的杨书华摄制了10集纪录片《大江东去》,全面探讨了修筑三峡工程的影响和现状,在中央电视台7套重播3次;1996年,杨书华为央视摄制了20集专题片《三峡移民与开发》;2007年,经过论证,《中国三峡》启动;2011年,影片上映。

  杨书华出生于重庆奉节,成长在重庆万州。“小时候,村里常会有耍猴人来,让乡亲们凑点苞谷之类的粮食。长辈告诉我,他们从荆州来。那地方,年年大水淹没农田,粮食颗粒无收,他们就习惯性外出寻找粮食。”杨书华回忆说。在制作影片时,他又去了荆州采风,发现这里已经迎来发展新高潮。在三峡大坝修好之前,长江洪灾往往需要在荆江分洪区泄洪,这一分洪区就位于荆州市公安县。

  看了十遍还不厌

  国务院三峡办综合司司长童崇德曾不下十次陪着不同的领导、专家审看《中国三峡》。童崇德有感而发的一句话,给了杨书华巨大的信心:“我看了十遍都还能完整看下去,这片子很不错。”

  不可否认,最初定位为“文献纪录片”的《中国三峡》,需要面对漫长的历史跨度、众多的重大事件和纷繁的论证内容,如果处理不当,极易陷入资料的堆砌、事件的复述和枯燥的技术解说之中,最终陷入平淡甚至平庸。

  “《中国三峡》不是单纯的资料片、汇报片,而是纪录片、政论片、科教片、文献片、形象片的综合体。我在设计结构时就借用了音乐会起承转合的设置特点,根据观众看片时的情绪波动来调整影片的角度和内容。”杨书华的思路很清晰。

  “为了避免影片出现假、大、空现象,我们力求通过放大细节、拍活情节让影片生动而丰满。”杨书华说,“如何让观众在90分钟里保持兴奋?我们设置了不同的‘动情点’,在不同时间调动观众情绪,张弛有度,让他们保持观影的兴致。”如,影片对毛泽东同志听闻1954年长江特大洪灾导致损失惨重时流泪的影像披露,让许多不曾经历过洪灾的观众深深震撼;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原副总工程师曹乐安的后人抱着他的遗像看三峡大坝说“您生前没能看到的三峡大坝,今天已经建成了,您可以安息了”的影像,让参与三峡工程的中国水利作家协会副主席成绶台老泪纵横。

  关注三峡移民的人文情怀

  《中国三峡》上映时,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称赞该片具有“人文高度、哲学深度、客观角度、公正尺度和大国气度”。

  对此,杨书华表示,他最看重的是“人文高度”。“搬迁一个城市容易,搬迁百万人艰难。生于斯长于斯,这里的文化已然沁入骨髓。移民中最重要的是文化的迁移。”杨书华认为,这不仅仅是文物古迹的重建,更多的是一种乡土变迁的不舍。

  《中国三峡》着重表现了这种人文情怀。如,影片的移民部分以重庆独有的竹琴声开场,逐渐呈现移民大规模的搬迁场面:告别家乡上坟叩江,看着老家房屋、桥梁炸掉……这些极具代表性的真实场景,带来强烈的情感共鸣。在三峡库区放映影片时,许多移民看到此处潸然泪下。

  “导演既遵循文献纪录影片绝对真实的要求,又充分运用电影手段,发挥想象创新的艺术个性,在坚守‘真’字的前提下,努力体现‘情’字。”成绶台说。

  这种“真”和“情”的结合,还体现在影片对社会舆论的回应上。“面对社会上对三峡工程的赞许、质疑,我们的核心取向是什么?1954年洪灾、1998年洪灾都是损失惨重,但洪峰更高的2010年没有造成大损失。这样你就能理解,我们的落脚点就是以人为本,防洪是三峡工程最大的功效。”杨书华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