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科学治水”的路径从何而来
2011/7/12 0:06:38 新闻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宁夏频道7月11日电 题:宁夏“科学治水”的路径从何而来
新华社记者 陈晓虎 马俊 任玮
宁夏的黄河灌区因水而富,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发展,水矛盾日渐突出。干旱、缺水成了新时期宁夏发展的瓶颈。
“十一五”以来,宁夏主动调整用水结构,逐步形成“北部节水、中部调水、南部开源”的分区治水思路,第一个在全国开展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第一个在全国开展水权转换,传统水利开始加速向现代水利迈进。目前,科学治水的效果正在显现,人水和谐的图景正被描绘。
这是设立在宁夏隆德境内的渝河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一处闸房(6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水往“高”处流开辟用水、节水新途径
在宁夏,越来越多的企业知道了“水权转换”,企业节水意识也空前强化。华电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拥有全球首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空冷机组,工业用水量仅相当于普通电厂的15%。7年前,初到宁夏时遇到的头号难题是没有水权指标。于是,他们投资3000万元对唐徕渠农灌区进行节水改造,使农业向节水、高效方向发展,把农民节约下来的1440万立方米水量拿来有偿使用。
自治区节水办副主任司建宁说,宁夏90%多的水用在了低效农业上,这很不合理!2003年开始的水权转换在全国开创了跨行业优化配置水资源的先例,宁夏通过“农业综合节水-水权有偿转换-工业高效用水”的模式,促使水往“高”处流。目前,7个水权有偿转换试点项目转换总水量达5390万立方米,总投资2.5亿元,砌护干渠、支斗渠等260多公里,工业反哺农业明显。
水权转换吹响了宁夏节水的号角。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2004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2006年12月,自治区政府全面启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在宁东煤化工基地甲醛厂的水泵房内,工人启动高效水循环设备(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说,宁夏的基本区情决定了水资源始终是制约宁夏发展的重要“瓶颈”,也决定了水利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从眼前还是从长远看,水资源都要统筹规划,科学利用。
自治区水利厅厅长吴洪相说,不解决发展需求与水资源约束间的突出矛盾,“天下黄河富宁夏”将难谱新篇。作为全国唯一以省为单位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试点区,宁夏率先把黄河初始水权细化配置到各市县及干渠直开口,建立了自治区、市、县三级水权控制体系。北部引黄灌区通过农业节水、工程节水、管理节水和水权转换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给宁夏依靠能源化工基地“负重起跳”创造条件。
实践证明,分区治水成了破解水瓶颈的利器。在持续干旱、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宁夏实现了用水总量逐年下降,节水取得明显成效。到“十一五”末,宁夏引黄水量和耗水量首次实现双不超黄委会指标,引黄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36提高至0.42,城市节水器具普及率由40%提高到60%,万元GDP用水量由1288立方米下降到541立方米。
在宁夏固原市三营镇鸦儿沟马铃薯基地内,大型指针式喷灌机在向田里喷水(6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高新技术盘活中部干旱带水资源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沙石跑”。这曾是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恶劣的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这里土地面积超过宁夏总面积的一半,但年均降雨量不到4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当地群众因缺水苦不堪言。
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说,总体来说宁夏是一个严重缺水地区,中部干旱带是一个重点,也是制约全区发展的一块区域。
自然禀赋这么差,该如何解决中部干旱带的问题?经过摸索,宁夏在这个地区的水资源配置模式是按照“高水高用、低水低用”原则,以调水为中心,拓宽扬水范围,建设集雨设施等小微型水源工程,实现扬黄水和当地水资源的互补,为广大旱区发展特色设施产业配水。
近年来这里正发生喜人变化:大型喷灌机、滴灌、小管出流、小型蓄水池等新技术、新装备、新设施遍布荒山秃岭,一片片绿洲在荒漠上崛起,硒砂瓜等特色产业在全国叫响。
自治区水利厅农水处副处长李振琪说,宁夏在中部干旱带建成3个万亩以上的高效节水灌溉区,当地农民的用水理念经历一场革命性的洗礼。如今,大水漫灌难再续,去年地处中部干旱带的红寺堡区投入3400多万元,推广滴灌、管灌、渗灌等新技术,仅滴管带就铺设了3000多公里,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
水能生金!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的中卫市等地,以色列农业灌溉高新技术遍地开花,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目前,中卫市100多万亩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硒砂瓜普遍采取了高效节水补灌模式,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5%左右来自硒砂瓜,创造了干旱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奇迹。
在中卫市永大线10万亩高效节水农业示范项目区,记者看到枣薯间作,花卉竞相开放,硒砂瓜长势喜人,生态鸡绿中嬉闹,昔日荒山如今一片生机。
中卫市水务局党委书记穆俊强说,永大线项目区水源来自扬黄水,通过渠道将水引至调蓄池中,用管道将高位蓄水池中的水送到田间。这些宝贵的水全部采用滴灌、低压管灌,节水80%以上。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尾闸镇下庄子村高效节水示范区内,膜下滴灌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开源节流让西海固“颜色变绿”
因缺水,地处宁夏南部黄土旱塬的西海固地区史称“苦甲天下”之地。近年来,宁夏在这一地区“开源节流”,以流域为单元,加强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建设,建立大中小工程并举、库坝窖池联用的供水体系,使郁郁葱葱的绿色代替了过去满眼的黄色。
走进西吉县聂家河流域的高崖村,农民米少成回忆十年前的高崖村:只有两棵老柳树,农民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忙碌一年也就混个肚子饱。近年来,当地水利部门采取“坝、窖、池”联用模式,充分利用山区库、坝集蓄的降雨资源,利用移动式水泵提水入窖,增强了抗旱能力,使聂家河流域1400多户农民迎来了“春天”。现在,山坡上布满了40多种林木,2万多亩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三保田”。
现在,西海固地区的彭阳县、隆德县、西吉县等地涌现了一批类似聂家河“开源节流”的成熟经验。尤其是彭阳县,小流域治理成功由生态型向经济实用型转变。彭阳县水保站站长张志科说,全县累计治理小流域96条,林木覆盖率由建县初的3%提高到24%,治理程度由建县初的11%提高到73.4%.农民人均纯收入3556元,穷山恶水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花园”“大果园”。
宁夏一些水利专家直言,西海固降雨量少,水资源可利用量又受跨省河流的约束和水库淤积的影响,开发利用难度大。如果没足够水源,不能脱贫,生态也将恶化。所以要通过多种模式就地开拓水源,加快构建人水和谐的大生态圈,同时使水土保持成为构筑西部生态屏障和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亮点。
在宁夏,科学治水任重道远。吴洪相说,今后一个时期,宁夏耗用黄河水指标将从40亿立方米减少到37亿立方米,用水形势不容乐观。为此,宁夏将构建防灾减灾、水资源高效配置、城乡一体化供水、水生态保护和水利发展制度保障体系,使有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能力大幅提升,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完)
新华社记者 陈晓虎 马俊 任玮
宁夏的黄河灌区因水而富,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发展,水矛盾日渐突出。干旱、缺水成了新时期宁夏发展的瓶颈。
“十一五”以来,宁夏主动调整用水结构,逐步形成“北部节水、中部调水、南部开源”的分区治水思路,第一个在全国开展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第一个在全国开展水权转换,传统水利开始加速向现代水利迈进。目前,科学治水的效果正在显现,人水和谐的图景正被描绘。
这是设立在宁夏隆德境内的渝河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一处闸房(6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水往“高”处流开辟用水、节水新途径
在宁夏,越来越多的企业知道了“水权转换”,企业节水意识也空前强化。华电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拥有全球首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空冷机组,工业用水量仅相当于普通电厂的15%。7年前,初到宁夏时遇到的头号难题是没有水权指标。于是,他们投资3000万元对唐徕渠农灌区进行节水改造,使农业向节水、高效方向发展,把农民节约下来的1440万立方米水量拿来有偿使用。
自治区节水办副主任司建宁说,宁夏90%多的水用在了低效农业上,这很不合理!2003年开始的水权转换在全国开创了跨行业优化配置水资源的先例,宁夏通过“农业综合节水-水权有偿转换-工业高效用水”的模式,促使水往“高”处流。目前,7个水权有偿转换试点项目转换总水量达5390万立方米,总投资2.5亿元,砌护干渠、支斗渠等260多公里,工业反哺农业明显。
水权转换吹响了宁夏节水的号角。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2004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2006年12月,自治区政府全面启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在宁东煤化工基地甲醛厂的水泵房内,工人启动高效水循环设备(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说,宁夏的基本区情决定了水资源始终是制约宁夏发展的重要“瓶颈”,也决定了水利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从眼前还是从长远看,水资源都要统筹规划,科学利用。
自治区水利厅厅长吴洪相说,不解决发展需求与水资源约束间的突出矛盾,“天下黄河富宁夏”将难谱新篇。作为全国唯一以省为单位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试点区,宁夏率先把黄河初始水权细化配置到各市县及干渠直开口,建立了自治区、市、县三级水权控制体系。北部引黄灌区通过农业节水、工程节水、管理节水和水权转换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给宁夏依靠能源化工基地“负重起跳”创造条件。
实践证明,分区治水成了破解水瓶颈的利器。在持续干旱、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宁夏实现了用水总量逐年下降,节水取得明显成效。到“十一五”末,宁夏引黄水量和耗水量首次实现双不超黄委会指标,引黄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36提高至0.42,城市节水器具普及率由40%提高到60%,万元GDP用水量由1288立方米下降到541立方米。
在宁夏固原市三营镇鸦儿沟马铃薯基地内,大型指针式喷灌机在向田里喷水(6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高新技术盘活中部干旱带水资源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沙石跑”。这曾是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恶劣的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这里土地面积超过宁夏总面积的一半,但年均降雨量不到4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当地群众因缺水苦不堪言。
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说,总体来说宁夏是一个严重缺水地区,中部干旱带是一个重点,也是制约全区发展的一块区域。
自然禀赋这么差,该如何解决中部干旱带的问题?经过摸索,宁夏在这个地区的水资源配置模式是按照“高水高用、低水低用”原则,以调水为中心,拓宽扬水范围,建设集雨设施等小微型水源工程,实现扬黄水和当地水资源的互补,为广大旱区发展特色设施产业配水。
近年来这里正发生喜人变化:大型喷灌机、滴灌、小管出流、小型蓄水池等新技术、新装备、新设施遍布荒山秃岭,一片片绿洲在荒漠上崛起,硒砂瓜等特色产业在全国叫响。
自治区水利厅农水处副处长李振琪说,宁夏在中部干旱带建成3个万亩以上的高效节水灌溉区,当地农民的用水理念经历一场革命性的洗礼。如今,大水漫灌难再续,去年地处中部干旱带的红寺堡区投入3400多万元,推广滴灌、管灌、渗灌等新技术,仅滴管带就铺设了3000多公里,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
水能生金!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的中卫市等地,以色列农业灌溉高新技术遍地开花,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目前,中卫市100多万亩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硒砂瓜普遍采取了高效节水补灌模式,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5%左右来自硒砂瓜,创造了干旱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奇迹。
在中卫市永大线10万亩高效节水农业示范项目区,记者看到枣薯间作,花卉竞相开放,硒砂瓜长势喜人,生态鸡绿中嬉闹,昔日荒山如今一片生机。
中卫市水务局党委书记穆俊强说,永大线项目区水源来自扬黄水,通过渠道将水引至调蓄池中,用管道将高位蓄水池中的水送到田间。这些宝贵的水全部采用滴灌、低压管灌,节水80%以上。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尾闸镇下庄子村高效节水示范区内,膜下滴灌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开源节流让西海固“颜色变绿”
因缺水,地处宁夏南部黄土旱塬的西海固地区史称“苦甲天下”之地。近年来,宁夏在这一地区“开源节流”,以流域为单元,加强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建设,建立大中小工程并举、库坝窖池联用的供水体系,使郁郁葱葱的绿色代替了过去满眼的黄色。
走进西吉县聂家河流域的高崖村,农民米少成回忆十年前的高崖村:只有两棵老柳树,农民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忙碌一年也就混个肚子饱。近年来,当地水利部门采取“坝、窖、池”联用模式,充分利用山区库、坝集蓄的降雨资源,利用移动式水泵提水入窖,增强了抗旱能力,使聂家河流域1400多户农民迎来了“春天”。现在,山坡上布满了40多种林木,2万多亩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三保田”。
现在,西海固地区的彭阳县、隆德县、西吉县等地涌现了一批类似聂家河“开源节流”的成熟经验。尤其是彭阳县,小流域治理成功由生态型向经济实用型转变。彭阳县水保站站长张志科说,全县累计治理小流域96条,林木覆盖率由建县初的3%提高到24%,治理程度由建县初的11%提高到73.4%.农民人均纯收入3556元,穷山恶水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花园”“大果园”。
宁夏一些水利专家直言,西海固降雨量少,水资源可利用量又受跨省河流的约束和水库淤积的影响,开发利用难度大。如果没足够水源,不能脱贫,生态也将恶化。所以要通过多种模式就地开拓水源,加快构建人水和谐的大生态圈,同时使水土保持成为构筑西部生态屏障和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亮点。
在宁夏,科学治水任重道远。吴洪相说,今后一个时期,宁夏耗用黄河水指标将从40亿立方米减少到37亿立方米,用水形势不容乐观。为此,宁夏将构建防灾减灾、水资源高效配置、城乡一体化供水、水生态保护和水利发展制度保障体系,使有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能力大幅提升,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