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专家称三峡工程对气候影响有限 干旱非因此所致
2011/6/15 9:35:02    新闻来源:北京日报

    6月6日,安徽省长丰县杨庙镇大陈村村民史宏海走在干枯的河塘里。从去年10月份开始当地无有效降雨。而此后数日里,长江中下游许多地区出现暴雨灾害。左上题图为6月10日,江西省修水县特大暴雨导致山洪暴发。
  前一段时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严重旱情,河溪断流、湖泊变身大草原、水库水位超低、养殖户绝收、人畜饮水困难;最近几日,南方部分地区出现旱涝急转,一些中小型水库、湖泊和河流水位急剧上涨。

  无论是旱还是涝,“三峡”似乎总逃不了干系。这几年,凡是长江流域或者更远地区出现极端自然灾害,甚至是日常的刮风下雨,总有人拿三峡工程说事儿。那么

  “木桶效应”致旱理由不充足

  今年以来,“十年九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出现严重旱情,引起诸多质疑。有学者提出的“木桶理论”再一次被人提起。早在2006年川渝地区出现持久高温大旱时,北京地理环境学者王红旗就提出,川渝干旱主要是三峡大坝建成后的“木桶效应”造成的。所谓“木桶效应”,就是将四川盆地比喻为一个巨大的木桶,环绕盆地的山脉就是这个大木桶的一根根木条,三峡原本是一个缺口,三峡大坝的修建阻断了原本自然形成的水汽循环。

  王红旗还进一步提出,应寻找适当的地方开辟水汽通道,让大自然自己实现“空中的南水北调”,否则就像人的“血管阻塞”,全身血脉不能正常循环。

  但是,这种说法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重点实验室王国庆教授看来根据不足。他表示,要影响大气环境,工程垂直方向距离地面需至少几公里以上,高度只有100多米的三峡大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广东省气候中心研究员杜尧东也认为,“木桶理论”站不住脚,“长江三峡是一条长达几百公里的七曲八拐的狭长通道,就算没有三峡大坝,江风也不可能从下吹到上,因为沿途的曲折与岸壁会造成风力损失,多大的强风也不会沿着三峡吹进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旱情以往时有发生

  长江中下游5省(湘鄂赣苏皖)今年1月至5月平均降水量260.9毫米,较常年同期(533.3毫米)偏少51.1%,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

  国家气候中心副总工程师张培群表示,造成今年长江中下游干旱的原因:一是拉尼娜及其衰减对热带与副热带地区天气气候产生了强烈影响。二是今年春季欧洲和俄罗斯中部出现持续的高气压异常活动,而亚洲东部为低气压环流。简言之,是由于大气环流的异常所致。

  不过,旱象一而再再而三地侵扰长江中下游地区,绝非是有了三峡工程之后才出现的事。历史上的1981、1986、1988、1991、2000和2001这几年,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曾发生春旱,对百姓的生产生活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未建三峡工程时旱情也是常有的事。

  来自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显示,今年以来,不只是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欧洲和美国中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严重的气象干旱。张培群表示,“这些都是在同一气候背景下发生的。”

  有些网友这样开玩笑:如果长江中下游的旱情是三峡工程造成的,那美国的旱灾又是什么工程造成的?

  王国庆则表示,三峡是个大话题,也的确吸引眼球,但提出命题必须要有科学证据。当前的旱情与前几年的川渝大旱,都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产物,不能将其完全归罪于三峡这样一个单一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对气候影响有限

  三峡水库自2003年6月蓄水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研究方法进行过各种分析,结果都表明,三峡水库的建设不会对周边区域气候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解释称,在自然界中,水分有外循环和内循环两种。内循环是局地区域内水汽输送的循环。局地地表状况或气候条件改变后,主要会引起水分内循环的变化。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位抬高、水面扩大,增加了内循环,但这种水分的内循环相对于外循环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由中国科学院与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其基本结论是:“三峡水库建库后对库区及邻近区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范围不大,对温度、湿度、风和雾的水平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公里,水库附近表现最明显。各气候要素建库前后均有一定变化,但增减幅度不大。”

  气象系统原本是个复杂系统,轻微的扰动也可能给最终结果带来巨大改变。因此很多气象事件难以做出定量分析。但一条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三峡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但水库库容大小仅排在世界第24位,不少比它大几倍、十几倍的水库运行多年也没有听说对大范围气候产生什么重大影响,何以三峡工程就那么特殊?

  科学利用三峡还要做大量工作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正斌认为,正是由于三峡大坝的建立,才能够储存大量的水资源,改变长江流域水资源的调控格局,减少洪涝灾害的同时,可以在旱季细水长流,来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和水资源短缺。

  不过,客观公允地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总会不可避免地改变原有的生态平衡,都是各有利弊的,在产生效益的同时,往往也会伴随着次生灾害。比如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埃及阿斯旺大坝,在发电、控制旱涝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带来土地盐碱化、血吸虫病流行等一系列问题。王国庆认为,三峡工程在起到防洪、发电作用的同时,库区也会存在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由于水流速度减慢,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这些都是三峡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如何利用三峡工程更加合理地调配水资源,也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工作。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彻底否定三峡工程,而是着手去解决各种新矛盾,将危害降到最低点。

  链接

  干旱和暴雨

  缘何交替频发

  近年来,干旱和暴雨交替频发的现象越来越常见,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在《全球水循环变化与中国的干旱》的报告中,认为这与全球水循环变化相关。

  丁一汇说,观测和理论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全球水循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由于在暖气候下,海洋蒸发增加,大气本身的含水量也增加,一般而言,当温度每升高1℃,大气含水量可提高约7%;另一方面,由于大气温度上升,大气的持水能力也在增强,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水汽,大气才能达到饱和,达到降水条件,并且一旦发生降水,强度就会加强。

  “这种变化导致更强的降水和更多的干旱发生,主要表现为小到中雨频率普遍减少,而大雨与暴雨强度和频率增加。”丁一汇说,“与此同时,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干旱也在增加,干旱化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30年干旱明显加剧。”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北方干旱面积扩大迅速,尤其在黄河和海河流域,淡水资源紧缺,丁一汇认为这与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夏季降水分布格局的改变密切相关,即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主要雨带由华北地区逐渐南移到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使北方出现长达30多年的长期干旱,而南方暴雨与洪水频繁发生。

  “中国降水格局的变化是亚非大范围地区干旱变化的一部分,而这与全球水循环密切相关,归根到底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结果。”丁一汇说,“如何减缓和适应水循环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中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一个重大挑战。”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