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旱:三峡“扛大旗”
2011/6/1 8:52:51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近期,随着长江中下游旱情的持续严峻,围绕“旱情与三峡大坝的讨论”不绝于耳。
所谓“讨论”,一面是“将旱情告急、江湖河水位呈现历史新低归咎于三峡工程建成蓄水”的苛责;一面是众多水利专家、学者纷纷辟谣“目前尚无证据直接证明旱情与三峡工程有关”云云。
历经17年建设历程,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自2009年建成蓄水以来,以诸如“文物古迹保护、生态保护以及大规模移民”等不利影响为由对工程实施报以“微词”的声音一直存在;而近年西南大旱、汶川地震、乃至当前长江中下游特大旱情等“极端灾害”都让“微词”持续发酵。
5月18日,国务院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明确“妥善处理三峡工程蓄水后对长江中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被外界解读为“首次承认不利影响存在”,这无疑为持续发酵中的“微词”注入了“催化剂”;在三峡工程带来防洪、水电、航运等诸多效益的同时,怎奈发生任何“天灾”都将其牵连,不禁启问:该拿什么拯救你,我们的三峡大坝?
解旱:三峡“扛大旗”
根据国家防总最新统计,当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已达9251万亩,已有507万人、344万头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截至5月28日,长江中下游5省(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自旱情发生以来,共投入抗旱劳力649万人,累计提供抗旱水源238亿立方米,完成抗旱浇地4790万亩。
自5月初国家防总决定加大三峡库区下泄量抬升干流湖泊水位以来,先后于5月20至24日将下泄量升至10000立方米每秒,并已于25日开始升至11000—12000立方米每秒直至6月10日。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副所长吕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峡库区对中下游持续加大下泄量无疑对缓解当前旱情有着“显而易见”和“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当前看也是“唯一”能对缓解旱情发挥作用的。
“解旱的根本还是在于水本身。”吕娟认为,三峡库区设计的调节库容原本就是发挥枯水期增水作用的,但是当前旱情绝大部分源自气候气象原因,根本缓解还需“降水”的到来。
尽管伴随下泄量的持续增加,中下游江湖水位普遍有所抬升,但形势并不乐观。据三峡水库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介绍,当前三峡抗旱补水持续维持在每天2亿立方米左右。
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局运行处处长王海表示,照此下去,三峡库区221亿立方米的调节库容将于6月10日前“消耗殆尽”。
“未来如果还未形成有效降水缓解旱情,加上库区‘无水’下泄解旱,那将非常棘手。”吕娟强调,相较于争论是否是“三峡致旱”,缓解当前旱情更为重要。
然而,三峡在扛起解旱大旗,发挥绝对积极作用的同时,难免“看天色”的尴尬,据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当前“气象干旱”困扰全球,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的持续影响,欧洲北美同样遇旱;由于西南水汽受制于环流影响,无法输送至旱区上空形成有效降水,致使旱情持续严重,未来走势还需密集监测。
因此气象部门也就此做出“未来一周旱情还将持续”的判断。
整治:“不利影响”待消除
据国务院近期通过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明确“要妥善处理三峡工程蓄水后对长江中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中针对河势、堤防、河道及取水设施明确采取工程整治;另对生态修复、生物栖息地环境、生物多样性也提出改善和保护要求。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部研究员贾绍凤对本报记者表示,工程整治有一系列庞杂、系统的具体工作要做,不单限于三峡工程本身,对中下游江河湖都有各自要求;而有关生态、环境等方面又涉及除水利部门之外的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内容。
“长江沿岸各地都会有不同的问题亟待解决。”贾绍凤举例,比如三峡大坝建成后致使泥沙阻滞上游,下泄水含沙量减少,引起河道冲刷甚至塌岸;下游航道水位下降;河势变更导致取水口不适等问题都需要具体的技术工程实施。
但在其看来,一系列整治工作通过技术措施还是相对好解决的,比此更关键的还是优化调度的问题。贾绍凤强调,三峡工程兼具的发电与防洪抗旱功能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部门利益问题。单纯考虑发电抬高蓄水位,致使下游无水可用;或者单纯加大下泄影响水电发电都是不利的,平衡是关键。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大坝安全与管理研究所法规与管理研究室主任杨正华也对本报记者强调,当前有关三峡水库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标准体系十分健全,且覆盖面也是完整的,具体到不同的工程,如果存在相关问题及不利影响,都是源于工程差异等技术上细节的问题,这些还待“技术部门”的投入予以消除。
所谓“讨论”,一面是“将旱情告急、江湖河水位呈现历史新低归咎于三峡工程建成蓄水”的苛责;一面是众多水利专家、学者纷纷辟谣“目前尚无证据直接证明旱情与三峡工程有关”云云。
历经17年建设历程,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自2009年建成蓄水以来,以诸如“文物古迹保护、生态保护以及大规模移民”等不利影响为由对工程实施报以“微词”的声音一直存在;而近年西南大旱、汶川地震、乃至当前长江中下游特大旱情等“极端灾害”都让“微词”持续发酵。
5月18日,国务院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明确“妥善处理三峡工程蓄水后对长江中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被外界解读为“首次承认不利影响存在”,这无疑为持续发酵中的“微词”注入了“催化剂”;在三峡工程带来防洪、水电、航运等诸多效益的同时,怎奈发生任何“天灾”都将其牵连,不禁启问:该拿什么拯救你,我们的三峡大坝?
解旱:三峡“扛大旗”
根据国家防总最新统计,当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已达9251万亩,已有507万人、344万头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截至5月28日,长江中下游5省(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自旱情发生以来,共投入抗旱劳力649万人,累计提供抗旱水源238亿立方米,完成抗旱浇地4790万亩。
自5月初国家防总决定加大三峡库区下泄量抬升干流湖泊水位以来,先后于5月20至24日将下泄量升至10000立方米每秒,并已于25日开始升至11000—12000立方米每秒直至6月10日。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副所长吕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峡库区对中下游持续加大下泄量无疑对缓解当前旱情有着“显而易见”和“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当前看也是“唯一”能对缓解旱情发挥作用的。
“解旱的根本还是在于水本身。”吕娟认为,三峡库区设计的调节库容原本就是发挥枯水期增水作用的,但是当前旱情绝大部分源自气候气象原因,根本缓解还需“降水”的到来。
尽管伴随下泄量的持续增加,中下游江湖水位普遍有所抬升,但形势并不乐观。据三峡水库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介绍,当前三峡抗旱补水持续维持在每天2亿立方米左右。
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局运行处处长王海表示,照此下去,三峡库区221亿立方米的调节库容将于6月10日前“消耗殆尽”。
“未来如果还未形成有效降水缓解旱情,加上库区‘无水’下泄解旱,那将非常棘手。”吕娟强调,相较于争论是否是“三峡致旱”,缓解当前旱情更为重要。
然而,三峡在扛起解旱大旗,发挥绝对积极作用的同时,难免“看天色”的尴尬,据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当前“气象干旱”困扰全球,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的持续影响,欧洲北美同样遇旱;由于西南水汽受制于环流影响,无法输送至旱区上空形成有效降水,致使旱情持续严重,未来走势还需密集监测。
因此气象部门也就此做出“未来一周旱情还将持续”的判断。
整治:“不利影响”待消除
据国务院近期通过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明确“要妥善处理三峡工程蓄水后对长江中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中针对河势、堤防、河道及取水设施明确采取工程整治;另对生态修复、生物栖息地环境、生物多样性也提出改善和保护要求。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部研究员贾绍凤对本报记者表示,工程整治有一系列庞杂、系统的具体工作要做,不单限于三峡工程本身,对中下游江河湖都有各自要求;而有关生态、环境等方面又涉及除水利部门之外的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内容。
“长江沿岸各地都会有不同的问题亟待解决。”贾绍凤举例,比如三峡大坝建成后致使泥沙阻滞上游,下泄水含沙量减少,引起河道冲刷甚至塌岸;下游航道水位下降;河势变更导致取水口不适等问题都需要具体的技术工程实施。
但在其看来,一系列整治工作通过技术措施还是相对好解决的,比此更关键的还是优化调度的问题。贾绍凤强调,三峡工程兼具的发电与防洪抗旱功能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部门利益问题。单纯考虑发电抬高蓄水位,致使下游无水可用;或者单纯加大下泄影响水电发电都是不利的,平衡是关键。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大坝安全与管理研究所法规与管理研究室主任杨正华也对本报记者强调,当前有关三峡水库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标准体系十分健全,且覆盖面也是完整的,具体到不同的工程,如果存在相关问题及不利影响,都是源于工程差异等技术上细节的问题,这些还待“技术部门”的投入予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