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三峡发挥巨大效益 做好后续工作
2011/5/25 10:51:19    新闻来源:人民网

本报记者 胡学萃 《 中国能源报 》( 2011年05月23日   第 19 版)
 

  5月18日的国务院一次常务会议,谁都没有料到会有如此反响。

  这次会议上通过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新华社消息一出,各大媒体纷纷转载,网络一片哗然,质疑之声纷至沓来:“你看,国务院都这么说了,可见事情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还有人搬出黄万里当年说的话:“我是看不到三峡建成后的后果了。你们还能看见,帮我记着看看,但愿我的话不要言中,否则损失太大了。”

  还有人,把长江中下游的干旱归罪于三峡工程,而类似的联想在2009年的干旱和2010年的洪灾中都有过,如出一辙。

  生态和移民仍是未竟的事业

  “三峡后续工作问题,是当初多年论证讨论过的,此次会议是三峡工作的一个阶段。另一方面,国务院专门针对三峡后续工作问题召开会议,也说明对三峡后续工作的开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一位相关部门官员对本报记者说。

  本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如今的国务院三峡办,从原三峡建委办公室、移民开发局和监察局合并而来,具体负责三峡建委的日常工作。按理,三峡工程建成后,原三峡建设办公室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但高层决定仍然保留,正是为了进一步做好后续工作。例如三峡基金,一部分用于后期移民、环保等方面的开支,还有一部分用于全国水利工程的建设。

  尽管三峡办屡屡爆出审计问题,但其作为三峡后续工作的直接职能部门,仍然要将后续环保、水土、移民工作进行到底。“至少在今后的10年,三峡仍然是未竟的事业。”上述官员说。

  《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提出,要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随着三峡水库蓄水,库区消落带、库区水华、汛期漂浮物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都是世界性难题,任何大型的水库都会遇到这样问题。但受到条件和手段限制,只能尝试着去解决。”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说。

  据了解,2010年长江上游发生历史罕见洪水,大量漂浮物聚集在三峡大坝前。在出动清漂船的同时,科研人员尝试着在水位150米以上沿隔流堤设置拦漂排,这在国内尚属实验性应用。

  为治理水华问题,三峡库区还探索试用“鱼吃藻”的生物技术改善水质。鉴于小规模实验效果理想,今年5月,科研人员又在三峡库区支流高岚河放流了60万尾家鱼鱼苗以增强效果。“有些问题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三峡工程设计之初,没有预计到中国经济发展会如此快速。”郑守仁说。

  《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也提出目标:到2020年,移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达到湖北省、重庆市同期平均水平。

  三峡几宗罪?

  以此为契机,反对三峡的声音更加甚嚣尘上,三峡的几宗罪又作为历史命题摆在了世人面前:

  一宗罪:蓄水改变河流的天然流速,导致库区泥沙淤积。

  二宗罪:蓄水之后的清水下泄冲刷河道岸坡,导致更频繁的滑坡和塌岸。

  三宗罪:长江支流和库区,嘉陵江、岷江、重庆一带水华蔓延。

  四宗罪:百万移民流离失所,所获补偿被层层截流之后根本不足以满足生活。

  据重庆移民工委书记谭栖伟披露,作为全国地质灾害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重庆三峡库区隐患点达10792处。蓄水175米高后,已发生地质灾害及险情252处(其中新发生172处),有2500余处监测预警点可能复活。同时,库区山高坡陡,石漠化现象相当突出,水土流失面积占48.6%,大量的坡耕地、劣质耕地需要改造。

  不可回避,三峡工程在带来防洪、航运、灌溉、发电、供水等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带来相应问题,例如泥沙、部分地区的崩岸、水华和移民安置稳定等。

  会议指出,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问题有的在论证设计中已经预见但需要在运行后加以解决,有的在工程建设期已经认识到但受当时条件限制难以有效解决,有的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的新要求。适时开展三峡后续工作,对于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综合效益,提升其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更好更多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意义重大。

  实际上从30年争论至今,对于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始终没有停止。国内外同类工程也同样存在诸多争议,例如美国胡佛大坝,争议至今仍不间断。但在三峡工程正在发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今天,三峡后续工作如何开展,无论是对建设者、还是对专家、抑或是普通民众来说,都将是一个长期命题。

  “有些媒体就是拿三峡来说事,炒作,吸引眼球。”一位业内人士说。

  吸引眼球也好,实事求是也罢,真心希望三峡工程各方能够齐心协力,做好这个后续工作,不要再给已经饱受争议的三峡添堵。

 

  新闻链接

  国务院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

  ●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移民安稳致富

  ●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强化库区地质灾害防治

  ●妥善处理三峡工程蓄水后对长江中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

  ●提高三峡工程综合管理能力

  ●提高三峡工程在国家水安全和电网运行安全等方面的战略保障能力

  新华社北京18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移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达到湖北省、重庆市同期平均水平,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库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交通、水利及城镇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移民安置区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基本建立。

  为此,一要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移民安稳致富。大力促进就业。对进城镇安置移民和生态屏障区农村相关转移人口,补助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个人缴费。

  二要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将水库水域、消落区、生态屏障区和库区重要支流作为整体,综合采取控制污染、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削减库区入库污染负荷等措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三要强化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和应急机制。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村人口实施避险搬迁,对迁建城镇、人口密集区和影响重大的地质灾害体实施工程治理。严格控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县城、集镇建成区规模。

  四要妥善处理三峡工程蓄水后对长江中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实施工程整治,稳定河势,加固堤防,改善航道和取水设施功能。实施生态修复,改善生物栖息地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观测研究,优化水库调度。

  五要提高三峡工程综合管理能力。构建综合的监测体系、信息服务平台和会商决策系统,形成系统的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六要以洪水资源化、水库优化调度、供水效益拓展为主攻方向,拓展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生态和水资源配置等综合效益,提高在国家水安全和电网运行安全等方面的战略保障能力。会议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加强领导和协调配合,完善政策措施,精心组织实施。

  《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范围,包括尚未纳入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长江干流、长江口、汉江中下游、洞庭湖和鄱阳湖等5个控制区,涉及8个省(区、市)的408个县。流域面积63.3万平方公里。长江中下游流域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经济活动强度最大、环境压力最重的流域之一。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流域水污染问题日渐突出,饮用水水源和水生态安全面临考验。“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分区控制、突出重点,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海陆兼顾、河海统筹,以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为重点,综合运用工程、技术和生态的方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全面提升流域及近岸海域水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水平,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解决突出的流域水环境问题,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会议要求加强项目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开展考核评估,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正案(草案)》,决定该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中央军委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