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如何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11.4%目标
2011/4/11 8:55:40    新闻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1.4%的约束性指标。结合国家能源“十二五”发展的有关信息,国网能源研究院通过定量化的分析计算,对该目标的内涵及构成以及对能源电力发展的要求和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实现2015年非化石能源11.4%目标的难点在于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非化石能源发展的重点是使更多的非化石能源转化为电能加以利用。 

   2015年非化石能源11.4%的解读

  根据我国“十二五”能源发展主要目标的相关信息,2015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煤。其中,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在5亿吨,天然气消费总量预计2600亿立方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发电量分别为9200、3200和1800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根据以上发展目标,测算我国2015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如下。

  1、“十二五”我国能源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但煤炭消费量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难度很大。

  与2010年相比,2015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将下降约7个百分点,石油消费比重基本持平,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约1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超过3%。从增量空间上看,天然气消费量还有可能扩大,但煤炭控制目标实现难度很大。按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煤,油气、非化石能源达到预期目标,则煤炭消费量需要控制在35亿吨“十二五”原煤增量仅为3亿吨(“十一五”年均增量约2亿吨);即使按原煤消费40亿吨控制目标,“十二五”年均增量也仅为1.6亿吨。因此,在充分加大非化石能源份额的情况下,煤炭也难以守住35亿吨原煤产量的规模,使得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很可能会突破40亿吨标煤,实现非化石能源11.4%的约束性指标将面临很大困难。可行的解决途径:一是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到各级政府硬指标考核体系,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落到实处。二是考虑到地热能、太阳能热利用快速发展的态势,调整统计口径,将原属于非商品能源的非化石能源纳入统计范畴。

  2、从发展增量上看,实现11.4%预期目标取决于非化石能源转化为电能的规模。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统计指标解释,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统计包括原煤和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电力,不包括低热值燃料、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的利用,亦即一次能源消费统计不含低热值生物燃料、沼气、太阳能热等其它非发电利用非化石能源量。从规范的口径看,统计非化石能源利用量时应只统计转化为电力的部分,由此可见,电力在实现11.4%预期目标中居于中心地位。

  2015年电源构成及非化石能源发电结构

  根据国家提出的2015年水电、核电、风电发展目标,参考能源电力“十二五”发展预测的有关信息,预计2015年实现上述目标的电源发展方案如下。

  1、2015年煤电装机比重下降约5%,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上升约4%,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约29%。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源结构将进一步向清洁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煤电装机比重由2010年的70.1%下降至2015年的65.3%,降低约5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由2010年的25 .5%上升至2015年的29.4%,提高约4个百分点。新增电源装机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新增装机约占38%,电源结构表现为由增量带动整体结构调整的特征。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电量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煤电发电量比重由2010年的78 .5%下降至2015年的73.4%,降低约5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由2010年的19.5%上升至2015年的24.3%,提高约5个百分点。新增电量中,非化石能源新增电量约占35%。

  2、201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构成中,水电居主导地位,核电次之,风电份额快速提升。

  实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11.4%约束目标,60%以上份额需要水电来完成。“十二五”期间常规水电新增装机超过6000万千瓦,年均新增超过1200万千瓦。按原来方案,核电在“十二五”期间将得到较快发展,新增装机超过3000万千瓦,年均新增超过600万千瓦,其发电量增量与水电增量相当,对于11.4%目标的实现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风电的贡献率提高到10%以上,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发电的贡献较小,约4%。

  影响非化石能源发电目标的若干重大问题

  进一步加大水电开发规模问题。初步判断,核电开发进度很可能放缓,挖掘水电潜力是比较好的替代选择。若2015年核电投产规模减少500万至800万千瓦,相应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减少约375亿至600亿千瓦时。在原发展方案的基础上,按照大中小结合、新建和改造结合的方式,选择短平快的中小水电项目抓紧实施,增加水电开发投产规模2500万至3000万千瓦,使2015年水电装机有望达到2.85亿至2.9亿千瓦,新增电量可以弥补核电减缓所带来的电量缺口。

  风电开发利用问题。我国风能资源条件决定了风电必须采取基地式开发为主、同时注重分散式开发的模式。我国规划建设的8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2015年开发规模超过6700万千瓦“十二五”新增容量超过4600万千瓦。模拟计算分析表明,实现2015年风电9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跨省区消纳的风电规模须达到4000万千瓦左右,建设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对于促进风电发展的意义重大。

  电力系统调峰问题。核电一般不参与系统调峰,风电在多数情况下具有反调峰特性,非化石能源大规模开发将增加其它电源的调峰压力。应积极发展抽水蓄能电站,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一定规模的燃气电站,发展高参数、大容量、调峰性能好的火电机组。“十二五”期间,我国抽水蓄能、燃气电站规划新增容量均在1500万千瓦左右,应从规划落实、政策措施等方面加大力度,确保能够按期投产。

  智能电网建设问题。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目标之一是高效消纳并网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可适应不同发电形式特别是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间歇性电源的接入和并网要求,实现非化石能源的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目前,智能电网已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近期应着重落实特高压输电和城乡配电网建设、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建设、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等工作,推动电网各环节智能化建设的协调有序进行。(作者系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 作者:张运洲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